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553章 新的一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子今年几岁了呢?估计连他自己都要算好一会才能得出确切年纪。

相传中,老子从出生到死亡的跨度有好多版本,最短说是八十四岁,最长说是两百多岁。

除非是真的有修仙,要不然以人的极限怎么可能活到两百多岁?

那么,老子活到八十四岁的说法就比较靠谱了。

当然了,后面还有彭祖活到多少岁的争议,它的确是活了八百岁,只不过那是自己的“活法”了,人家是用六十六天为一个纪年的算法,平常人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岁,彭祖六十六天就涨了一岁。

那样算下来的话,正常人活了一年,彭祖认为自己活了五年半。

其实,哪怕是用那种算法,彭祖起码也活到了一百四十岁以上,寿命可以说是相当长了。

在春秋时代,长寿的人其实不少,只不过一定是权贵,绝非普通黎庶。

话又说回来,哪一个时代的权贵不是享受最好的待遇,寿命更长一点都不值得奇怪。

智宵想在“函谷关”的东面筑城,自己也清楚短时间内办不到。

当今智氏最需要筑城的地方在秦地!

以往秦国享有那些土地的统治权,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筑起多少城池,甚至连土地开垦都没有干。

土地绝对是好土地,放着荒芜太过可惜了。

智氏开启工程,连接了洛水、泾水与大河,在大河北岸搞了一套水利工程,五六年之内已经开垦出了一百万亩的土地。

那并不是秦地可开垦农田的极限,纯粹就是智氏当前的极限罢了。

多数的田亩当然是属于智氏,其中的四成左右则是归于个人名下。而这三成的归属又分得极散,直接让智氏治下出现了三万户左右的有恒产者。

关于土地谁开垦使用权归谁的政策,智氏会一直执行下去,能够预料到人们对开荒的热情至少三十年内不会饱和,将来就很考验智氏当权者能不能保证扩张势头,将这种国力的上升一再保持下去了。

过度开垦将会导致水土流失之类?

平原没有开垦完,为什么要去山上开垦?

另外,人口起码需要达到五千万以上,又刻意且无节制地去摧毁大自然,造成的破坏力才会超过自然的修复力。

后世为什么会出现黄土高坡?一种说法是树林几乎被砍光,水土流失太过于严重。

只是吧?好像为了警示而故意夸大了人为的破坏力,刻意掩盖了气候造成的加剧影响。

仅拿明末的小冰河时期来说事,黄土高原在当时遭受的劫难才是最大的。

在智宵活着的时代,吃的比什么都重要,哪有那个闲心去考虑开垦带来的影。

在唐朝之前操心水土流失,完全是用现代的思维在错误地进行规划。

现在的破坏力之所以那么强,根由在于各种器械被应用,再来就是工业对大气造成太大的污染。

想在工业化之前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只能说是想多了。

哪怕是故意掘坝形成洪涝,受到最大影响的只会是人类本身,大自然巴不得洪水经过的地方更多和面积更大一些。

因此,随着科技越加发达,人为的破坏力必然越大。

至于山火之类,从古自今发生的山火还少吗?人类存在的历史只能追溯到五百万年前,小破球却是存在了四十五亿年,绝大多数时间里小破球的陆地植物才是多数。

还是那一句话,不管怎么去进行破坏,其实受到最大影响的是人类本身,才需要人们去记住教训,培养爱护自然的理念。

智宵在“函谷关”附近巡视了五个月多,直至接近春季才重新向西返回。

在这个冬季里面,大多数诸侯国或是势力大体上进入一种窝冬的状态,仅有赵氏与代国、中山国想消停都困难。

赵毋恤看似很着急地想要控制住中山国与代国,冬季里仍旧大肆用兵。

赵氏除了出兵代国和中山国之外,他们还需要防备来自国内的威胁。

一支为数约三万的赵军分布在涂水以及汾水中上游沿线,摆出的架势就是为了防备南方可能的来犯之敌。

又有两万多赵军翻越夏屋山河句注山进入代国境内,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代国都城“代”,征缴代国的散装部落则是进度很慢。

赵毋恤亲自率军入侵中山国,携带的部队数量超过五万,前期的军事行动比较顺利,等待中山国的权贵反应过来被阻挡在距离“鲜虞”约三十公里之外。

等待智宵来到“泾阳”城,从“新田”送来的情报恰好也到了。

智宵阅览了一下情报,对范蠡说道:“韩氏春播之后便会出兵北上。”

所以是,智申成功说动了韩不信,再出面与魏氏交涉,最终韩氏还是选择对赵氏用兵。

说起来很简单,过程则是非常麻烦,涉及到了智氏、魏氏和韩氏的来回拉锯,不知道多少利益在会商过程中进行了交换。

其中包括,征讨赵氏并非韩氏一家的事情,智氏与魏氏同样需要出兵。

只不过,韩氏想要占大头,征讨赵氏的三个满编军团里面,韩氏出动的兵力占了两个满编军团。

与此同时,智申答应韩不信会出售一批军备,包括两千套甲胄以及各式近战武器两万,数量多达二十万支箭。

韩氏怎么轮到需要向智氏大批购买箭矢?一个很残酷的事情发生在了韩氏身上,他们自己生产箭矢的造价竟然高于智氏,并且智氏所出售的箭矢质量并不比韩氏自己制造的差。

这是智氏发展出自己工业体系,韩氏却是在原地踏步,带来的一种结果。

范蠡是智氏当前攻打秦国的主将,得知智宵要到“泾阳”这边,才从前线返回。

智氏对“雍”的围困不分季节,平时最少都有三个“师”负责围困,多的时候一度达到两个满编军团。

范蠡听到消息笑了起来,说道:“如此,我家可放手经略秦地。”

赵氏哪里那么好打?

智氏、魏氏和韩氏合兵三个满编军团讨伐赵氏,大概率就是逼迫赵毋恤放弃在中山国和代国的攻势,赵氏在两国转为守势。

同时,赵毋恤再集结足够多的部队龟缩到“晋阳”一线,与智氏、魏氏和韩氏打防御战来尽可能拖时间,拖到外部出现变化,或是找到击败智氏、魏氏和韩氏北征军的办法。

智宵说道:“最迟三年,周天子可能赐爵。我等需在三年之内解决秦国。”

范蠡先一个愣神,随后脸上绽放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