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征伐天下 > 第1448章 今日始 大明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路朝歌脑子里的想法有很多,但也不是每一样他都能想到的,很多东西都讲究一个机缘巧合,也或者说是灵光一现,其实很多事情就是灵光一现来的。

对于银行,路朝歌知道的东西不算多,但也绝对够用,但是和林哲言这种经商天才相比,他知道的那点东西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还是那句话,认知和无知是不能画等号的,把整个凉州的这些大人物放在同一个时代,若是路朝歌没有这种超过时代的知识,他在这些人当中,也未必起眼。

把银行一事和林哲言说明白之后,就没路朝歌什么事了,接下来就看林哲言的操作就行了,至于能把银行的规模弄到多大,那就看林哲言的本事了,他该说的都说了,该出的银子也都拿出来了,他已经做到了极致了。

路朝歌终于是能好好的睡一觉了,白天睡觉在这么睡,都不如晚上睡觉来的舒服。

一夜好睡,第二天醒来,路朝歌觉得空气都比昨天要新鲜的多了。

“殿下。”曲灿伊站在中军帐外,冲着里面说道:“陛下请您去镇疆城外。”

“战场打扫好了?”路朝歌走出中军帐问道。

“是的。”曲灿伊说道:“等着您过去,就开始浇筑京观,陛下让您把这个穿上。”

说着,挥了挥手,一名小太监抱着另一件玄色龙袍走了上来,恭恭敬敬的递到路朝歌面前。

之前的那件,他穿着冲上了战场,一场大战下来,早就碎的不成样子了,他本以为自己就不用穿了,没成想李朝宗可能想到了他的想法,给他多准备了一件。

他也不准备挣扎了,那名小太监伺候着路朝歌穿上了这件他并不喜欢的玄色龙袍,魏子邦牵来了大黑马。

“你好像真的老了。”路朝歌笑着摸了摸大黑马:“咱俩并肩作战快十年了,作为战马你能活到这个岁数,不得不说你这生命力是真顽强。”

这大黑马从跟在路朝歌身边开始,可以说是经历了路朝歌这将近整个十年的一切,单骑擒敌将经历过,猛冲敌阵也经历过,就连路朝歌成亲那天,骑的也是它,说句不太恰当的,可能连周静姝陪在路朝歌身边的时间,都不如这匹大黑马时间长。

这大黑马其实也是一身伤痕了,前一次北疆之战,路朝歌领三千重甲冲阵,路朝歌身受重伤,它其实也一样,只不过这货的生命力确实顽强,那么重的伤势不仅缓了过来,甚至状态和曾经都没差多少,可终究是十多岁的战马了,和当初刚刚被路朝歌降服的时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大黑马是通人性的,他听明白了路朝歌的话,硕大的马头靠在了路朝歌的肩膀上。

路朝歌笑着摸着大黑马的脑袋:“不过,不要紧,以后我也不会在冲阵了,咱俩都消停的,估计你怎么也还能再活个二三十年的。”

说着,路朝歌就笑了起来。

从魏子邦手里接过一大盘包子,路朝歌翻身上马,自己吃着顺便喂给大黑马,人家大黑马的生活待遇可不低。

一路晃晃悠悠的来到了镇疆城外,此时的镇疆城外已经站满了人,大明的一众将军穿着簇新的盔甲,身后的亲兵举着各自的军旗,那一个个看着比新郎官都喜庆。

没办法,这帮货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将军了,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新贵,他们都是贵族了,身份地位已经不一样了。

这些人当中,夏侯仲德、谢玉堂、于吉昌、穆斯塔法以及杨延昭,这五位都获封了公爵,世袭罔替的那种,而余下的基本上都是侯爵。

这帮人可以算是大明将门的小半壁江山了。

“见过少将军。”一众将军们齐齐躬身行礼,相较于称呼路朝歌‘殿下’,这些将军更喜欢称呼路朝歌为‘少将军’,这么多年的称呼,不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

“快过来。”李朝宗冲着路朝歌招了招手。

路朝歌进走几步来到李朝宗面前,他想着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该做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刚要躬身行礼,就被李朝宗一把拦住了。

