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206章 怕不是别有用心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6章 怕不是别有用心吧!

智跞今年五十四岁。

赵鞅今年四十二岁。

两个人相差了十二岁,并且智跞身体不好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智氏有太多的家主人到中年就突然病亡……”赵鞅想到了这个。

不知道智氏是不是有什么家族遗传疾病,好些族人确实在很年轻时就病逝,其中包括了智朔、智盈这两位嫡出。

要是再看智氏的高寿者,能发现根本没有活到六十岁以上的人。

当前,智跞已经五十四岁,尤其是身体状况比较糟糕,对吧?

赵鞅突然发现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

在这种情况下,赵鞅有点回过味来,自己显得太过于急切,完全可以等智跞死亡之后,自己坐上正卿的位置,许多的难题就将迎刃而解。

“以智申今年三十八岁,再结合智氏族人的短命,等智宵接管智氏,起码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后。中间有二十年以上的时间让我发挥,还怕不能重新压制智氏,甚至是将智氏灭亡吗?”赵鞅心里想着,脸上肌肉放松了下来,精神状态方面随之变得比较自然。

当然了,关于对外征战权力方面,赵鞅不可能将之交还给智跞,仍旧会把持在自己的手中。

等下一任中军佐想谋求对外征战权力?赵鞅到时候可不会讲什么旧例。

毕竟,在赵氏这边旧例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心态改变的赵鞅重新坐了下去,不再语言上那么咄咄逼人,还有闲心给众人介绍菜肴。

“缓和下来就好,真的爆发冲突,我是上也不对,不上根本不行。”韩不信很乐意见到恢复其乐融融。

魏侈则是用困惑的目光时不时扫一眼智跞,心想:“现在明明是智氏占优,智跞为什么要点醒赵鞅?”

因为不再讲一些敏感话题的关系,场面上也就没有了剑拔弩张,该聊的事情却是需要好好讲一讲,比如智氏、魏氏、韩氏究竟怎样才愿意出兵征讨范氏和中行氏。

同时,赵鞅提出几位卿大夫必须在阻止晋君午赦免范氏和中行氏这件事情上,保持意见的一致。

目下,赵鞅是一种心平气和要谈事的态度,提出来的诉求也符合智氏、魏氏、韩氏的需要,讲道理智跞、魏侈或韩不信总该给予一些正面的信息回馈。

“待梁婴父出使归来?若齐国服软,失却辎重支援之下,范氏、中行氏难有两战之力;若齐国仍旧干涉我(晋国)内政,届时可合兵讨伐齐国!”智跞说道。

韩不信立刻附和了智跞的说法。

连带魏侈对打齐国也比跟范氏、中行氏交战更有兴趣。

说到底,智氏和魏氏攻占了范氏、中行氏太多的封地,吞并了大量的人口。

在这种状况之下,智氏、魏氏跟范氏、中行氏交战,极大可能性引发新控制区域进行反抗,再则也不太敢征召原本属于范氏或中行氏的士兵去跟老主人交战,怕的就是那些士兵临阵倒戈。

韩氏则是自古以来就对内战兴趣缺缺,作为当代家主的韩不信必须保持韩氏的旧有风格。

另一层因素就更现实,韩氏的战斗力在内战中与其他卿位家族交战会损失很惨重,跟外部列国交战就变成韩氏军队的战斗力比诸侯之军强一丢丢了。

赵鞅对智跞的回应并不满意。

如果智氏、魏氏和韩氏仍旧不参与对范氏、中行氏的交战,等于还是由赵氏单独去扛住重新起势的范氏和中行氏,一样是赵氏仍旧和范氏、中行氏在耗,智氏、魏氏和韩氏则是在继续休整壮大。

可是,赵鞅也知道智氏、魏氏和韩氏不可能大举出兵参战,思考中转念一想,目光看向了智宵,笑着问道:“正卿,宵为我婿罢?”

只是订婚,没有正式成婚。

不过,赵鞅说智宵是自己的女婿,除非智氏会悔婚,要不然智跞只能认可下来。

“如此……,可否使宵来我军中?”赵鞅问道。

老丈人有困难邀请女婿前来帮忙,尤其是这名女婿有着当世第一猛将的称号,并且女婿也是一名能率军打赢战争的战将,不算过分吧?

智跞却是毫不犹豫地回绝,说道:“宵近年屡屡出战,出南方归来时日亦短。再则,家中之事实多,无宵主持难有寸进。”

对上这么不给面子的智跞,搞得赵鞅火气又“蹭蹭蹭”地狂冒,好不容易才压制下去。

赵鞅注视着智宵,笑眯眯地说道:“列国之君羸弱,胜之为理所当然。宵不愿与强军交战,坐实当世名将之实?”

智宵一副为难的模样,说道:“家中长辈不允,请翁人见谅。”

虽然智宵有一副年轻的身躯,灵魂却早就失去了冲动,怎么会像年轻气盛的少年郎那般,稍微被语言稍微一刺激就燃了呢?

激情燃烧的岁月早就离智宵远去,剩下的只有考虑利弊,完全无视了赵鞅的眼神转为蔑视,心中稳如老狗。

智宵看了一眼赵毋恤,对赵鞅说道:“宵听闻毋恤乃是可塑之才,翁人何不给予锻炼,使之率军征战?有诸多叔辈在旁辅佐,选定可战场次,亦可打出善战美名。”

老赵家有自己的继承人,选定赵毋恤作为继承人之后,他们因为赵毋恤是庶出的关系没少造势。

以往吹了那么多,是不是应该证明一下能力?

至于赵毋恤的年纪小?晋国卿位家族的继承人从来不拿年龄说事,好些继承人七八岁就不止一次出征了。

赵鞅很不喜欢智宵的说法,什么叫那么多叔辈辅佐?这种情况打赢了,再玩命去吹赵毋恤的功劳,谁都将认为水份是汪洋大海的级别。

“主上!”姑布子卿离开了有一会,再次回来弯腰附耳对赵鞅说了一些什么。

“甚!?指使刺客行凶之人竟是他!”赵鞅一句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赵氏这么快就找到了在自家府宅门前不远处刺杀的凶手了?

速度这样快,很难不让其余人怀疑真实性,甚至猜测赵鞅又要搞事。

比如,赵鞅本来要对付谁,借着刺杀事件当由头。

所有人都注视着赵鞅,等待将指使刺客行凶的背后之人是谁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