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故事在民间 > 第599章 秀才纵欲无度,死后妻子打开木箱,里面装满女人绣花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9章 秀才纵欲无度,死后妻子打开木箱,里面装满女人绣花鞋

唐朝贞观年间,惠州境内的南裕县里住着一位名叫姚华的书生,此人天资聪慧,年仅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一度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天才,他不仅才学过人,而且相貌也非常出众长得面如冠玉一表人才。

当时的姚家在当地那也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家中良田千顷,牛羊成群,他的父亲姚万里不仅有钱,而且还是县里有名的大善人,平日里不管谁家遇上点难事他总是会帮衬一把。

由于姚华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此姚万里夫妻对他极为宠爱从小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说是溺爱都为不过。也正因如此姚华养成了轻浮放荡的性子。

自从姚华考中秀才之后他的父母就希望他能再接再厉考举人,考进士,将来金榜题名为姚家光宗耀祖,可惜世事难料,姚万里夫妇还没有等到儿子考上举人便相继染病过世。

自从爹娘相继去世之后,姚华便没有了约束就彻底放飞自我,很快就跟街头巷尾上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浪荡子弟混在了一起,每天不是招猫逗狗,就是混迹于青楼赌场,至于科举之事早就被他抛之脑后甚至书房里面的文房四宝都已落下一层灰尘。

姚万里在世的时候乐善好施,每逢灾年都会开设粥棚接济穷人,可姚华却与父亲截然不同他是见钱眼开吝啬小气,别说帮助外人就连亲朋好友遇见难事想找他帮忙,他总是视而不闻无动于衷。

有一次,他的一位叔父家里的老人生病找他想借点银子给老人抓药,他非但一文钱都没有借,反而还让家丁将叔叔给轰了出去。你说他是小气吧!可他每次去青楼妓院的时候都是挥金如土,大把大把的花银子连个眉头都不皱一下。

姚华肆意挥霍,纵欲无度,既不读书科考也不做买卖,整天出入青楼赌场没过多久父母留下的银子就被他挥霍干净,尽管如此他还不知悔改靠着变卖家中祖业来维持生活,短短几年他就将万贯家财败得所剩无几。没钱之后当初那些整天围在他身边称兄道弟的所谓朋友,立马就离他而去,就算再街上看见也会装做不认识,有些人甚至还会出言嘲讽。

已过而立之年的姚华依旧无子,因为以前天天花天酒地身体也因此落下了不少毛病,妻子劝他趁着现在还算年轻应该为以后做些打算,不能再这样整天无所事事地混吃等死,得想点办法挣钱不能再继续坐吃山空了,要不然就算家里还有千金万金也早晚会被吃空。妻子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根本就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如果把他说烦了,干脆就是一摔门离家出走,短则四五天,长则十天半月都不回家。后来他又在外面结识了几个混迹街头的地痞无赖,就这样他又开始和这些人整天混迹在一起。

这天姚华闲来无事在街上溜达,在经过柳枝巷的时候看见巷子里面围满了人,姚华好奇便停下脚步想着过去看看热闹,无奈围观的人实在太多,他使出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只见人群中是两个喝醉酒的中年汉子在打架,两人你来我往打得是头破血流,场面别提多热闹。

姚华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在旁边呐喊助威,就在这时他不经意朝周围瞥了一眼,发现旁边一户人家的大门半虚掩着,一位妙龄女子此刻正探出半个身子,抻长着脖子努力向这边张望,显然是被外面喧闹的动静所吸引出来看热闹的。

就是这匆匆一眼姚华就被那名女子的相貌给吸引住了,那女子真是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肤无需敷粉便白腻如脂,唇绛一抿,嫣如丹果,身穿一袭白裙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姚华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女子不禁就看呆了。

似乎女子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看,只是在人群中扫了一眼就发现了他,女子惊呼一声连忙躲到了门后。见到女子离去后姚华甚至感到有些失望,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发现对方的院门似乎没有关上,难道对方一会儿还会回来?想到这里姚华便来到院门不远的地方等着,准备来一招守株待兔。

事实也如他所想那般,过了没一会儿,就见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妇人缓缓从里面出来,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那名女子就跟在老妇人的身后。两人走出院门后,女子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姚华,她对老妇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那名妇人便独自一人挎着篮子出门了。

看着老妇人渐行渐远的背影,那名女子则悠闲地依靠在门框上晒着太阳,姚华深呼一口气给自己壮了壮胆子就朝着女子走了过去,大约距离女子只有七八步的时候才停下脚步,两眼冒着淫光,贪婪地凝视着女子。

女子见他朝着自己走来,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离开,而是躲在半掩的院门后面,时不时还会探出半截身子看一看姚华。

纵横花丛多年,姚华一直对自己的相貌非常自信,如今见女子非但没有躲避反而还主动探出身子看自己,他就认定面前的美人一定是被自己英俊的相貌给吸引了,于是胆子也越来越大,不仅又往前走了几步,而且还不停地给对方抛媚眼。

