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争吵的人群,刘恢感到莫名的熟悉。
这种不做作的氛围是刘恢喜欢的,人只有释放天性,才能更好的思考和反思,而不是成为工具。
蔡邕看到在后面忙碌的刘恢,好像想到了什么?
蔡邕径直朝刘恢走来,刘恢也察觉到了,迎了上去。
“殿下,老夫有事问殿下。”蔡邕拉着刘恢地位胳膊往旁边移了几步。
“老师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昨天我和康成才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辽东哪儿有那么多学子?”
刘恢神秘一笑,“老师担心这个?”
蔡邕看着刘恢,对方一脸轻松,“莫不是你已经有了办法?”
刘恢笑着说道,“老师难道没发现,我们这儿最近少了两人?”
蔡邕扫视一圈,“公佑和子平”。
“正是,二人都肩负重要事情,如果学生所料不差,今年夏天,学生会多得老师埋怨。”
“真的?”
刘恢自信的点了点头。
蔡邕知道眼前这位少年,绝不能因为年龄小而低估他,他好像做什么都有计划一样。
“学生多一点不用担心,有殿下的黑板和粉笔,这个不算什么,我和康成算过,一个人一次教80人都可以,只需要声音大点就行。”蔡邕自信的说道
或许此时连刘恢都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二人惊吓不已。
刘恢找到一旁观棋的沮授,“公与,我昨天去军营,忘记问士兵冻疮如何?”
“好了很多,轻微的基本逐步康复,严重的也有所缓解。
听华司长说,这是殿下提供的药方?”
刘恢笑了笑,“不完全准确,是我从书中读到过,没想到有一定效果。”
刘恢接着说道:“炒面你们试过没有?”
沮授兴奋的点了点头,“试过,口感不错,很饱腹。”
炒面不是炒面条,而是用小麦、大米、大豆磨成粉制作的炒面,营养一般,但是能吃饱,野外非常方便。
“士兵吃过没有?”
“吃过,虽然冬季,但是我们仍然保持五天野外训练一次,特意发放炒面给大家,一口雪一口炒面,士兵吃得很香”。
刘恢也是感叹,自己梦里那个世界,天下太平,百姓富足,这种送给人吃都没人吃的东西,在东汉末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美食。
人只有长期吃不饱饭才会真正懂得珍惜粮食,才不会挑食。
“殿下这方法极好,加之馒头,今后打仗急行军就可以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沮授的话,刘恢是非常认同的,古代打仗,后勤非常重要,通常发动一场两万战兵的战争,后勤辅兵就需要8万到10万人。
“公与,这个方法现阶段必须保密。”
“殿下放心,相关人员不但签订得有保密协议,还有就是制作的人都是分开的,炒的人是独立的,他们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更不知道比例。”
“很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的重要我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土地新政结束后,边境地方要提前布局粮仓。”
刘恢的话,沮授很快就明白了,当大家看到眼前土地新政时,刘恢眼睛早已经放在下一个地方了。
“我明白了,一定落实殿下构想。”
二人聊天时,不知不觉身边聚集了一大群人。
“子仲,你有对草原了解的人吗?我指的是经商。”
糜竺想了想,“殿下,还真有。”
“何人?”
“冀州中山有商人叫张世平,他和好友苏双长期往来于草原。
还有陈留卫家的卫兹以及河东卫家。”
刘恢心里大笑,这都是什么人呢?
历史张世平和苏双曾经资助刘备起兵,此二人虽然不是豪商,但也是颇具能力。
卫兹是曹操起兵时的投资人,出钱帮助曹操建立武装,曹操最早的五千兵士,钱财基本都是卫兹出的,只是讨董时,遇到徐荣,卫兹战死。
河东卫家是大将军卫青的后代,历史上蔡炎嫁的人就是河东卫家嫡子卫仲道,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卫家了,变成商人了。
陈留卫家是偏支,河东卫家是嫡系,都是卫青后代。
东汉末年的五大豪商:糜家、甄家、陈留卫家、河东卫家、益州吴家。
“子仲,你认为他们愿意来襄平吗?”
糜竺挺直腰杆,自信的说道:“只要我书信一封,说明辽东政策,他们一定会前来。”
“好,有劳子仲了。”
刘恢并非心血来潮,他有一个削弱草原的计划。
“文若,预计明年我们最多能承受的移民是多少?”
刘恢的话题转得太快了,以至于很多人还在思考刘恢对草原的对策。
“殿下,我和兴霸谈过,如果全部走海运的话,以目前7个点为依托,以目前运力,一年移民最多20万。”
“文渊,你们工业司新船预计多久能造好?”
公输和一脸无奈,因为现在一切都在纸上,造船原材料都还成问题。
“殿下,按照我们设想,大概15个月以后,第一批船只能交付。”
刘恢倒是认为,这已经超过自己预期了。
“工匠问题让子仲给你想想办法,他门路广。”
公输和也赞同这点,糜竺的确这方面是强项,并且某种角度上,糜竺对他家族是有大恩的,不是糜竺推荐,他还在荆州默默无闻。
“哎,原本放假休息,又在谈事,各位,抱歉了。”刘恢说道
大家都笑了笑,和刘恢相处最好就是这点。
只要实事求是,他从不会轻易责怪任何人,如果推诿拖沓,那是他所不喜的。
“哈哈哈,文和,这盘你终于输给老夫了。”
此时响起刘恢的声音,“老师,先吃饭,吃完饭再下棋。”
贾诩站起来直接笑着离开了。
郑玄气得差点大骂,最后还是憋住了。
“贾文和,老夫好不容易赢你一盘,你居然跑了,不当人子。”
听完贾诩哈哈大笑,“康成公,是殿下喊吃饭,吃完饭再陪你下棋。”
“哼,老夫不和你下。”此时的郑玄那像大儒,明显就是一个老小孩。
蔡邕也忍不住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