“行了。”李朝宗笑了笑:“在我这你还装什么装。”

路朝歌也是笑了笑,然后就看到了李朝宗的面前,已经准备好了三牲供品。

“这浇筑京观,还要先做个法?”路朝歌好奇的问道。

“敬,战死北疆的将士们。”李朝宗说道。

李朝宗对于北疆其实是有着别样的感情的,他爹当年就是北疆大将军,要是没有之前的那一档子是,他八成也会进入大楚战兵,然后一步一步走到大将军的位置上。

李朝宗的军事指挥能力其实并不弱,只不过有路朝歌存在,他的光环实在是太强了,这才让李朝宗不需要过多的操心军队上的事情,也就掩盖了他在指挥上的天赋。

这场祭奠没有什么礼乐,也没有什么过多的煽情,李朝宗举起手中的酒碗,将三大碗凉州最烈的酒倒在了地上。

“三碗酒,敬北疆男儿。”李朝宗朗声道:“数百年大楚,中原男儿前赴后继奔赴北方,战死者不计其数,可我北疆未曾后退半步,守住了北疆这漫长的边境线。”

“朕,大明皇帝,李朝宗,在百万英灵面前立誓。”李朝宗抽出腰间的‘天子剑’斜指苍穹:“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绝不向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要大明还存在一天,大明的北疆只会向北不断扩展,绝对不会向南后退半步。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绝不向南。”气氛烘托者路朝歌上线,大声高喊道:“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绝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绝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绝不向南。”

“凡有明者,北疆向北绝不向南。”

一众大明将士齐声呐喊,震天动地的喊声惊醒了很多人,包括这两天一直被林哲言折磨的霍尔那瑟。

听着这震天动地的喊声,霍尔那瑟也是心头一紧,不管这句话是李朝宗的临场做表面文章也好,还是他真有这个心思也罢,都已经表明了李朝宗的一种立场,草原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原王朝的朋友。

“国与国之间,确实没有所谓的朋友。”霍尔那瑟喃喃自语:“强大的,终究会强大起来,弱小的终究会湮灭在历史的尘埃当中,草原不能湮灭,我们要重新强大起来。”

就在霍尔那瑟喃喃自语的时候,杨延昭拖着一块数万斤的巨大石碑走了过来。

“这也不是京观石啊!”路朝歌看着石碑:“你要写文章啊?”

“英烈碑。”李朝宗说道:“定安县外有一块,长安城外有一块,四疆也要各自有一块,以后凡是战死北疆的战兵,都要将名字篆刻在石碑上,以供后人瞻仰,哪怕未来大明不在了,可这些英烈的英魂,毕竟守护我中原四疆之地。”

“好。”路朝歌很郑重的点了点头:“我去帮忙。”

“去吧!”李朝宗点了点头:“把英烈碑立起来。”

路朝歌小跑了过去,和杨延昭两人将巨大的石碑拖行到了指定地点,两人一左一右,将巨大的英烈碑给扶了起来,这大明军中也就是有这么两个力大无双的猛人,要不然这立英烈碑也够折腾的了。

巨大的英烈碑被缓缓立起,碑的最左侧已经篆刻了一行文字‘以北疆百万英灵,永镇北疆之地。’

这几个字是李朝宗亲自写上去的,夏侯仲德找了最好的师傅篆刻上的,大片的空白,将会写上篆刻上,自李朝宗控制北疆之后,战死在北疆的战兵姓名。

石碑立了起来,路朝歌又回到了李朝宗的身边,接下来就要浇筑京观了,这场面属实有点刺激,一般人真受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路朝歌却是乐此不疲。

“我去指挥一下。”路朝歌笑着说道。

“不用了。”李朝宗说道:“现在大明军中,会浇筑京观的也不止你一人,老实看着吧!”