女子见他这样也不生气,反而与他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就在这时刚才离去的老妇人却突然回来,姚华决定趁热打铁赶紧行动。

姚华略微整理了一下衣服,堂而皇之地走到女子跟前,先是作揖行礼然后朗声说道:“这位小姐可是下河村张兴兄弟的妹妹,你哥让我给你捎个口信,问你最近过得可好,什么时候有时间回家看看爹娘,她们都很想你。”

姚华哪里认识什么张兴,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他之前一直用来勾引良家妇女的惯用伎俩招。其实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如果对方对他有意,尽管他都是胡诌的谎话对方也会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反之他就会说:对不起,认错门找错人了。

而这位女子听后的反应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好像明白了什么,对他行了个万福后,柔声说道:“没错,奴家就是张兴的妹妹,我娘最近身体可好?”

姚华见对方应答心中大喜,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讲今天这事准没跑,于是他立马回道:“令堂身体最近不错,就是有些想你来了,这不令尊的祭日就快到了,你娘就希望今年你能够早回去些,也好趁此机会在家多陪她几天。”

女子回道:“我知道了,再过几天我就回去,为了这点小事还劳烦公子特意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赶紧进屋喝口水吧!”话音刚落女子就将姚华请进了家门。

姚华跟在女子身后缓缓走进小院,虽说院子不大,但是里面布置的却十分雅致,花园里的花草也被修剪的整整齐齐,一看就是书香门第。

进屋后女子先请姚华落座,然后转身对身旁的老妇人吩咐道:“吴妈,去给这位公子煮些茶来。”叫吴妈的老妇人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吴妈前脚刚走出门厅的大门,姚华就一把将女子的玉手抓住,女子处于本能想要挣脱,可挣了两下也没有挣脱开便直接放弃了任由他在手中揉搓摩挲。

不一会儿,门外就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听声音应该是吴妈回来了,女子连忙用力一挣,姚华也不敢当着外人的面乱来于是赶紧松开了手。

两人又开始装模装样地唠起来家常,过了一会儿,女子忽然说道:“公子特意过来送信,奴家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正好也快晌午了不如就留在家中吃个便饭如何,也算是小女子的一番心意。”随后便让吴妈赶紧去买菜做饭。

将吴妈打发走后,姚华急不可耐地连忙站起身,一把就将面前的女子搂进怀中,女子想要挣脱奈何力气太小,还有就是姚华抱得实在太紧任由她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女子一边推着他,一边无奈地说道:“快点放开我,要是被吴妈看见可就不好了,跟我回卧房。”

听到这话姚华这才放开女子,女子嗔怪道:“你这人看着文质彬彬,没想到竟然如此猴急。”说着话就带着他来到后堂的一个房间。

屋内的家具都是上好檀木所制,桌椅上还都雕刻着不同的细致花纹,架子床上挂着妖艳的红色纱帐,衾裀香软,很明显这里就是女子的闺房,此刻姚华早已欲火焚身反手将房门插,直接就将女子抱起大步流星地朝着大床走去。

女子褪去羞涩变得格外主动,房间内顿时春光无限,姚华弓着背,喘息如牛,当他发出一声怒吼,春色这才渐渐褪去,女子面如桃花轻咬着嘴唇躺在姚华的怀中,两人喘着粗气说着肉麻的情话,紧紧相拥在一起不愿分开片刻。

突然,女子不知想到了什么猛然坐起身子,惊呼道:“哎呀,瞧我这脑子,怎么把这么要紧的事给忘了呀?相公你先在这里躺会,妾身去去就来。”说完女子就慌忙披了件衣服就一路小跑出去,姚华躺在还残留着体香的柔软被褥上回味着刚才的激情,突然间小腹传来一阵绞痛,而且那种痛感越来越厉害,感觉只要一不留神就要呼之欲出。

姚华赶紧穿好衣服起来,瞅到床头放着一双女子的绣花鞋,红色的缎面上分别绣着一对鸳鸯活灵活现,做工格外精美,他随手拿起一只就揣进了怀中。这时那名女子也刚好回来,看见他已经穿好衣服,疑惑不解地问道:“相公,你怎么起来了,人家还想和你继续共赴巫山。”

姚华肚子疼得厉害,他也不好意思明说,于是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说:忽然想到家里还有急事没有办完得先离开。女子不知为何听到这话突然就大哭起来,拉着他死活不让走。

姚华额头此刻已经渗出一层冷汗,连忙解释道:“娘子,我是真的有急事要办,必须得赶紧离开,你放心,我忙完急事后今天晚上一定再来。”可女子还是拉着他的手不让离开,并且还说他只要一走肯定再也不会回来了。

姚华笑着安慰道:“娘子,我这么喜欢你,怎么可能一去不复返。你要是不放心我现在就可以对天发誓。”说完,姚华就对着老天爷说道:“我姚华在此立誓,今天晚上我要是不来,就让我天打五雷轰。”女子见到他发了毒誓这才肯放其离开。

