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数十年的谋划,就是为了这一刻。姚广孝更是早在分藩之时就已做好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两年北平借助靠近大同的地理位置,在边贸中获取大量物资,尤其是战马。
主要多年的征战,朱棣积累了大量财富。劫掠是一方面,每次出征缴获物资,朱棣都会纳入自己口袋;
另一方面大多是跟朝廷索要。打仗需要钱财,战争是致富最快的手段,美丽国就是当年靠着战争,积累了大量财富,才一直到目前为止都保持着霸主地位。
现在时机已然到来,此时不会再讨论干与不干的问题,而是讨论何时干、怎么搞的问题。
有如刑法理论所规定那样,已经为犯罪做了大量准备,构成了犯罪预备,预备阶段的中止,虽然处罚轻,还是不可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更何况北平实质上已经算是着手了,走到了执行这一步,就更没有回头路了。
当然,这是在朱棣以及王府众将看来。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朱允炆仍然保留了最大的克制,他并不想要削藩,更不想削弱燕王的实力,如果可能,朱允炆反倒希望燕王实力更强,毕竟世界那么大,他还需要优秀武将去征服。
“目前为止,我们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战备物资上已经没有问题,士卒数量由于朝廷限制,也无法再扩张。当然,贫僧认为这些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们还缺一样东西。”姚广孝想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就要见到效果,略显激动的说道。
“还请大师明示。”张辅道。
“大义!”姚广孝道。
“大义?我们干的事儿还能有大义,开什么玩笑。”
“是啊,虽然我也支持王爷登上大位,可朱允炆那是洪武爷钦定的,咱们能占什么大义。”众人觉得有些搞笑,这老和尚太异想天开了。
朱棣闻言眉头一皱,在此之前他与姚广孝就私聊过此事。现在看来情况不容乐观,自己这些心腹都不认可他们干的是正事,都认为是谋反,更何况普通百姓。
试想一下,当朱棣举旗高呼,要讨伐朱允炆之时。除了王府的人,其他藩王,百姓会怎么想。到时候,燕王朱棣就是反贼,人人得而诛之。
朱允炆甚至都不需要动用朝廷力量,只要发一道声讨燕王的圣旨,他就寸步难行。
“大义,贫僧自有办法。记得当年皇上分封藩王时,曾言过,各藩未经允许,不得离开藩地。不过后面应该还说过,如朝中有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藩王是可以举着勤王的大旗进京的,贫僧说的可对?”姚广孝看着朱棣道。
“大师说的没错,旨意中是有这个规定。”朱棣道。
“既然如此,那朝中奸臣现在就有,他们天天喊着削藩,这不仅是否定皇上的做法,更是蒙蔽皇太孙,玩弄权术,这样的奸臣当道,我大明怎能富强。”姚广孝道。
“此时,不正是需要王爷您力挽狂澜,清君侧,扶朝纲,还天下百姓安宁平和的生活。”姚广孝带着一种感染的语气道。
朱棣心中一动,他也很高兴。不过并不是被姚广孝蛊惑,而是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所喜。
可是勤王简单,但他的目的可不是勤王,这都是说给外人看的。他是要杀王!
这就又会出现问题,当他打到京师,打破皇城,进入奉天殿,面对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炆,他怎么办?
打着勤王的口号,现在好了,清君侧也清了,王也安然无恙,干得漂亮,你可以回去了。
朱棣能答应吗?当然不会!跟着他一路向南的兄弟们也不答应。大家辛辛苦苦跟着你,不就是想捞个功劳、混个前途吗。
再说了,朱棣兴师动众打进来,百姓不知真意,难道朱允炆还能不知,朝臣不知?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
等你回去,散了兵、卸了甲,朝廷的刀就到了,总会找个理由让你回归泥土。
那要是霸着京师不回,露出真实想法,赶出那个孩子,自己登上大位,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事儿吗。
答案是没那么简单。朱允炆是以整个大明(除过燕王)为后盾的,可以说他随便走到哪,都可以建立一个朝廷,都会有人抢着接待。
等缓过气,带着大军反攻,朱棣能抗住吗?答案很明显,他不行。
别说整个大明,就是宁王、蓝玉、冯胜、王弼、平安等,哪个是好惹的主儿。
因此,刚刚心中的兴奋感又消失殆尽。现在反也困难,不反也不行,这算怎么个事儿。
不过身为上位者,他是不可能将这些担忧表露在外的。等这边事了,他需要跟老和尚细细探讨。老和尚足智多谋,想来应该已经考虑到了。
“如此一来,我们就名正言顺了,哈哈。”众将此刻高兴不已,他们尽管已经下定决心跟了朱棣,不过是个人都不愿被人骂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