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漫不经心的收拾着他的沙盘,书童沮丧的往外搬着东西,那些中榜的书生已经住到了客栈,或者被当地富贵人家抢走,等待着殿试,此地已没有他的归宿。
二人正准备离开,宅院的管家带着人进来。见到杨荣后,管家躬身离去,只留下那人和他的侍卫。
杨荣放下手中的东西,这人他认识,却也不认识。二人只是在那次诗会上见过,但并无瓜葛。
“莫公子。”杨荣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
“杨兄,这是准备去哪?”朱允炆打了招呼问道。
“还能去哪,回福建。莫公子是来寻我的吗?”杨荣道。
“是的,我此次来是特意寻杨兄,想请杨兄帮个忙。”朱允炆道。
“哦?莫公子说笑了,杨某既没有高中,也非本地人士,能有什么帮的上莫兄的。”杨荣不以为然,他不相信这人找他能帮什么。
“非也非也,在下认为,科举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渠道,但却非唯一识别天下之才的方法,许多有才之士并不能因此被发现,或者根本就不来参考。”朱允炆认真道,他这不是在安慰杨荣,而是真的这样认为的,科举选拔的人是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同样的,并非所有人才都能通过科举。就拿朱允炆来说,如果让他参加,倒数第一都是有可能的,可这能否认他全部的能力吗?
“莫公子真是个奇人,这种言论杨某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似乎有些道理。杨某对一事也很好奇,不知莫公子可方便解惑?”杨荣被朱允炆的话所吸引,这人怎么会说出这样的离经叛道之言来,似乎与圣人之言不符,却又感觉很有道理。
“杨兄请说,在下知无不言。”朱允炆道,他转而坐到院中的石凳上,跟在他身边的人立于其身旁。
杨荣面向他而立,若是换做往日,他定会不喜对方这种姿态的,但今日面对朱允炆,他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反而觉得这种对话情景是理所应当的,“莫公子可曾参加恩科?”
“呵呵,不瞒杨兄,在下不曾参考。”朱允炆笑着说道,他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杨荣这话是什么意思。
“福建学子杨荣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杨荣突然跪地而拜。
朱允炆旁边的二虎惊讶的看了跪在地上的杨荣一眼,心中想到“读书人果然厉害,两人说了没几句话他就知道殿下的身份。
一旁的书童本来百无聊赖的抱着自家少爷的沙盘等着出发,他也见过朱允炆,就是那个很有才华的莫公子,却并未多想,只以为他与自家少爷相交较好,来送行而已,所以也没有细细听他们说话,但他却听到了自家少爷最后那句话,因为口号喊得确实响亮。一时间呆立在原地,莫公子?皇太孙?
杨荣见自己的书童还在发呆,皱眉呵斥道:“小六!还不拜见皇太孙殿下。”他其实可以不用管,况且以朱允炆的身份,就算不满,也不会找自家书童的麻烦。可他还是提醒,这是对自己人的一种保护。
哗啦一声,书童手中的东西洒落,他也顾不上,连忙跪地磕头道:“小人不知是皇太孙殿下,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呵呵,好了,都起来吧,不要这么拘谨,这不怪你们,是孤不请自来。”朱允炆道。
杨荣起身,看了看自己的东西被撒了一地,不满的瞪了眼书童。书童站了起来,却还是双腿发软,常年在福建,他连一些知府等官员都没见过几回,现在看到皇家之人,早已是脑子空白,四肢不听使唤了。
“既然你已知道孤的身份,那孤也就不卖关子了。孤知晓你胸中韬略,也知道你喜爱擅长边防事务,科举选中的进士可以处理政事,却无你这般才能,因此,孤今日来就是留你。”朱允炆道。
不等杨荣答应或回绝,朱允炆接着说道:“孤知道,这样的选择或许对你来说不公平,以你的才能,只要不放弃,他日必能中第。你不用急着回答,这几日你暂且先考虑考虑,如果愿意留在孤身边,你拿着这东西来找孤。”朱允炆说着,从二虎手中拿过一块进入宫中的牌子,递给杨荣。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怎会对杨荣不公,实际上正如朱允炆所言,杨荣他日必中。在明朝,想要入阁拜相成为重臣,就必须要有功名,这就要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权力中心,而如朱允炆这样,将其直接留在身边,永远都是幕后,绝无进入朝堂的可能,更别谈入阁。
尽管那些功臣名将之后都有官职,但可以考究,他们要么是世袭爵位,要么就是父辈规划,无一例外不会进入朝堂权力中心,就像李景隆,公爵在身,也决定不了朝廷的大事,顶多就是执行而已。
以杨荣的能力,进入权力中心是迟早的事,因此,朱允炆才给他考虑的时间,是要站在群臣中约束皇权、成就千古名臣,还是与皇权绑在一起,尽心为其谋划,对抗群臣。当然了,朱允炆是不会亏待在自己人的,他还留了一手,只不过在杨荣未表态之前,他是不会说的,一切都看杨荣如何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