姚华前脚刚迈出院子,肚子里面就开始翻江倒海,他也顾不得形象连忙找到了一处无人的地方脱下裤子就是一顿炮火连天。

回到家后他依旧腹泻不止,一个下午跑了足足十几趟茅房,拉到最后双眼发黑全是发软,走路时双腿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使不上一点力气,因此他就失约没有再去柳枝巷找那个女子。

起先他也只是认为自己是吃坏了肚子,拉一拉也就没事了。谁承想到了第二天,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不仅依旧腹泻不止甚至还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家人见情况不对赶紧请来郎中为他救治。

郎中一边把脉一边不住地摇头,眉头几乎都扭在一起,郎中把完脉语气沉重地说道:姚公子所得的乃是痢疾之症,这种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放在别人身上也就是拉几天肚子就没事了,可姚公子以前纵欲过度导致身体元气严重亏损,我给他开几副药,如果吃完后病情能够好转,那就没有什么大事。要是不见效果,那你们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郎中开完药便离开了,可是几副药吃下去后根本不见有一点效果,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到最后已经出现了便血的症状,结果不到三天年仅三十二岁的姚华就英年早逝了。

姚华虽说已经成亲多年,但因为常年出入烟花之地再加上纵欲过度,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如今他一死亲戚们就纷纷惦记起了他的那点家产,虽然这些年他将家业所败无几,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祖产和地产手里还会有一些吧,于是乎那些亲戚纷纷都聚到了他家。

姚华活着的时候有一个做工非常精美的红木箱子上面常年挂着一把大锁,并且不许任何人触碰。而他经常一个人的时候偷偷在书房里面将箱子打开,至于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就连他的妻子都毫不知情,因此亲戚们都觉得里面一定藏着什么值钱的宝贝,来到姚家的第一件事这些人就是将这口红木箱子找了出来。

姚华死后,因为家里没钱他的妻子无法给他操办丧事,于是便在亲戚们的见证下将那口神秘的红木箱子打开。可是当人们将上面的铜锁砸烂并打开箱子后,所有人都被藏在里面的东西给惊呆了。

只见箱子里面装的满满当当全是女人的绣花鞋,大大小小什么样的都有,最奇怪的就是,这些绣花鞋大多数都是旧的,而且还都是只有一只,要么是左脚的,要么是右脚的,总之就是没有成对。在这些绣花鞋的最上面有一只非常显眼的红色绣花鞋,上面绣着一只精美的鸳鸯,这些绣花鞋也不知道是谁的,妻子看过确定都不是自己的,箱子里面除了一些不成对的旧鞋外再无其他东西。

亲戚们大失所望,最后众人筹了几两银子给他买了一口薄皮棺材,便将他草草葬在了城外的一处荒地。姚华这些年将偌大的家业几乎败尽,只剩下现在所住的这座三进门的祖宅,几位叔叔便打起了宅院的主意,站出来对其妻子说道:“侄媳妇,这些年你跟着他可真是受罪了,如今我那不成器的侄儿已经去世,你不如趁着还年轻赶紧找户好人家改嫁吧!我们做长辈的绝对不会反对。”几位叔父之所以这么说并非他们如何善解人意,而是想要霸占这个院子。

妻子本来想着带着房子一起改嫁过去,可她一个弱女子哪里斗得过那些老奸巨猾的族人,最后妻子只得了五十两银子改嫁给了他人。说好听点这叫改嫁,说难听点其实就是被几位叔伯赶出了姚家,最终那个宅院落到了两个叔叔的手里。

后来,人们听说姚华得病之前曾去过柳枝巷里面的那个小院,纷纷猜测他是沾惹上了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才会突然暴毙。据知情人所说,那个院子其实已经荒废多年,很多年前里面住着一对年轻夫妻,男的一表人才,女的美若天仙,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成婚之后十分恩爱,可惜成婚不久男的就不幸患上非常严重的肺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只留下他的妻子范氏一人。

当时范氏才刚刚二十出头,两年之后她又跟一位书生相好,两人相处一段时间,书生说是要去京城赴考,临走时答应她考上后就回来娶她为妻。谁承想那个男的竟然是个骗子,不仅骗了范氏的身子还骗走了她一大笔银子,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范氏发现被骗之后又气又恨,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受到街坊四邻的无情嘲笑,范氏在屋里哭了好几天,最后在一天夜里选择上吊自尽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自那以后那个宅院里面就经常闹鬼,住在附近的人们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个相貌绝美的女子在 那个宅院里外徘徊,专门勾引路过的读书人。很多书生被她诱骗进了院,结果无一例外那些书生离开后没过几天全部都离奇死亡,因此人们都觉得姚华一定是遇上了范氏的鬼魂,以他好色成性的个性指定会被女鬼所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