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张槐心思千回百转,在大殿之上,一副恭敬模样,跪下叩谢,“能为皇上效忠,是臣父子俩的荣幸,臣父子俩以后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好好好,大家伙也都跟张爱卿学学。”

大臣们纷纷附和。

沈青云继续道:“沿海盗匪侵扰百姓,民不聊生,朝廷目前军防还是要放在戍边上,目前来看,海禁是不可取了,取消海禁,增加渔民收入,各位觉得如何?”

这话一出,很多守旧派坐不住了,立即跳出来反驳。

“回皇上,臣以为不可,海禁一旦解除,看似给百姓增加收入了,其实只会加大动乱,海盗倭寇横行,到时候还要朝廷派兵镇压,到时候耗费的财力人力将是巨大的。”

“海禁一旦开了,外邦人会进入大安,大安周边几个虎视眈眈的王朝正盯着,要是给了他们可趁之机,大安将会岌岌可危,还请皇上三思。”

“海禁解除,每年来的朝贡不知几何,前朝国库空虚由此而来,前车之鉴,前车之鉴啊!”

沈青云听着他们有理有据,要说他们心怀不轨吧,不至于,只不过是政见不同。

他想开海禁,这些人想继续海禁,天然成了敌对方,如果他想要解除海禁,必须得用赞同的大臣,这样一来,朝廷局势悄然之中有了变化。

作为皇帝,难道他要妥协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坐在了这个位置,不管推行哪个政策,都会遇到阻拦,要是他目标不清晰,被人说几句就放弃想法,那最好别坐这个皇位了。

沈青云想到这里,目光落在了孟寒身上。

孟寒似有察觉,悄悄抬起头,正好与沈青云目光对上。

这样看天子是大忌,孟寒急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沈青云看着这群大臣,轻轻敲击龙案。

半晌,他开口道:“你们都是这样的想法吗?”

伍陆上前一步,出列,开口道:“皇上,老臣有话要说。”

“准。”

伍陆跟沈青云的时间并不短,要是他不同意开海禁,根本不会在朝堂上提出来,而提出来了,肯定是有那个意思。

刚才那几位大臣反对解除海禁,皇上面上没什么表情,但要真的赞同他们的说法,也不会再次询问其他人意见。

伍陆也不是没有主见的人,解除海禁在他看来,是可取的,因此,才会主动站出来。

伍陆道:“海盗倭寇杜绝不了,就算有海禁,他们同样在兴风作浪,倒是皇上在百跃任职期间,民间自发地组织船帮,把这个海盗倭寇压制了下去,老臣以为,民间都能自发地组建船帮,朝廷可以依靠海军,对海军进行改动,利用得当,他们将会比船帮更加强大。”

“再者,海禁解除,不一定就是敌人,大安有外交官,让他们与他国打好友谊,远的就不说了,就是大真,大安也能与他们化敌为友。”

“解除海禁,让民间自发地进行行商贸易,而朝廷可以组建专门的部门,规划好,再给国库增加几百万银两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伍陆先表态,不少官员附和,其中又以鲁廷凉、纪信厚等人为主。

他们都是赞同解除海禁的,每个人都说明了理由,有理有据,那些原本还在摇摆不定的臣子,心中天平也渐渐地偏了。

沈青云知道这事一时半刻得不到结论,但他的态度必须拿出来,告诉所有大臣一个信息:海禁必须解除。

“孟寒。”

孟寒一个激灵,赶紧出列:“臣在。”

“你从小在沿海长大,你别的情况你比别人要了解的多,你找一些内行人,看看海上贸易该怎么开展,另外也得找一些熟悉水性的人,最好常年在海上的人,到时候领船,与临海诸国多加来往。”

言外之意就是海禁还没彻底解除,但朕已经在筹备阶段了。

刚才那几个强烈反对的大臣,一时间面面相觑。

这位新皇,做事干脆利落,手段强硬,看来他们以后做事说话得多加斟酌了。

孟寒的身份是郡马,对这些朝臣而言,他身份虽然尊贵,但手里没有实权,别人见了他虽然恭敬有礼,但心底没人看得起他。

此刻,感觉到无数双眼睛落在身上,孟寒的腰下意识挺直。

“臣领命。”孟寒的声音铿锵有力,好似下了某种决心。

沈青云继续道:“刚才伍爱卿说的有理,海军要重整,最好建立书院,书院里传授的知识要有针对性,朝廷需要人才,这类书院必不可缺,以此类推,要是有其他针对性书院需要成立,也可以上折子请奏。”

目前全国各地的书院主要针对科举,也只有百跃和岩门关开设过其他书院,沈青云这番话,摆明了要在全国各地设立。

跟随沈青云的老臣旧人们,知道针对性的书院有多么重要,当下纷纷跳出来赞同。

沈青云道:“不管何事,都不能乱了章程,这些还是由礼部主导,其他部门配合。”

礼部的官员纷纷应下。

“皇上,臣有事启奏。”

沈青云看去,发现这人是个小官,站在最角落。

沈青云脑海子搜寻了一下,很快便想起了这个人的姓名。

“黄爱卿,你有何事要禀?”

黄韬愣了一下,没想到皇上居然记得他这么个小人物,心中很感动。

他开口道:“近日小臣整理文书,发现一些记录,凌燕山附近可能有铁矿。”

“查实了吗?”

黄韬回禀道:“小臣无法抽开身,从那些文书上看也只是有可能。”

有臣子挤兑他,嘲讽道:“还未证实的事也敢在朝堂上拿出来说。”

黄韬脸发烫,这件事确实是他莽撞了,本想趁着大朝会把这件事提出来,引起皇上的重视,再去找人查证。

他每日行程都是满的,根本没时间,今日所为,实在是无奈之举。

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怪罪他?

沈青云开口道:“铁矿一事就由黄爱卿去查实吧,朕给你一个月时间,你看可好?”

黄韬惊喜不已,“回皇上,臣定不辱命。”

这一刻,他好似感受到了那些武将为什么对皇上那么信任忠心。

作为臣子,遇上这样的明君,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