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的人都出来弹劾了,魏相虽然一言不发,史官却是怒了。
小圆子坐在那高高的皇位之上,看着底下满朝文武对他的指责,这一次便是一向拥护他的寒门都不作声了。
待这些人抨击了好半晌,小圆子皆是一声未出,直到这些人都停了下来,朝堂上也都安静下来,小圆子苦笑出声。
底下的大臣不明所以。
小圆子却是起了身,他一步步走下台阶,眼神环视一圈后落在众寒门身上,问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么?”
这些寒门出身入士的大臣一个个的低下头去,其中有位刚正不阿的大臣挺身而出,他面色冷凝地看向周围众人,问道:“诸位言词犀利,说的都是满堂的利益,可曾有人惦记昨日街头大案?”
“护国战神贤王、护国夫人贤王妃,二位深得民心,又一心为国,七年前与寮国大宗师一战,九死一生归来,结果没两日,却被人炸死街头。”
“诸位今日可曾有人提及此事?可曾有人为此伤心落泪,满堂华衣,不及素衣孩童,可笑可笑。”
这位大臣说完这番话,当即取下头顶乌纱帽,“今日我便是辞了这官,也要说一说理。”
“华衣贵族不明事理,你们寒门又有何颜面沉默不语,若是连护国战将都死得不明不白,这天下可还有青天白日?”
这位唯一站出来的寒门清流,正是满朝文武都知晓的工部侍郎韦方,此人入士,皆因他算术了得,当年工部正缺人手修建庾岭商道,此人科举入士没得名次,便自请去往岭南,从小小的工匠领头开始干起,直至今日成为工部侍郎。
此人没有背景,更无靠山,凭着人便是他那精通的技艺,放眼整个工部,别人干不了活,他能干,他甚至从岭南归来时,还不是侍郎之职。
是两年前,京都地下水患,韦方带队查看地下水渠,在无人能解决的时,他提出了建议,且将水患引出护出城,从而使得这两年,每逢春季京都街道必会水淹的现象再也不曾出现,方被提拔成工部侍郎。
可即使是这样的人才,他的顶头上司工部尚书之职,却仍旧是世族权贵做主,而且快要四十的他,官职估计也做到头了。
这么一位刚正不阿的人才,今日为了不曾见面的贤王和贤王妃,可以取下头顶乌纱帽,罢了这官,也要替他们说上一句公道话,此情此景,曾经受皇上庇护的寒门子弟还有何颜面。
果然,从寒门士子纷纷出列,取下了头顶的乌纱帽。
而这些寒门,皆是官职不高,却在六部当值,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真要是全部罢官,六部当中必会大乱。
平素高枕无忧的权贵上司,怕得头痛起来。
小圆子看向这些人,如此决心,也算是给他这些年顶住压力庇护他们的回报吧,倒是没有让他失望的。
魏相见情势不对,上前一步禀报道:“贤王夫妇伉俪情深,昨日街头之事,必会上下齐心定要严查到底,皇上,此事交由刑部如何?”
小圆子掀眸看向魏五行,此人心思倒是用的深,刑部尚书正是裴归义,曾经的丞相,而今将这大案交由他,定会暗中使计,到时候可是要一箭双雕么?
裴归义突然笑了。
魏五行立即看向裴归义,朝堂之上如此无礼,不愧是裴家人,小门小户从平江府发家而来,曾经做过丞相又如何?如今不也得低他一头。
魏五行冷哼一声。
裴归义朝小圆子说道:“皇上,下臣愿接管此案,此案定是要好好查的,不过恐怕要令魏相失望了。”
裴归义说完,回头看向大门。
此时外头有太监传话:“贤王、贤王妃觐见。”
贤王和贤王妃不是被炸死了么?
以魏相为首的几位大臣皆是面上一惊,纷纷看向大门。
宋九跟着丈夫出现在众人面前,而今的她穿的正是那日游街时的官服,也是当年她家小圆子赏赐下来的衣裳。
至于贤王,那更是华衣加身,雍容华贵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夫妻二人不仅活着,还没有受一点伤的站在了大家的面前。
魏相不淡定了,惊愕的眼神藏都藏不住。
而眼前满朝文武的心思,更是全部落入宋九的耳中,她是没有想到这么多人盼着他们死呢。
越是这样的处境,越是心疼小圆子,群狼环伺当真不为过。
难怪裴归义会这么说了,原来贤王和贤王妃并没有死。
而此刻的小圆子也回到了高座之上,他将一份花名册交由小应子送到了魏相的手中。
魏相疑惑的打开看了看,随后面色大变,连忙朝小圆子跪了下去。
“皇上,这是谣传,这是有人挑唆君臣之情,皇上万不可上了他们的当。”
小圆子交给魏相的是正是那无缘无故出现在他御书房台面上的密信,里头所记录的人名,皆是昨日在秦楼上密谋的几位大臣,而且名字一个不差,给了魏五行当头一棒。
且不说这名册是怎么送到皇上手中的,就凭皇上有这密查的本事便足够令魏五行心慌的。
皇上再也不是那个七年前刚登基时的皇上了,他在成长,且越来越难以把控,这是魏五行最忧虑的事。
而随着魏五行的失态,昨日跟随的几位大臣心头也惊恐起来,虽然没有站出来,却隐约察觉到了上座的威压目光,莫非昨日之事皇上有所察觉了,所以贤王和贤王妃才会相安无事的。
就在此时,京兆府府尹来了,他对于昨日之案子有重要线索禀报。
朝堂上正是气氛诡异之时,京兆府王府尹赶来正是时候,此人处事向来圆滑,又是跟着两朝的老臣,他的线索还是有可信之处的。
王府尹上前,将一张签字画押的文书送上。
原来是哲哥儿给顾将军报信在城门处抓到的那些江湖打手,被顾谨言送去了衙门,虽然半路有人咬舌自尽了,倒也还剩下三人。
王府尹知道案子重要,连忙升堂审案,这三位打手受不得苦楚,将事情全部交代,王府尹立即将文书送来朝堂上立功,而在朝堂上当王府尹看到活生生的贤王和贤王妃时,他震惊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