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 第6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上皇后去世后,朱五牛就没住在宫里,收拾东西回了自己家。

以她如今的身份,就是啥事不干,那也是吃喝不愁,每月都有朝廷发的俸禄。

更别提她家里也做着生意,日进斗金。

然而,她却是个闲不住的,不愿意整日闲在家中绣花种花。

早在去年时,她就用三寸不烂之舌、花费了好几天时间、终于说服了朱三虎和小朱刘氏,同意她去永乐殿坐诊。

打那之后,永乐殿就有女大夫了。

一些有难言之隐或是害羞不敢找男大夫看病的女病人这下可有福了,一窝蜂的就去找她看病。

她也学医十来年了,还是跟着宫里最好的女大夫学的医,治疗女性疾病完全手拿把掐,药到病除。

一来二去,她也混出了一个女神医的名头,在京城医学界跟朱七牛有并驾齐驱之势。

本就在宫里住了多年,见识不凡,坐诊后又看遍世间苦痛、家长里短,本就性格活泼到跳脱的朱五牛自然不想嫁人,觉得那样的生活无趣透了。

在这点上,朱八牛跟她简直高度重合。

本就关系很好的姐妹俩也就没有因为长大而疏远,反而关系更好了。

有时候朱五牛不耐烦父母的唠叨,甚至会干脆在永乐殿关门后直接到朱七牛家来住,就住在朱八牛隔壁的房间,姐妹俩就差形影不离。

作为弟弟,在这种事上朱七牛也不好多说,把吕宋王室被写上必死名单的消息告知她后,独自一人来到书房,开始制定覆灭吕宋的计划。

……

一个月后。

朱七牛制定的计划彻底落成。

和上次朱七牛出征草原之前一样,一条条军令开始从清海郡王府传出,下达到各个部门、个人手中。

在他的调度下,整个大明的勋贵、将领、官员们再次有条不紊运作起来,练兵的练兵,打前站的打前站,生产罐头的生产罐头,生产自热盒饭的生产自热盒饭,修铁路的修铁路……甚至于有的不称职小官儿还被他直接下了,换成了其他人。

随后的几个月里,各方官员、将军、兵士在朱七牛的调度下各司其职,忙的是不可开交。

就这样,一条条路被修了出来,一支支军队被移防了,一座座军事仓库被建了起来……一艘艘宝船被开赴到了最近的码头。

而被朱七牛召集到沿海一带等待出征的卫所士兵们、也都在过去几个月里陆陆续续把各种农活做好了,只等八九月份的最后丰收。

为了让他们免于后顾之忧,也为了不浪费这一波收成,朱七牛还特意下令就近招募百姓过去帮忙抢收。

如此一来,丰收保住了,卫所的粮食指标也达成了,帮忙丰收的百姓还营收了,皆大欢喜。

朝野上下都夸奖清海郡王考虑得当,没有顾此失彼。

抽空时,朱七牛还亲自起草了一份针对吕宋的檄文,命通政使司派人昭告天下。

——东洋之地吕宋,有伪王室者,性非忠贞,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臣,曾以卑微自居。洎乎晚节,反复无常,降而复叛。

——吕宋之地,本海外一孤岛,无金银珠宝、丝绸玉器之产出,无诗词歌赋、锦绣文章之光彩,实乃寡国小民也。

——先帝不以其卑鄙,令清海郡王秉文悉心下访,一则宽慰其彷徨之态,二则安抚其黎民之心,三则救助其积贫之境,实无所图也。

……

——此为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公理。

……

——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此檄文一出,大明上下百姓个个愤懑不平,那叫一个群情汹涌,各种嚷嚷着要打到东洋去,为先皇洗刷污点。

实在是先皇为大明和百姓做了太多太好的政绩,百姓得知他受辱,自然是忍不了的。

百姓对先帝有多推崇和支持,对吕宋就有多怨恨和讨厌!

也就是吕宋跟大明之间隔着海洋,否则都不用朝廷动手,光是百姓就够冲过去打的他们屁股尿流。

没法亲自动手,百姓却也有法子表达自己的心意。

自打这檄文发布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百姓去当地官府捐钱捐物,什么金银珠宝,什么牛羊马匹,什么米面粮油,什么菜刀锄头,有啥捐啥。

这正是朱七牛愿意看见的!

和之前的战争都瞒着老百姓、生怕走漏消息不同,在朱七牛看来,国家受辱的话,每个百姓都有起来抗争的义务。

因此,此次对吕宋的作战不能瞒着百姓,而是要实打实的跟他们坦白,堂而皇之的昭告天下,争取众志成城,让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进来,以达到上下一心、把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的最高目标。

朱七牛事后命户部官员统计百姓捐助,结果是……好嘛,这次吕宋之战的军费竟然完全够了!

压根用不着朝廷掏钱。

多么好的一世百姓啊!

事情传开,直接传为美谈。

先皇朱标的英名不仅没有因为吕宋反悔而跌落,反而冲上了另一个高峰!

皇帝朱雄英得知后十分感动,也十分自豪有这样一位好父亲,一个人偷偷哭了一场。

……

时值永乐元年八月初八清晨,距离那次武英殿朝会正好过了半年。

京城南边城门外,朱雄英亲摆帅台,面南拜帅。

此次拜帅出征,朱雄英和朱七牛也没有瞒着百姓的意思,直接堂而皇之的命人搭建高台,并早几天前就让人放出风去了。

因此一大早高台外就围满了送行的百姓。

京城几乎能出门的人都过来了,人数多达上百万,用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

这样的壮阔景观,哪怕是多次领兵打仗的太上皇朱元璋都不曾见过。

在万众欢呼声中,朱七牛、常茂、朱四牛三位将帅领着平安、盛庸、耿璇三位偏将上台受封,领令接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