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解决了藩王的问题后,大明正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首先是农业。

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玉米,早已经开始培育良种。说来也很好笑,刚开始竟然没人会种。

朱允炆在赏赐了远洋的士卒之后,他去看了玉米。比后世的棒子要小几寸,而且颗粒也不是很饱满。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后世科技发达,种子都是科学培育的良种,加入化学药剂,可不个头大、颗粒饱。

现在的玉米纯属自由生长,加上阿丹本地人又不怎么重视它,得不到肥料的刺激,自然要萎靡许多。

朱允炆已经很满意了,就算玉米再不行,产量也比麦子、大米等作物高,尤其是对于北方,这玩意以后或许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百姓的桌上主食。

当他带着户部与工部的官员去看了,然后告诉他们尽快培育良种,当年就要先种到皇家地里,两部的官员却犯难了。

“皇上,今年落种决计不行。这玉米怎么种,温度、水分、土壤等我们都不知道,稳妥起见还是暂时少种研究,等掌握了该作物的习性后才能推广。”户部主管农业的主事郑吉士说道。

这也很正常,每一种外来植物的生长发育,可不得数十年的试验研究,才能总结出习性,从而根据冷暖风雨进行耕种。

“哈哈,试验就免了吧,朕教你们,你们按照朕所说的去种即可,有多少种多少。”朱允炆笑道。

“将地耕松软细化后,每隔一尺挖两寸左右的小坑,大约小酒盅大小。放入一粒小种子,就是这个颗粒。然后倒入一杯水,将小洞灌满即可。”朱允炆边用手示意,边说道。

“再将边上湿软一些的泥土放入洞中,埋上即可。等上几日便会发芽长苗。”

“待到苗出来后,还需要打岔,这个到时候朕再给你们说,现在也没有实物,无法说清楚。”朱允炆道。

“至于温度、水土不用担心,玉米耐旱,等到出苗了,如果天旱隔个月把浇水即可,要是不旱就不用管了。”

见朱允炆说的头头是道,两部官员有些诧异,皇上怎么知道这东西的习性,听着似乎他种过一样。

玉米是郑和奉命从西洋带回来,或许是他跟皇上说的吧,大家心里想着。

郑和带回来整整两大船玉米,要是剥开一粒粒下种,需要近万亩地。

朱允炆也有地,而且还都是上好的水田,这是朱元璋在建朝后特意给皇室留的,私库收入大多就是来源于此。

不过用水田种玉米就有些可惜了,玉米与水稻不同,不需要大水浸泡。再者朱允炆本就有意将玉米推广到北方贫瘠地区,因此就需要一些旱田。

可是细数了皇室私田,大多都是上等水田,就算有些旱田,也都肥沃不已。于是朱允炆就想借用一些土地。

可不要想着皇上借用土地,所有人都愿意无偿贡献。那是电影中错误的桥段,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根本没人愿意借给他。

土地历来就是我们的根,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基本的一个国策就是‘重农抑商’。抑商咱们先不谈,与此事无关。

重农得说一说。就算是现如今,我们也都大力发展农业,有个口号叫做‘以农为本’。

为什么要重视农业发展?原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吃饱,就这么简单。当然农业也跟经济、政治等因素挂钩,不过为了吃饱的目的是唯一的。

要想吃饱,就得种地;如果种地,就得有地可种。因此,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跟着他打天下的王公大臣得到了封赏。

除了名义和金钱的赏赐,最实惠的当属土地。没错,皇田旁边就是大臣的土地,按照职位高低、亲疏远近,几乎每人都是良田数千亩。

我们都知道明初的工资很低,勉强够官员一家三四口维持个温饱。可往往我们都能看到那些公、侯、伯有爵位的往往都是几十口的大家,再算上家仆下人有好几百,这些人也要吃饭。

此时封赏的土地就成了养活他们一大家子的功臣,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大臣惹了皇帝不高兴,动不动就罚俸禄几年,他们还很高兴谢恩。

其实这确实是恩典,找个理由放过了你。因为那点俸禄根本无法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就算十年、百年不发,他们也不在乎。

不过没有爵位的官员不一样,他们可是要拿俸禄生存的。就如那个大名鼎鼎的海瑞,穷的家徒四壁,就是没爵位,没爵位就没土地。

这下就透彻了,也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杀胡维庸、李善长、蓝玉等人,株连的时候一家有几百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