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见龙定鼎 > 第80章 屯粮之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赵云等人,又在绵缦主水与支水的交汇处再次停泊了下来,这一停足足停三天,吊足了太平贼子的胃口,才选择主水继续西进。

一行人到了巨鹿与常山的交界处二十里外,又停下来不走,因为赵云已经收到了消息,张绩等人已经将盐运到了耿乡,新晋的郡国左司马牛封已然领兵到耿乡接应,护盐任务已然完成!

赵云等人也就不走了,就地停泊卸下了一些黄豆,就地叫卖了起来。没有半日在交界等候的太平匪首刘石,就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随后又得到了真定传来的消息,刘石带着二千贼兵返回了昔阳亭一带,他也不敢来攻击赵云等人,显然意义已经不大。

赵云也就与护船队,大摇大摆的返回真定县,最终在绵缦河的主支分流处停泊了下来,将二千多石黄豆,直接运到了石邑,泡水发豆芽或者是磨成豆腐豆浆,给士卒们加餐之用,当然一笔黄豆钱又是赵家掏钱,盐荒暂时也就得到了缓解。

接下来赵云开始寻找存粮之地,一个能存几十万石粮的仓库,而且必须相对隐秘些。

赵云召开了副军侯级以上的会议,四位军吏加上沮授,还有担任主簿的审配,军帐之内率先反对则是两位谋士。

首先就是审配他严肃的向赵云说道“司马购买如此众多的粮食,莫非是想造反不成,三十几万石粮食,是一支七万之师一年的口粮,就算是司马并无反意,也会引来朝中的非议!”

沮授也说道“以你们赵家及三大家族的实力,若是倾尽家资炼打造兵器,装备一支七万人的军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今主公又购买如此众多粮食,岂不是引火上身吗?”

赵云听罢不加思索说道“两位先生可知道这些粮食能救多少人的命,掺入野菜能使二十万流民裹腹一年。我预计太平道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起事,界时我只要放出粮食,那就会使太平道减少二十万的匪众,这是瓦解太平道的良策!”

沮授立刻回道“确实是良策,但不应该由主公去做,这是皇帝陛下的事,主公若是在太平道起事时,将粮食放出肯定会招来祸事!”

这时关羽坐不住了起身说道“公与先生此言差矣!若是子龙放粮救民,瓦解太平道,陛下应该嘉奖子龙才是,何故会招来祸事,子龙并无反叛之心,忠心耿耿者陛下应该重用才是!”

审配听罢说道“云长!你可知陛下身边都是什么人吗?党锢之祸,因此丧命入狱的可都是忠臣贤能,而今可是阉党肖小当道啊!司马有今日自然也是靠自己,但若是背后没有何大将军,司马早就遭到破害!”

高顺也发言说道“我等皆是因为主公才汇集于此,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为国救民吗?主公自掏家资购粮,用于救济流民,确实是会犯天子的威严,但也不能就因此而不救!高顺以为如今我等商讨的是,应该将粮食存于何地,何时拿出来对于主公更有利!”

赵云听罢心想,还是高顺贴心,一句话就将话题引到了关键处,如今已然很明显了,文武分成了两种意见,就看沮授与审配愿不愿意为自己谋划了。

于是赵云说道“诸位所言都有道理,国应以民为基石,若是基石动了,大汉之天下将倾覆。我等为天子臣工,理应稳住基石,清除食动根基之蛀虫。为了稳固基石,不被太平道妖人蛀虫所迷惑,屯粮是必须得。而今畅子兄弟说的对,当以寻找储粮之地首,再谈如何使用这批存粮!”

赵云顿了顿又说道“当然两位先生的好意,赵云已然心领,若能以赵云一命,振救十万百姓,赵云死又何妨,若是诸位有不愿意与赵云为伍的,赵云也决不会强求,必竟此事非同小可!”

赵云说罢,众人皆是抱拳向赵云同声说道“属下等人愿与司马共同进退!"

其实赵云真的忠于大汉忠于汉灵帝吗?答案是不确定的,此时的赵云已非后世历史上的赵云,因为他已经有了赵平的记忆,对于大汉的无可救药知知甚深,赵云对于大汉的忠心,如今已然仅剩一半,更多的是对百姓的怜悯。

黄巾军之乱前,大汉人口达到了五千~六千万,当然这是个大概数字,因为这个时代也没有人口普查,只有户口普查,一般郡县都会记录户数,主要是方便收税。

到了三国结束之后,晋初也只有两千多万左右,七十几年的时间,人口下降两三倍,最终引发五胡乱华,汉族人口跌至千万以下,这是如今赵云的隐痛,他不敢向任何人讲起之后的历史,他只是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的保住一些人口。

沮授继续说道“既如此属下也就不在劝,只是希望主公不要轻易放粮,触犯了天子,主公的抱负也会嘎然而止,留下有用之身,方能行匡正大志!”

审配也向赵云说道“公与所说无误,司马乃是大才大能之人,也当有大智,将来若是太平贼子起事,司马千万要克制,司马的这一方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还会反噬司马大人,一切还是要依行势而行事!”

赵云听罢心想,也确实是如此,当前还是要找到存粮之地才是,将来如何放粮还得依形势而定。

两位谋士没弃自己而去,已然是幸运,赵云自己的举可能会引来灭顶之灾。

于是赵云向两人抱拳说道“多谢两位先生提点,同时能理解赵云的志向,将来必会谨慎放粮!”

之后在褚燕的建议下,最终选定了飞龙山的石窟,曾经土匪杜几的老剿。由于飞龙山距石邑太近,土匪残余早就去了中岩山投了张角。

赵云与褚燕带领五百士卒,先进入山中来石窟,同时向郡国府、刺史府、汉廷上奏进山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山地作战训练,好在朝中有人,何进与复职尚书兼北中郎将的卢植支持赵云的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