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 第127章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来至舞台上,朱标往喇叭前一站,众人立刻不敢喧哗了,甚至动都不敢乱动,都被皇帝的龙威所迫服。

朱标心中暗爽,环视了一圈,开始念稿子。

“自洪武元年大明立国以来,朕蒙皇父信赖,群臣拥戴,立为太子,无一日不战战兢兢,唯恐出错,遗祸天下,辜负皇恩,累积万民。”

“所幸老天垂怜,朕十五年来虽无大功,却亦未曾有错,上襄皇父,下体臣民,事必躬亲,夙兴夜寐,不敢怠慢,乃得皇父、群臣、百姓之赞誉,于洪武十六年正月得皇父禅让皇位,至今御极已四年矣。”

“自洪武十六年春,朕即下令创建财部,造钱币,稳物价,保民生,官员百姓无不称赞,纵乡村野老亦闻圣名,三岁儿童亦道世有圣天子也。”

“……。”

“后,朕令冠军侯及工部研发神器,是为虎蹲炮,加紧筹措,以备军用。”

“虎蹲炮者,似猛虎蹲于山前,如雷霆降于九天,用于军中,东征战士方得胜回朝,为国捐躯者少之又少。此平倭之功,开疆之任,皆仰仗上天庇佑,亦仰仗皇父所率之东征将士用命,朕实无大功。”

“……。”

“朕御极以来,修铁路,造火车,开农场,修水库……免学费,鼓励生育……提高官员俸禄……。”

“……。”

“建文三年秋,因仰慕大明文治武功,有琉球三王率众来投,愿将疆土悉数并入大明,此诚华夏数千年史册之罕事也,现琉球三王皆为我大明勋贵,琉球官员皆为我大明官员,琉球百姓皆为我大明百姓。”

“有朝一日,铁路架海而去,朝中诸多法律条陈、治理之法悉数落实于琉球,则必然使我琉球百姓衣食无忧,老有所终,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此古代圣贤希望之大同社会,必在大明实现。”

清了清嗓子,朱标终于图穷匕见:“今我大明幅员辽阔,百姓近一万万,各州府、县之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文化、军事、经济、教育……百工皆蓬勃发展,远迈汉唐之治,故有余力修铁路、办教育……开除夕晚宴。”

“而大明麾下藩属国众多,其勋贵、官员、百姓却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冻死、饿死……病死者难以计数,实在可怜。”

“朕为万方之主,天下共尊,藩属国之子民,亦为朕之子民,藩属国之勋贵官员,亦为朕之勋贵官员,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朕决意赏赐各藩属国使臣队伍每人黄金五两,另照大明各级官员之年例补发之,并赐予各国黄金千两,锦缎千匹……玉器百对,以作资助,尔等可携带回国,交付诸位藩王。”

又说了些有关除夕晚宴的祝福语和场面话,皇帝朱标便端着杯子、在人群的掌声中回到了包间。

刚一进门,朱元璋便鼓起了掌:“说得好啊标儿,不愧是咱的儿子。”

朱标笑道:“父皇说的是,都是父皇教得好。”

朱七牛等人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大咧咧的开口说话,便只是一个劲儿的鼓掌,借此展露自己的激动和佩服。

朱标又是一笑,压了压手:“诸位爱卿,来年大家还要一起努力啊。”

“遵命,皇上。”

“好了,都坐下看表演吧。”

“是。”

众人各自落座。

舞台上的表演也恰在此时开始。

然而,除了大明臣民外,其他人却是没心思观赏这可能是平生仅见的豪华表演。

谁是其他人?

自然是那些藩属国的使臣。

和朱七牛在梦中书房中见识到的大清的贫穷落后不同,在大明的这个时代,大明一枝独秀,其余小国被称作蛮夷。

这里的蛮夷,并不是骂人的意思,而是一种形容,说白了就是没咋开化,不够文明,比较贫穷落后。

而人性自古以来都是仰慕强者、向往好地方的,若否,这些使臣有必要不远千万里前来朝贡大明?

说到底,他们要么是想来打秋风,要么是想来学习先进,要么就是来公费旅游,享受一番。

无论哪种情况,他们对大明很向往这是肯定的。

因此,皇帝朱标最后的那番话对他们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像琉球国一样加入大明,彻彻底底做大明的臣子吗?

若是能得到跟琉球国的勋贵官员们差不多的待遇,真就不是不行啊!

毕竟我们的祖国那么穷那么落后,而大明这么强大这么富有,若能搬进京城来,哪怕当个混吃等死的勋贵,也比窝在那个山旮旯强。

最起码大明的东西好吃,大明的歌曲好听,大明的房子好住,大明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

最不济,家道中落,成了一个普通的大明百姓,那也不至于病饿而死啊,下一代好好读书,兴许还能翻身呢。

反正祖国那边真正做主的也不是我们,在大明被人统治跟在祖国被人统治,有区别吗?

若是能跟大明的高层搭上线,再回去好好劝诫国王一番,让国王同意并入大明,兴许也是大功一件,足以封妻荫子。

用猛踹瘸子那条好腿写的三国演义里的鲁肃的话说就是,我等做臣子的,又不是做主子的,换个人效忠又有什么关系呢。

抱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各国使臣哪里还有闲情看表演哦。

有那着急的,直接拉着同伴密谋起来,恨不得马上回国劝国王同意自己的章程。

而当他们的一举一动被锦衣卫禀报到皇帝这里,朱标自是欢喜,却不表露出来,淡淡点了点头,继续看表演。

……

皇帝的攻心之计和宣发手段却还远不止于此。

除夕晚宴之后,礼部、鸿胪寺、光禄寺等相关官衙的官员、文书等都被派了公务,专程陪着各国使臣到处吃吃喝喝,领略京城内外的人文美景。

甚至于,皇帝还让人专程带着他们去坐了火车,开了农机,看了朱七牛创办的官办学校,把各国使臣搞的是目瞪口呆,晕晕乎乎,羡慕不已。

他们中一部分人本就动摇的心,便更加动摇了。

此诚不可与之争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