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不管勋贵还是平民,谁还不想能够混个出身的,不仅是自己能够耍官威,还能有机会封妻荫子让整个家族走上阳光大道。

跟着封王走?那恐怕不会是什么好路子,想想建文年间那场祸事,多少封王的属官倒了大霉了,相反还是留在朝廷里相对简单得多了,局势定下来之后只需要投降就行了。

虽然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新天子也要人干活不是?南京城破之后真正受到影响的臣子相比较而言还是有限的,不把朱棣惹急眼了,他总还是要装成一个圣贤天子模样善待降臣的。

这么算起来,真正会愿意跟朱见济这些人去海外谋发展的除了一些落第学子之外恐怕就是大家族里不受人待见的几个庶子了,好人家的子弟不是靠自己实力就是有父母安排,想要找到几个傻子跟着封藩的皇子出海难度不小。

京城里的朱见深此时也正在人生中第一次以大明国掌舵人的身份接见述职的封疆大吏,自塞北回京的王伟已经是个顶着花白头发的半糟老头子了。

“大司马不必多礼,请坐。”朱见深没见过自己父亲正统帝怎么上朝,但是对于叔父朱祁钰的那一套学了个十足十。要说是礼贤下士其实也说不上,朱见深就是以叔父为样子学习怎么做皇帝而已。

“谢殿下。”王伟又行了个礼,才退到一旁的座位上。

“大司马的奏折我看过了,已经抄录了一份送往行在。自从当年离开塞外往江南游历,已经很久没有领略过漠北那种一望无际的雪原景像了,说起来还怪想念的。”

“殿下监国,事务繁忙,往后可能更不会有机会去漠北了。”王伟起身回复道:“若是有需要,臣仍然可以代殿下往漠北巡视边镇。”

正统朝开始,大明皇帝就没有再巡视边寨的了,甚至宣德朝末期也是大臣代天子巡抚军、民。倒是正统皇帝有过唯一一次巡视边镇,挥师五十万大军讨伐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大败差点把小命都送在了漠北。

“哈哈哈哈,那倒不至于。”朱见深哈哈一笑道:“当年于太师总督塞北时我还伴在太师左右学习过治军安民之道,后来见济也来了,我们还一起跟随太师巡视塞北边关......”

朱见深说着,似在回忆一般,半晌才又接着说道:“说起来还挺怀念在一口大锅里抢着捞羊肉的时候呢!”

在一口大锅里抢着捞羊肉,当然没有的事。虽说军人性子直爽也不至于脑袋里缺筋少弦的敢跟太子爷抢肉吃,只是那种真实的普通官军日常生活对于皇宫里长大的太子而言是一种难以释怀地记忆。

“殿下现在想去边境军寨围着大锅抢肉吃怕是难了。”王伟笑笑说道:“全仰仗上天庇护,更有今上、殿下关爱,边关官军的日子今非昔比,羊脚汤现在都被官军嫌弃了。”

“喔?这才几年时间,我记得当年太师安排分配羊肉时有些人数少的堡子也只是分到一些羊脚而已。当时不理解,后来问过才知道这对于堡子里的官军而言已经是不错的肉食了。”

“是呀,正统年间内忧外患不绝,先睿皇帝为了天下安定惮精竭虑操碎了心,可难为僧多粥少,边镇官军的待遇一直提不上来。”

王伟提到“正统”字样时朱见深脸皮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直到听王伟话说完了神情才放松了许多。到底还是自己老子,虽然是个祸害也不愿意臣子们当自己面提起来。

“想来先睿皇帝见到大明天下如今在陛下、殿下的治理下越发繁荣、昌盛,也一定是欢喜的。”王伟此时的应答也很无奈。

皇帝南巡了,把京城留给了太子监国。偏偏太子是正统皇帝朱祁镇的儿子,总不能当成人家儿子痛骂他老爹是个废物点心,全靠景泰皇帝力挽狂澜大明朝才有的中兴之日,这不是作死吗?

“其实...王大司马实在想不到赞美之词也不用硬夸的。”朱见深挠挠头说道:“大司马也不用觉得我是个不明是非之人,实在想不出赞美之词就还是不提先帝了吧!免得我们都尴尬。”

“臣...惶恐。”王伟连忙起身行礼,对这个监国太子又有了新的认识。

有传闻说太子殿下不肖父,原以为只是讹传,如今看来果然不肖啊~

“殿下心胸如天地一般广阔,必定能带领大明更加强大、富裕。”

“可不敢当。”朱见深摆摆手。“我对自己看得很清楚,能够按照叔皇指的路走完这一程,我在本朝就不会是最差的......了。”

朱见深临话出口想到了自己还没有当皇帝,但王伟也听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意思。

“太子殿下何必妄自菲薄,依小臣看,太子必然能成为烁古烁今的一代圣君。”

“哈哈哈哈,想是这么想的,但是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知道的,没敢真把目标定这么高啊!”虽然知道是恭维话,朱见深还是很喜欢听。

“要说到做圣君,见深还真有一事相请,就不知道大司马是不是愿意了?”

“殿下但请吩咐。”看到太子态度严肃了一些,王伟连忙再次起身恭敬行礼道。

“大司马也看到了,叔皇南巡后把大明江北都交给我负责,可是我哪里处理得了这么多朝政?大司马刚回京城,按旨意是要去南京随扈的,不知道大司马能不能请道旨留下来负责处理江北事务?”

“江北事务?”王伟心里明白朱见深的意思。

留在江北,太子登基之后自己也能算是从龙功臣,成为新帝朝廷的于谦、王文是完全有可能的,这种诱惑自己在一路南下的路上就已经想过了。

“回殿下,臣自入仕以来,早就以身许国。朝廷需要臣在哪,臣就在哪。”

虽然说自己上奏折要留在京城里帮太子多半会得到皇帝陛下的许可,但这个头可不能由自己来开。再说了,南下这一路听来的消息,太子对于太师的称呼从干爷爷到于太师,将来会不会把自己认定为于太师提拔起来的官员而另眼看待还很难说。

最稳妥的办法当然就是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你们想把我放哪我就在哪,肯定老老实实地听话。

“叔父身边有太师、太保在,都是多年治国重臣,朝廷里现在得力干臣少些,熟悉塞北的官员就更少了。如果王大司马能够主动上奏请旨留在京城,我们便能一同领略大明盛世了。”

王伟要不要留在京城可不能用强,朱见深是监国可以自己任免官员,不是可以直接截留官员的。

“回殿下话,臣愿意留在京城,还是要等陛下确认是不是另有安排才行。”

“行,有大司马这话就行,只要大司马有这个心,叔皇那边我去上奏章就是了。”朱见深像是怕王伟反悔似的连忙出声说道。

“等李总督从西安回来之后你们俩位搭伴,一定能稳定整个江北,稳定大明北方局势。”

啥玩意?你上奏章让我待京城,那陛下该怎么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