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 第1053章 转眼间到了春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间,到了一九八二年的春天。

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神州大地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中,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宋玉娟的红星大饭店生意红红火火,凭借着鲁菜名厨陈宝树的名头,加上曹卫国不断推陈出新,客人多如过江之鲤,日日座无虚席,赚的盆满钵满,连开六家分店,势头一天比一天强。

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一群人选择了放弃稳定的“铁饭碗”,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商业海洋中,开启了他们的下海经商之旅。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稳定的工作虽然能带来安逸的生活,却无法满足他们内心对更高追求和更大挑战的渴望。

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他们选择了放弃铁饭碗,勇敢地迈出了下海经商的第一步。

他们或许曾经面临着家人的反对、朋友的质疑,但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商业世界中闯出一片天地。

下海经商的路并不容易。

他们需要面对市场的竞争、资金的短缺、人才的匮乏等各种问题。

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与挑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能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机遇和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开拓市场。

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他们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他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还远销海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他们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由韩春明担任总经理的红洋建筑公司也在飞速发展壮大,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商业眼光,再加上曹卫国的人脉关系,不断拓展业务,工程项目多的忙不过来,已经成为了当地建筑行业的佼佼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公司的员工们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京城的工地上,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按时按质完成。

吴盼辞去了公职,与丁建东的爱人合伙开了一家红星食品厂,从香江、丑国引进了先进的进口设备,生产出了美味的方便面、饼干、面包、虾条、薯片、糖果等等食品。

这些产品一投放到市场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不仅畅销大江南北,还出口香江、丑国、脚盆国等海外市场,赚取大量的外汇。

程馨在东里村开办了罐头加工厂,机器轰鸣,一瓶瓶罐头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井然有序地完成了灌装、封口、贴标等工序。

这些罐头,外观精美,品质上乘,罐头的种类丰富多样,既有口感鲜美的水果罐头,也有营养丰富的肉类罐头,它们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还远销海外,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她的产品也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逢年过节的首选礼品。

陈雪茹有着敏锐商业头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曹卫国的建议和支持下,开办了一家服装生产厂。

陈雪茹对生产流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从选料、裁剪到缝制、质检,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她的精心管理下,红花服装生产厂的服装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注重细节和舒适度,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穿着需求。

在曹卫国的建议下,陈雪茹采用工厂生产、门店直销的经营模式,门店位置大多位于人流密集的地段,方便消费者购买。

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红花品牌的服装价格非常实惠,这使得她的服装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

随着生意的红火,陈雪茹的服装生产厂逐渐扩大规模,门店数量也不断增加,她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陈雪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继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秦京茹承包了老字号沁馨斋,重金聘请了曹卫国等名厨担任顾问。

这些名厨不光是活招牌,还为店里研发了多款新颖美味的点心。

在秦京茹的精心经营下,沁馨斋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糕点、熟食和干果,还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了广大顾客的口味需求,使得沁馨斋的口碑越来越好,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热烈喜爱。

随着生意的兴隆,秦京茹和曹卫国一起将沁馨斋的品牌影响力扩大到更多的城市。

分店陆续在保城、石家庄、吉春、沪市、汉东、西川、粤东、鹏城、香江等地开业。

这些分店不仅带去了沁馨斋的精髓,还融入了当地的特色饮食,使得沁馨斋的品牌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沁馨斋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的佼佼者,生意越做越大。

吕金鹏、李剑南、孙超、小混蛋、董少河等人没有落下,废品回收站、古玩店、贸易公司、养殖场、快餐店、饮料厂、制鞋厂、面粉厂……生意从四九城做到沪市、做到鹏城、做到香江、做到海外,一个个日进斗金,万元户都不被放在眼里。

昔日被人看不起的孙超、小混蛋等人赚了钱,扬眉吐气,坐着小汽车,穿西服,戴名表,比端着铁饭碗的干部还要风光,昔日的小混混成了前呼后拥的大老板。

只不过这些人不管多么风光,对曹卫国的话依旧是言听计从。

相较于曹卫国调任到对招商局,当个副局长,级别虽高,但一年的工资还没他们一周赚得多,就这还要国内国外的到处奔波,风里来雨里去,他们的生活太滋润。

好在,他们几个虽然当了老板,但心里有数儿,知道自己的财富是怎么来的。

饮水不思源,那下场或许会比赵援朝还要惨。

哪怕是远在丑国的赵援朝,还不是被“请”回了京城。

现在的赵援朝就窝在家里喂鸭子,明明是“亿万富翁”,吃的却是杂合面的窝头和糠咽菜。

七九年的一月底,曹卫国跟随领导踏上丑国的土地,那一次他在陌生的土地上虽然只是待了九天,但私底下为了这九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短短的九天时间,赵援朝只是和曹卫国见了一次面,便一朝回到解放前。

八零年的夏天,赵援朝回国探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母妻儿,随后就留在了京城“养病”,至于他的产业卖的卖,转让的转让,所有财产交个了一个海外信托基金,然后不到一年的功夫,接连投资失败,亏得一干二净。

有了赵援朝的例子,刘山、孙超、李剑南等人不光有什么心思都熄了,他们不是赵援朝,更不能和赵援朝相比。

赵援朝远在丑国,还不是被曹卫国手拿把攥?

他们几个要么在国内,要么在香江,那就是在曹卫国的眼皮子底下,想收拾他们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或许都不用曹卫国动手,单是那个卖鱼的宁伟就能把他们收拾了。

再说了,曹卫国也没亏待他们,对现在的生活他们已经非常满足了。

都有了小汽车,还搞什么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