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不是李景隆,他虽然作战勇猛,也有经验,不过在计谋上还是不如朱高炽。副将王弼更不用说了,连字都认不得,更别说出谋划策了。
因此,尽管南军安排了岗哨,也做了预案,可还是吃了亏。
南军这边经过一天的征战,早已人困马乏,他们在城外五里处安营扎寨,吃饱喝足后抓紧时间休息。
后半夜,以现在的时间换算,也就是凌晨四点左右,朱高煦已经集结了城中可战的一万人。因为是偷袭,人也不可再多,太多的话动静太大,反而会被发现。
我们都知道,黎明前的黑暗是看不见的。而且凌晨四点是人最困,精力最缺乏的时候,朱高煦选择在此时出击,显然他已经具备了一名优秀武将最基本的素质。
一万人不是一同进行,他们分成五队,其中四队是步兵,只有一队人马是骑兵,朱高煦亲自带领。
这不是朱高煦抠搜,不愿意动用骑兵。而是军中骑兵本就缺少,几乎全部随朱棣外出作战,考虑到守城又不需要骑兵,因此北平城中几乎没有骑兵了。
就这两千余骑还是朱高煦搜肠刮肚,从各个地方挖出来的。
步兵从四个方向分别向着南军大营悄悄潜行,北平城周围的环境他们熟悉,因此巧妙地躲过哨兵侦查。
当南军岗哨发现时,他们已经距离大营不到一里。
不等南军岗哨发出敌袭的示警信号,就被一箭射倒。偷袭的北军将领见再无法隐藏,于是下令冲锋。
没有想象中的呐喊和火把,有的只是一面在黑暗中看不清的旗帜。不发出动静可以理解,那为什么偷袭还要打个旗帜呢?
这是为了让士兵在黑暗中找到队伍,不至于冲散丢失。如果没有旗帜,你会发现打着打着,身边全是敌人,自己人早不知道去哪了。
就算是这样,还是在他们冲锋的一瞬间,南军就发现异常,营中开始动了起来。
没有多余的话语,北军冲入南军营前,对上巡逻的南军士卒,双方开始了拼杀。此时,喊杀声、刀剑碰撞声才响起。
南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黑暗中他们看不清北军到底有多少人,因此在稍作抵抗后便溃散奔逃。
平安闻讯出营查看,只见大军四面均有战斗,声势煞为可怕。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被包围了。
不过平安略一思考,看到大营周边虽有战斗,可大多数都是自己人乱了阵脚,四处奔逃。真正的战斗范围并不是很大。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敌军的一个夜袭罢了。虽然初期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不过若是自己这边组织反击,在战斗中进行反包围,很有可能将这股北军吃掉。
所以,他当即命人举起将旗,暴露自己的位置,组织士卒进行反击。
一个优秀的将领就体现在这一刻。当南军士卒犹如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时,在战火中看到那面‘平’字将旗,仿佛失散的孩子找到妈妈一般,心里一瞬间踏实许多,纷纷往将旗跟前涌来。
在将领们的组织下,他们不再奔逃,而是拿起武器,有序向前进行反推。这一刻他们才发现北军人数并不多,不禁都愤怒交加。
这就好比一头熟睡的狮子,忽然被鬣狗咬了一口屁股,慌乱中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可当狮子反应过来,看到是可恶的鬣狗,那么第一时间就要作出反扑。
随着南军的有序布阵,北军出现伤亡,开始向后退却。
南军的目的并不是击退他们,根据平安的意思,要将这股偷袭的北军全部吃掉。所以已经有南军跨上战马,绕后去了。
如果此时仅凭两条腿,他们一个都跑不出去。关键时刻,朱高煦率领的两千骑兵赶到。
马蹄声踏向大地,在黑夜中极为响亮震撼,两千骑硬是跑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
南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骑兵镇住了,他们停下厮杀的脚步,慌乱的看向自己的将领,而下面的将领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纷纷看向将旗方向。
只见此时平安已经一袭战甲,骑着马来到军前,他目光坚毅,大声说道:“所有人听令!此为敌军的偷袭,人数不多,你们跟随本将冲锋,务必要将这群宵小全歼殆尽。冲!”
说着,平安再次发挥带头羊的作用,向着北军冲杀过去。后面的士卒看到自家主将冲锋,纷纷跟上,这一刻他们心里踏实了,将军都说了这只是一股敌军罢了。可见士卒们在作战时对将领的信任和依赖。
两军对垒,接着大营微弱的火光进行拼杀。王弼已经带人绕后了,平安现在只需要拖住这股敌军,等着王弼完成绕后,他们就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朱高煦本欲等待步兵冲击,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想要一举拿下南军将营,所谓擒敌先擒王。如果成功的话,那北平危局不仅化解,还对整个战争局势具有扭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