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家军两军外加两营番军计七千余人紧锣密锣的开始准备,杨元奇最大的遗憾是清风寨那支新增的厢军来不及组建,要不他后勤会轻松很多。

戴宗从西夏回来,西夏粮草和聚兵动向,西夏目标最大可能就是平夏城,他没有来清风寨,而是直接去往泾原路平夏城,那里更需要他详细的情报。

整个宋朝大西北是有明悟,西夏攻击最大的可能就是平夏城。换做当年李元昊还能打出点兵无常势,现在西夏没有这样的统帅,也没有能执行这种计划的军队。

大家就算锁定西夏的攻击目标,怎么打却没人知道,西夏来人五万、十万还是二十万,泾原路应对一样不同。还有一点,战事没有发起,哪怕章楶也很难从各路再次抽调军队过来。每个经略司都有自己的防区。防御性战事最大的难处就在这里,都必须先确保本区无事。唯一让各路稍感安慰的就是泾原路的帅臣是章楶,如果主战场最后出人意外没在泾原路,他是会从平夏城想办法出兵的。平夏城去年一战周边各经略司都给予最大支持,平夏城的建立初衷也是为了威逼西夏腹地。要是平夏城实现不了前出,这个枢密院最大的战略就落在空处。

各路经略司、州府各有各的想法,杨元奇不行,平夏城守将是他老爹,那里有杨家影响最大的一支军队。杨元奇必须做好准备。

杨元奇最先充实武装的是扈刀的番军,这是他最有可能找理由提前调动的军队。

杨元奇把箫让、杨再兴、花荣、扈成、扈刀和裴宣召集军议。

杨家军是没有理由往西去平夏城的,他们是禁军,必须听宣而调。

杨元奇:“杨头可以以清风寨与平夏城物资交易为由,现在兵凶战危,借护送物资的名义,把一千番军先调过去。孟元老爷子那里会理解。”

箫让道:“聊胜于无,关键还是得看各路经略司配合。杨头,稳住!杨兴武大哥那里不会因为多这一千人改变局面。”杨元奇怔了怔,这是事实。

这是一场异常沉默压抑的军议,关于平夏城,远在环庆路的清风寨毫无办法,哪怕他们再早做准备。

……

扈三娘回来了,边境形势突生变数,她不可能稳住心神留在太原。她过来的非常匆忙,路过定边城拜见潘易岭,与武松和杨雄匆匆一悟后,连夜回到清风寨。

清风寨把杨元奇喊回来已是入夜,一同回来的还有扈成。他和扈三娘就清风厢军要交印。她的回来让杨元奇稳住心神不少,平夏城有他老爹,有杨家最底下的根,他又如何能完全平静。

潘金莲和李师师还有白鹭这时候的安慰远比不上极通军事的扈三娘。

扈三娘劝慰道:“相公,你是关心则乱。以你对平夏城城内军队的了解,就算那里首当其冲,西夏能一鼓而下?!”枢密院对平夏城的计算是一军禁军,两军厢军,外带杂七杂八辅助乡军几千人。杨家不能这么计算,平夏城那万人部队基本是以杨家建军之法组建,哪怕朱应那几千人,关键时候也是可以拉上战场的。杨兴武久经沙场用兵谨慎,泾原路边帅章楶是非常可信,不会出大问题。

潘金莲和李师师也道:“相公好好休息一两天,在军营你那根弦崩得太紧。”

杨元奇非常痛恨这种鞭长莫及的无奈感,如果杨兴武在定边,哪怕对面再多西夏人,杨元奇不会觉得惧怕,身在战场和置身之外感觉是不同的。

扈三娘道:“相公,母亲和谢姨那里你要写封信去,免得她们担心。金莲姐姐和白鹭去陪会夏姨娘。”夏荷看到杨元奇没了分寸更是惊慌失措。

李师师差点想今晚就和三娘一起陪他癫狂。

杨元奇道:“我还是回军营吧。”

扈三娘摇头:“你真要觉得没事干去看看那条路的修建吧。”人做点事就不会想七想八。

扈三娘把头贴在杨元奇肩膀上:“你是真的累了,好好休息几天。”

杨元奇木然点头,他这个状态要是持续这样,是会影响整个杨家军的。

第二天,扈三娘把箫让和杨再兴召来清风寨,让他们暂时解除杨家军过度的警戒,西夏是有动向,战事却还未起,一支军队可以戒备森严,可以多做备战准备,但不能现在就进入战时状态,这是非常不持久的,军心有的时候会疲。

箫让和杨再兴接令,也松了一口气。杨元奇这一次反应的确过激了,现在想想当年杨元奇第一战木波镇,杨兴武收到消息不一样如此?结果就是他自请北上。

杨元奇最大的优点就是他能接受身边人的劝诫,没有人永远独自站在山峰之巅,他需要人一起和他解忧。

杨兴武的信函适时到了清风寨,信中关于战事只有聊聊几语:“平夏城聚兵上万,章楶章帅在后方聚集郭成和折可适两将骑兵。元奇,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好!”

杨元奇开始放下心事,他总算明白,这个第二世的父母在他心中的份量。

事实上,当杨元奇平静去看整个态势,不论平夏城还是整个西北战线,对比十年前,大宋是更具优势的。现在各路经略司都是主战一派,大宋朝连续这几年又多有小胜,整体士气很旺。杨元奇需要的不过是身边人的开解。

……

扈三娘从父亲扈庄主那里支出一笔费用给到李师师,黒水仙赶紧把鸿雁堂组建好发挥作用,鸿雁堂不仅有情报收集整理功能,也是杨家消息传递最快的一个部门。有了这个,杨元奇能更及时得到各方信息,这让杨元奇内心也放松不少。

(小编语:越写越把杨元奇弄成一个吃软饭的,真想找个更彪悍的让杨元奇去她前门说“阿姨我不想努力了。”这一段写得多余,小编也是在整理思路,这一场战役会和历史脱钩,杨家是时候走上自己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