浇筑京观其实也没多难,就是将草原人的尸体摞在一起,然后用水泥进行浇筑,除了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其他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数十架云梯车被推了出来,一队队战兵冲了出来,他们爬上云梯车,这个年代可没有传送带,想要浇筑京观,那全是人力完成的。

路朝歌站在李朝宗的身边,看着那些死去的草原人惊恐的面容,内心却无比平静。

“果然,只有死了的草原人,才是好的草原人。”路朝歌看着眼前那巨大的京观说道。

“霍尔那瑟那样的也不错。”李朝宗说道:“至少现在看起来还挺好的,未来……未必。”

“中原王朝和草原人,不会成为朋友的。”路朝歌说道:“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就更不可能了,我们只能是敌人,一方消灭另一方,这份上千年的恩怨才能消除。”

“把你抓的那些草原将军带过来吧!”李朝宗想了想:“让他们也看看这京观的浇筑过程。”

“我这就叫人去。”路朝歌点头应下。

“魏子邦。”路朝歌冲着魏子邦招了招手。

“少将军。”魏子邦走了过来。

“带人,去把那些草原将军押解过来。”路朝歌说道:“让他们好好看看这壮观的场景。”

“是。”魏子邦应道。

随后,李朝宗和路朝歌哥俩都不说话了,就这么看着京观的浇筑,这场景路朝歌看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对于这些东西没什么观感,倒是李朝宗看的津津有味。

时间不长,魏子邦带着人押解这一众被生擒活捉的草原将军们来到了京观浇筑的现场。

“都来了。”路朝歌看着被押解过来的众人:“都过来好好看看,这就是和我们大明作对的下场。”

说着,路朝歌又指向了一旁摆放着的一具尸体,这具尸体就是花木尔帖的,本来已经被砍成两段的花木尔帖,如今已经被重新缝合在了一起,作为这次北疆之战,草原之中战死的最高级别的将军,他当然会被摆在京观的最顶端。

“这位就是花木尔帖,想必你们都很熟悉。”路朝歌继续说道:“他将成为这个巨大京观的尖,他会注视着北方,看着你们草原一点一点的被我们大明消灭掉。”

“就是可惜了。”路朝歌叹了口气:“当时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一遭,要不然我怎么也得把岔苏台的尸体保存好,然后把他放在最上面,让他看看,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导致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路朝歌,你如此做,就不怕激起草原人的怒火吗?”朝合图看着那在浇筑的巨大京观,心里也是一阵害怕,草原人有草原人的规矩,再草原上,人死之后是要入土的,不能入土的话,这人就不能转世重生,就要当一辈子的孤魂野鬼。

“怒火?”路朝歌冷笑道:“草原人的怒火我已经见识过两次了,一次草原王被抓了,另一次……”

说着,路朝歌指了指京观:“被我大明皇帝陛下浇筑成京观了,那我到是想看看第三次是什么样的,我很期待。”

草原人的怒火,路朝歌会怕这个?

和草原人打了两次,两次他都赢了,虽然这不应该是他骄傲的借口,可是他凭什么不骄傲,现在的大明能压着你草原打,未来的大明同样可以,毕竟路朝歌对战兵有所期待,对那位被称为大明第一科学狂人的刘宇宁也有所期待。

二十万具尸体不可能就浇筑成一个京观,这要是放在一起,能不能浇筑先不说,你去哪找那么高大的云梯车去。

一上午的时间,数百个京观终于浇筑好了,而这个时候,符子捷带着人抬过来一块相对较小的石碑,这才是京观石。

将京观石立在了一座京观旁边,曲灿伊带着两名小太监,恭恭敬敬的捧着笔墨走到李朝宗身后,接下来李朝宗要在京观石上留下几个字或者一句话。

李朝宗昂首阔步走到京观石前,曲灿伊将毛笔沾满墨汁递到李朝宗的手里。

李朝宗沉思片刻,提笔子在京观石上写下六个大字。

“今日始,大明立。”路朝歌高声将六个字念了出来。

这六个字写的特别贴切,尤其是应景。

这场仗,是大明的立国之战,这一战也是在向世人宣告,大明将立于人世间,就算四周皆是虎狼,我大明也是岿然不动,凡敢想与我大明为敌着,这就是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