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属下认为不妥。”
在武将们都请求曹操称王的时候,荀攸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荀攸低着头道:“主公,咱们现在固然仍据有雍州、凉州以及益州的一部分,然,主公的势力比起秦牧而言,难免相形见绌。”
“秦牧坐拥司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冀州、并州、幽州、青州以及荆州的南阳郡,天下十四州,他一人就占了九个州。”
“从地图上来看,秦牧小儿可谓是占据了大汉的半壁江山,还多是膏腴之地。”
“他治下的人口、财富、土地、军力等等,是主公的五倍不止,甚至可能是十倍不止。若秦牧空国而出,发大兵压境,主公要如何抵挡?”
“挡得住吗?”
“主公称王,就代表主公你跟秦牧一样沦为了反贼,沦为了天下人的公敌,汉室的公敌,其余诸侯也不可能发兵相助。”
“主公,还记得昔日那个妄自尊大,自称‘仲氏皇帝’的袁公路吗?”
“……”
曹操闻言,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他认为荀攸所言,不无道理。
秦牧有称王的资本,但曹操相对来说,有称王的资本吗?
没有。
荀攸拿袁术当年的事迹来充当反面教材,也是极具说服力的。
毕竟,想当年袁术割据淮南,就敢自称什么“仲氏皇帝”,自认为手握传国玉玺,就是正统的皇帝,殊不知此举极大的加速了他的灭亡。
当时还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曹阿瞒,自然容不得袁术这般恣意妄为,于是发兵征讨。
袁术的盟友吕布、刘表都纷纷跟袁术决裂,跟着曹操围攻袁术,就连袁术的旧部孙策也响应曹操的号召,一起群殴袁公路……
众叛亲离!
这就是袁术昔日妄自尊大,敢自称“仲氏皇帝”的下场。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在,曹操不得不掂量一下。
称王虽不同于称帝,却也等同于背叛汉室,沦为反贼了。
到时候秦牧征讨曹操就是名正言顺的,曹操治下的雍凉之地,以及益州的一部分郡县,那里的士族豪强还有可能响应秦牧的号召,跟曹操的大后方制造麻烦,里应外合,一起灭了曹操。
“主公,属下认为公达此言差矣。”
许攸摇了摇头道:“为今之计,主公只有称王,跟秦牧小儿分庭抗礼,才能取得人心,使治下士人之心归附,更使诸将士、诸文武归附。”
“所有人上下一心,主公方能抗拒秦贼的不义之师,最终东出,跟秦贼逐鹿天下。”
“请主公三思!”
“……”
听到这话的曹操,不由得扶着自己的额头,倍感伤脑筋。
曹阿瞒现在称王,自然是有利有弊的。
坏处在于他会成为秦牧的第一个讨伐对象,要不了多久,秦牧必定再次举兵来犯。
而曹操治下的士人,有不少是心向汉室的,他们未必不会跟秦牧沆瀣一气,打算灭掉敢于称王,公然跟汉室作对的曹操。
毕竟,不管怎么说,秦牧这个“魏王”是天子册封的,货真价实,而秦牧绝不可能让皇帝刘冯答应封曹操为“秦王”。
这样一来,曹操称王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属于忤逆犯上,是妥妥的大反贼了!
曹操称王的好处就在于能让他迅速聚拢人心。
他要是称王,封邦建国的话,能封赏的官职爵位就多了,相当于曹操有别于汉室,有别于秦牧,是在“另起炉灶”。
而曹操能抵挡得住称王的诱惑吗?
“主公,子远所言,谬论也!”
荀攸跟着反驳道:“主公你要是称王,一定会沦为众矢之的,成为秦牧第一个要解决的心腹大患。”
“到时候主公怎么挡得住秦军的大举进攻?”
“只有取得益州之地,主公你方能称王,才可以真正有跟秦牧分庭抗礼的本钱。”
“呵呵!”
荀攸很是不满的冷笑道:“公达,你这未免是在危言耸听了。”
“秦军势大,难道我军将士就是吃素的吗?”
“再者说,随着秦牧被封为魏王,其余刘表、刘璋等人,心中也定然不满。到时候秦牧会先发兵征讨谁,还犹未可知!”
闻言,荀攸皱着眉头道:“子远,你怎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打铁还需自身硬。秦牧休整一番后,下一步会先征讨哪路诸侯,的确是一个未知数。”
“但,秦牧小儿一直将主公视作大敌,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所以他首先征讨雍凉之地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换位思考一下,我若是秦牧的话,一定会选择先北后南,一统天下的战略,而不是东一脚,西一脚的征讨四方。”
“因为这样只是弱诸侯,而非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灭亡诸侯……”
荀攸和许攸起了争执,让曹操的头都大了。
不管怎么说,称王对曹阿瞒有利有弊,这其中的利弊关系,让曹操不得不慎之又慎。
“奉孝,你怎么看?”
曹操把目光放在了一直沉默不语,低头思索的郭嘉身上。
郭嘉也不含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曹阿瞒。
“主公,属下认为,主公你此时称王,的确不妥,至少是弊大于利的。”
郭嘉语重心长的道:“属下送给主公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主公你不是不能称王,但是要‘缓’,只因这个时候主公称王,还不合时宜。”
“这九字方略,广积粮和缓称王且不说,首要之务还是‘高筑墙’。”
“上一次的潼关大战,我军虽击退了秦军的进犯,却也丢了司州,关中的左冯翊郡、京兆郡以及右扶风郡三十多个县的百姓,有五十余万人被迁到了秦牧治下。”
“再加上虎牢关、潼关、蒲坂等历次战役,我军损兵折将过甚,可谓是元气大伤了。若秦军再次大举进攻,主公拿什么去阻挡?”
“潼关虽是雄关天险,然河西一带多处可渡。”
“主公,咱们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在河西一带屯兵,同时构筑营垒工事,以防备秦军再次进犯。”
“稳固潼关、河西防线之后,主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南下,攻取西川。”
“若能据有雍、凉、益三州之地,主公就有了跟秦牧一较高下的本钱,可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