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 第149章 秀才的带头大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在潇爽楼吃着当季的鲜果,看巧云变幻,是格外的惬意。

初秋的风徐徐吹过,云朵飘移,仿佛山石移动。

晏家几人坐在一起,商议着乡试的行程。

“汪德铭定了船,我们分摊船费一起出发。到了南京,再各自找住的。”晏珣说。

到了那里,有的投亲,有的住客舍,也有流连青楼画舫的,各凭本事。

晏鹤年吃着香瓜,悠然道:“到时候找一家离贡院近的客舍,考试没那么累。若是遇到杨仲泽,带上他一起。”

杨仲泽从高邮出发,不是一艘船。

赶考已是寻常事,反而是家事令人牵挂。

晏鹤年对王徽说:“事情已经安排下去,我们一走就发动。到时候汪家反应过来,你小心应付。”

王徽微笑:“他们有什么证据是我干的?我才不怕他们。”

大家都是投鼠忌器,暗地里怎么样刀光剑影,逢年过节还得走一份礼呢!

晏鹤年依依不舍:“我不在家,你不要饿瘦了。南京你去过很多回,这次就不带着你。将来去京师赶考,我们一块儿去。”

晏珣低头吃瓜,假装自己不存在……其实阿娘瘦一些未尝不是好事啊!

王徽目光灼灼:“进京赶考哪有带着妻子的?”

“谁规定不能带?一家人就要尽可能在一起。人啊,最怕等待,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晏鹤年感慨。

他已经不年轻了,不想妻子留守空闺,在一夜夜的寂寞等待中虚度光阴。

晏珣听着暗暗点头,爹这情话说得有水平。

吃瓜吃瓜,咔嚓咔嚓~~

临行收拾行李,给汪德渊的特殊礼物,晏珣就装了一个小匣子。

路上吃的东西,除了炒米、咸鸭蛋、虾松,又多了徽州馃。

一家人聚在后院,和面、包菜馅,做成厚薄均匀的面饼。

再放在铁锅中,馃上压一块块圆形的青石,木炭文火慢慢烘烤……

“以前我哥哥离家出海,都要带上徽州馃,说是能保一帆风顺。家里还要留一份‘记家馃’。远行的游子,家里的亲人,两处风情,一种味道,万重山水。”

听着王徽慢悠悠的介绍,少年们觉得锅里的徽州馃一定特别好吃。

这日清晨,晏家父子带着常欢、阿豹挑着行李、背着包袱,挥别家人,到码头与朋友们汇合。

以前晏家父子赶考,都是交代邻居照应门户。

现在家里有人等待,心情又不一样。

“爹,你要考个好成绩!阿娘在家中等好消息呢!”晏珣鼓励。

晏鹤年:“……你考得好,她同样高兴。”

小珣真是时刻不忘鼓励老爹,但父子俩何分彼此?

小珣中状元当大官,爹做老太爷,一样样的嘛~~

码头上已经来了好些朋友,都带着书童,有的还有长辈陪考,说笑声此起彼伏。

“我娘大明寺求了一支上上签,说我此次乡试必中。”有人得意地说。

另一人说:“我去了城隍庙。你们不知道吗?城隍庙可灵了,放贷的吕大有那种凶人,都给城隍爷捐了一笔香油钱。”

“可是,城隍爷不管科举啊?”

“你怎么知道他不管?就算他不管,神仙都是邻居朋友,打个招呼有多难?”

一群人煞有介事地讨论,还真有些道理。

过了一会儿,汪徳铭也到了,朋友们互相帮忙搬行李上船,扬帆起航。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扬州的秀才,今日去南京乡试,将来有一部分会去京师,再去天涯海角为官……

能够走出去看世界,是他们的幸运。

许多乡野小民,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日复一日地过着平淡的日子。

就像晏老四,明明也生活在运河边,却不知道扬州到南京有多远。

秀才们无心在船舱里温书,三三两两走到甲板上,议论着江上的景色,兴致好还能吟两句诗。

晏鹤年指着一处地方说:“那里是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眼前的瓜洲,想必远胜古人。“

明代的瓜洲是南北漕运的南端起点,汇聚了南北财气,比宋代更热闹。

瓜形的沙洲四面临水,上面有漕运衙门和千户所。

外围则是无数的河库、码头和工坊,伺候各地来的船。

漕河与长江相连的江面上,大大小小数十条船桅帆林立,望去像蚁群行军,密密麻麻,却有自己的秩序。

“真壮观啊!”晏珣赞叹,想要吟两句应景的诗,可惜已被爹用了。

不过不要紧,他有别的技能。

“来日有空,我画一副瓜洲日出图,宣扬我们扬州美景。”晏珣摇了摇手中的折扇。

朋友们凑过来笑道:“你一定是画瓜洲秘戏图吧!”

一场官司后,所有人都知道晏珣的马甲“兰陵喵喵声”,打趣起来毫无顾忌。

晏珣神色不变,只要他不尴尬,其他人笑几句就不会再说了。

晏鹤年轻咳两声,话题一转:“因为有这一条运河,十三省两直隶的物产流通运转。南边的人病了,用得上辽东的人参。北边的人喝得上绍兴黄酒、穿得上松江棉布……百姓才知道天下之大,大明之盛。”

他的话点到为止,秀才公们若有所思。

普通百姓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终生不出十里八村,那么天下关他什么事?

大明是什么?国家又是什么?

有了物资的沟通,百姓心中的世界,才更广阔。

“永乐皇帝力主疏浚运河、南北流通,凝聚国力和民望。这种胸襟和格局,真是雄才大略!”晏鹤年补充。

一些领悟过来的人,望着那一艘艘矿船、香料船、粮船……拖着巨木的木料船,眼前浮现一副万里江山图。

此时此刻,秀才公心中充满豪情,都想着以自己的才华,将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强盛。

也对点播他们的晏鹤年更佩服。

在这些看似平淡的议论中,晏鹤年隐隐成了扬州赶考秀才的大哥。

就连最爱怼人的梅韵都觉得,年纪大也是有优势的。

晏珣默默站在一旁,听着父亲豪迈的声音,欣慰又骄傲。

呜呼!晏家有爹初养成!大孝子老怀宽慰。

他花了那么多的心血,终于把除了读书干啥都行的爹培养得更完美。

瞧瞧!

现在的爹,论胸襟论气魄,去做带头大哥完全没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