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秦公子 > 第1499章 李二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9章 李二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酉时五刻,华灯初上,清馨院内灯火通明。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正坐在沙发上,兴致盎然地听长乐公主讲述着钢厂的现状。

不远处的软榻上,豫章公主、城阳公主以及晋阳公主,正围坐在一起,气氛温馨而融洽。

豫章公主手里拿着一张扑克牌,神采飞扬地讲解着斗地主的规则。

而城阳公主和晋阳公主则微蹙蛾眉,凝视着身前散落的扑克牌,神情专注而略带困惑。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月婵快步走到李世民身侧,福身行礼,恭敬道: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郡公已经到门外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

“宣...”

长孙皇后轻咳一声,转身望向门口方向,朗声道:

“快,请贤侄进来。”

月婵躬身应喏,低着头退了出去。

长孙皇后收回视线,白了李世民一眼,压低声音提醒道:

“二郎,这里不是皇宫,而且眼下咱们有求于他。”

李世民闻言,无奈一笑,轻叹道:

“观音婢所言有理,是朕疏忽了。”

不一会儿,秦明便在月婵的引领下,缓步走进了大厅。

“明哥哥....”

秦明甫一踏入门槛,屋内便飘来一道柔婉甜美的嗓音。

紧接着,兕子自软榻上一跃而下,仅着一双粉红色的罗袜,如翩翩蝴蝶般扑向了秦明。

秦明见状,连忙蹲下身,张开双臂接住了飞奔而来的晋阳公主。

兕子咯咯一笑,紧紧地搂住秦明的脖子,娇声道:

“明哥哥,你终于来了,兕子好想你啊!”

兕子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她的小脸贴在秦明的颈侧,温暖而柔软。

秦明将兕子单手抱起,动作熟稔地刮了刮她挺翘的琼鼻,柔声问道:

“那兕子今天在书院乖不乖,有没有好好听讲?”

兕子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撒娇道:

“兕子很乖的,我有帮武家大娘子收课业,姜先生为此还特意在课堂上褒奖了我,给了我一朵小花红。”

秦明闻言,故作惊讶道:

“是吗?据我所知,姜教习很少夸人,如此看来,我家兕子的确很棒,很厉害!”

兕子闻言,俏脸一红,羞涩地将头埋进秦明的颈窝。

这时,长孙皇后缓缓起身,微笑道:

“兕子,你明哥哥在奔波一天,已经很辛苦了,快些下来。”

兕子闻言,虽心中不舍,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是,母亲。”

秦明见状,双手紧紧地抱住兕子,随即朝长孙皇后微微欠身,微笑道:

“婶婶,没关系的,我不累。”

这时,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和城阳公主也纷纷来到秦明近前,敛衽一礼,笑着和秦明寒暄了几句。

期间,长乐公主从豫章公主手中接过兕子的绣花鞋,动作熟练地为她穿好。

正在此时,屋内突然响起一道冷哼。

众人循声望去,便见李世民正黑着一张脸,神色不善地盯着秦明。

长孙皇后见状,连忙从秦明怀里接过兕子,随即朝他使了个眼色。

秦明不敢耽搁,整了一下衣衫,上前一步,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见秦明这副谨守君臣之礼的举止,李世民顿感胸中郁结,气血翻涌。

[好嘛!在朕的皇后和女儿们面前,你就一副邻家小哥哥的样子。]

[到了朕这里,你就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可真有你的!你可真是朕的好女婿啊!]

念及此,李世民轻哼一声,冷着脸说道:

“随朕过来。”

言语间,李世民缓缓起身,径直朝门外走去。

秦明见状,轻叹一声,与长孙皇后等人告罪一声,随即快步跟上李世民。

门外的庭院中,夜色渐浓,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路上,显得格外清幽。

李世民的步伐坚定而沉稳,秦明紧跟其后,心中暗自琢磨:

[李二这次唤他过来,到底所谓何事。]

[难道,他早就派人摸清楚了琉璃厂和钢厂的情况?这次唤我过来,是打算兴师问罪?]

两人来到一处僻静的凉亭,李世民缓缓落座,随即瞥了秦明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你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坐下,难道还非得等着朕请你不成?”

秦明讪讪一笑,微微欠身。

“臣不敢...”

秦明随即在李世民对面的石凳上坐下,心中暗自揣摩着这位帝王的心思。

李世民目光如炬,直视着秦明,沉声道:

“你可知朕今晚为何要单独召见你?”

秦明微微一怔,缓缓道:

“可是与陛下今日游览有关?”

李世民微微颔首,沉吟片刻,缓缓道:

“朕听闻,你府上这座书院内的学子,大多皆是去年冬日流民肆虐时,收留的孤儿,只有小部分是附近几座庄子的寒门子女?”

秦明轻轻点头,从容答道:

“陛下所言不错。”

“去年河东干旱,百姓流离失所,臣心软,不忍见这些孤儿流落街头,沦为乞儿,便将他们收留了下来。”

“后来,府中收拢的孩子多了,臣为了方便照料,也为了让这些孩子长大后能自食其力,便开设了这座书院。”

李世民听罢,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

事实上,李世民对于这座书院的由来一清二楚,只是之前对此并未太多关注。

毕竟,在他看来,秦明虽有才华,但凭他一己之力打造的书院,又如何能比得上大唐举全国之力,创办的国子监。

两者定是云泥之别。

直到,今日在书院中一番细致的巡视之后,李世民对这座学府的潜力与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两者也的确是云泥之别....

李世民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此举甚好,不仅解了百姓之困,又为朝廷培育了栋梁之才,不愧是朕的贤婿。”

秦明闻言,诧异地瞥了一眼李世民。

[刚才还冷着一张脸,这会儿我又成贤婿了?]

[李二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秦明心中腹诽,表面上却给足了李二面子。

他连忙起身拱手道:

“陛下谬赞了,臣只是尽些绵薄之力,不敢当此赞誉。”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语气格外的温和:

“贤婿不必谦虚,朕今日在书院中所见所闻,确实令朕颇为欣慰。”

“这些学子虽出身贫寒,但个个勤奋好学,将来必成大器。”

话说到这里,李世民似是想到了什么,状似无意地问道:

“对了,日前,朕听青雀提起,他从书院遴选了一批青年才俊,借调到路桥司出任小吏,可有此事?

秦明微微一愣,点头道:

“确有此事。”

李世民闻言,捋了捋短须,笑眯眯地说道:

“贤婿,朕还听闻,你在庄子上兴建了一座新的书院,打算广招天下寒门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