宛城
这里是南阳太守府所在地。
南阳太守钟繇,今年已经48岁了。
华夏五年(公元192年)那一年,华夏大军席卷中原。
也就是这一年,钟繇正式走进华夏。
钟繇,字元常,公元151年出生,豫州颖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长葛市)人。
钟繇出身颖川钟氏,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
在洛阳为官时,他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刘恢。
对于刘恢,他很迷茫。
当辽东荡平东北角和草原的事情不断传入中原以后。
钟繇坐不住了。
但是他依然希望刘恢主动伸出橄榄枝。
尤其是看到世家豪族出身的荀彧、崔琰等人混得风生水起之时,他更是如坐针毡。
原本到襄平不久,荀彧曾经给刘恢推荐过钟繇。
刘恢不置可否,以在朝为官婉拒了。
因为刘恢知道,那时的需要变革,世家豪族过多,必然影响整个变革。
华夏大军进入中原,汉献帝刘协被董卓杀了以后。
钟繇知道,洛阳朝廷再无机会了。
他回到了颖川。
当第一次面对华夏新政时,钟繇内心是抵触的。
虽然华夏给钱,但是你不卖将面临巨额的税收。
逐渐接触下来,作为一个智者,很快就明白其中带来的好处。
他接下来带着家族的人主动配合华夏改革。
那一年,钟繇42岁。
襄平第一次见到钟繇时,刘恢都有些感慨,这是一个活80岁的人。
历史上的钟繇能力很强,被曹操誉为萧何。
刘恢记得钟繇,是因为钟繇不仅是一个书法大家,还有就是他儿子钟会。
按照钟繇履历,担任一个地方太守是足够的。
但是刘恢这样做,必然遭致反对声音。
那时中原还没有民选,都是襄平任命。
即便如此,没有足够政绩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因为有朝廷资历,可以走华夏特殊人才通道,刘恢让其担任宛城县长,五年时间,更是赢得上下一片赞誉。
去年更是在南阳太守的选举中获胜。
“钟太守,这是南阳办大学的相关准备资料。
没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报文教院批复了。”秘书小李走了进来。
钟繇接过来后,认真的看了起来。
一字一句都在看。
看完后,合上了文件夹。
“就按照这个上报。”
“钟太守,您让我关注的河南郡。
今天有消息了,河南郡已经正式通过申办大学了。”
“哦?”钟繇抬头看了一眼小李。
“小李,他们办什么类型大学?”钟繇放下手中的笔,拿起桌上的烟点了一支。
“听说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主要以金融、旅游专业为主”。
“无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点。
发展重心也不一样。
我们南阳郡主要建设一所商贸类型的大学”。
小李点了点头,作为秘书,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
“钟太守,我们接下来南阳郡任务还很重。
各地道路修建还需要大量资金。”小李脸上有些担忧。
钟繇想了想,“今年南阳郡的税收应该能突破2.5亿华元。
老夫听说今年国税和国有公司利润都会大幅度增长。
你让几个局长明天过来一趟,我们要开会,向政务院、财政院要钱。
要抓紧将各地道路修建完成。”
“喏。”
小李正准备离开,转身说道,“太守,我们南阳郡现在缺少不少工人。”
“去忙吧!大统领他们正在协调来解决这件事情。”
看着门外,钟繇若有所思。
华夏给予地方权力很大,但是,责任也很大。
以前朝廷,你干不好,最多就是上级批评你几句,如果抱大腿抱对了,上级也不敢轻易批评你。
而现在不一样,干不好迎接的就是百姓骂声,百姓下一次一定会用选票教训你,甚至让你身败名裂。
这让他感受到,作为太守,他不怕刘恢、荀彧,但是他怕郡里的百姓大会会员,他更怕南阳的普通百姓。
这种机制下,你除了解决好民生,不要想到歪门邪道送礼。
郡里报纸他无权管辖,就算拉拢南阳郡报纸,其他郡呢?
这样的情况在无数地方上演。
为了自己郡里的百姓,他们会想法设法从国库拿到更多的钱用于当地民生福祉。
襄平
一行头发金黄、鼻梁高的一群人出现在襄平大街上。
并没有引起围观,因为大家早就习惯了这种长相的人。
“这就是大统领曾经的府邸?”翻译的话,让中年男人感到不可思议。
翻译接着说道,“国王,准确来说,这里是辽东王府邸。”
被称为国王的男人是不列颠的国王。
会议结束后,他就提出想到华夏各地看看。
国王很快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刘恢曾经是大汉的辽东王。
“这里一直就这么富裕吗?”看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和高矮不齐的一栋栋房屋,国王好奇的问道。
“不”,翻译坚定的摇了摇头。
翻译接着说道,“这里襄平城,原来人口不足两万,绝大部分人吃饭都很困难。
周边有无数国家,经常劫掠这里的百姓。
这里可以说是当时朝廷最穷的地方。”
不列颠国王不可思议张大着嘴巴。
因为华夏这一路,他见过太多不可思议了。
“你们这些人了不起。”不列颠国王赞叹道。
翻译微笑着说道,“这一切都是大统领通过变革带给大家的。”
不列颠国王问道,“不知我们不列颠人能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翻译看着窗外,说道,“国王阁下,想要这种日子说难很难,说不难一点不难。”
一段时间相处,翻译知道,对面的人虽然是国王,却没有朝廷时期那么多规矩,没有直接将人分成三六九等。
“你说说看?”不列颠国王大感好奇。
“我们华夏国的大统领曾经说过。
想要改变,首先得放下权力才行。
没有这个基础,所有改革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翻译的话让不列颠人在细细品味。
因为他发现,华夏和他们制度有点像。
不同的是,华夏是真正做到了百姓至上,而不是某个阶级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