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开萧可婉的手后,周文寻说道:“没什么,你想吃什么呢?我请客。”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我认为你的心理年龄是七十岁。”萧可婉几乎是在开玩笑的说道。
“这怎么可能!”周文寻立刻否定道。
“既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你追上我有没有可能呢?”萧可婉说完后,就笑着跑出了书房。
周文寻随后也开始了他的追赶……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辈新鲜一辈陈。”谢丛宣边吃边对郑启恒说道。
“看来你今天是想和我讨论一些历史的话题了?”郑启恒同样也是边吃边说道。
“是啊,我们好长时间也没讨论这个话题了,今天想和你辩论一番!”
“可以啊,我首先想要说的就是,胜者为王败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
“也许吧,不过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本身,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多事是遮掩不住的!同样也经不住时间的检验以及后来人的推敲。”谢丛宣加重了他的语调说着。
“这都很正常,历史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未解之谜,当时的人们都不一定能看透彻,更何况现在的我们去看那过往的历史。”郑启恒在慢慢吃饭的同时也在阐述着他的观点。
“我同意你的观点,不同朝代的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有些问题是当时的朝代本身无法解决的,直到后来的人们做到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时间跨度可能已经是在百年以上了。”
“其实从二十四史来看,整体上处于乱世的时间是要多于处于大一统的时间,谋求大一统可以说是属于必然的一种追寻,只是这个过程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还面临着非常大的难度,但只要是能走向大一统的朝代,都是伴随着盛世的出现,这几乎是一种历史的规律了。”
“不仅是在大一统的时期,就算是乱世也出现过某种意义上的盛世,只是可能并不被后来人所熟悉或者认可。”谢丛宣补充的说道。
“而且这游牧以及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一直伴随着整个王朝时期。和亲还是主战就成了庙堂之上必争的话题。”
“是啊,即便是游牧民族进入到中原建立了大一统的朝代,还是要面临着是否汉化的问题,如果不汉化,几乎是无法统治的。可汉化以后,又怕忘了自己的传统而导致衰败,这是两难的选择。以我的观点来看当时的两种统治思维,我认为几乎是无解的。”
“一般都是入主中原,很少有听说入主北部边境的。”
“中原富庶繁华,当然是要去往更好的地方了。从地理上来说,这大多数的王朝都是由北向南而统一的。”
“而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时,却是自南向北而走向统一的,很特殊!”郑启恒感慨的说道。
“朱元璋本人就很不一般,将他的人生经历放在整个二十四史中来看都显得很特殊。”谢丛宣的观点与郑启恒的相似。
“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本来就与地理有很大的关系,这其中还包括着气候的因素。”
“降雨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这一因素几乎就是两种文明形成的天然分界线。”
“咱们先来说这中原的农耕文明,每一次王朝的建立,其实都是属于争权夺利新的开端,宫廷权谋都是不可避免的,从皇权文化来看,也只有王朝上层的稳定才能出现某一个盛世,也就是说,首先要解决朝堂是否稳定的问题,然后才能更好的发展王朝的农业经济。”
郑启恒在看了看对面坐着的谢丛宣后,他又继续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这其中自然会产生官僚体制,毕竟要由官来管民,但是民众很多,这就需要一种道德上的自我约束了,于是选择儒家思想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汉武帝就是这么做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他的选择,也是他为皇权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谢丛宣显然是在认真听着郑启恒表达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