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1章 少年郭淮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贾诩继续道:“郭府君的使者还说,刘使君初来太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粮草是急需解决的第一要务,特运来粮食十万斛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骑兵还给粮食,还真是意外惊喜,这个雁门太守郭缊诚意满满啊。

刘和闻之大喜,当即决定带着贾诩、刘备等人出城迎接郭缊。

对于重量级人物来投靠,身为人主者出城恭迎,表现得知书达理尊重人才,是当世名流的基本操作。

要想积累名流人脉,那种温文尔雅礼贤名士的形象一定要竖立起来。何况人家郭缊带着骑兵和粮草前来,诚意扑面,试问你好意思不出城迎接一下的么?

一旦形象人设立了起来,闻名天下,那来投的人才名士就会络绎不绝了。

刘使君率领幕府属吏大造声势,出城迎接郭缊,晋阳世家莫不暗暗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使君如此礼待太原氏族人士,令人安心,到底是宗亲重臣刘幽州的嫡子,家教使然,令人信服啊。

能选了刘使君入主太原,我们很有眼光。

对持节州牧亲自出城十里迎接自己,雁门太守郭缊也是颇觉意外,还莫名有些感动。便以下属之礼来拜见刘和。

“属下郭缊参见使君。劳动使君大驾远迎,实在折煞属下矣。”

“郭府君不必多礼。”刘和伸手扶住郭缊,郭缊四十多岁正当壮年,久在边关驻守,脸上带着风沙打磨的粗粝感,目光炯炯,不怒自威。“久仰府君大名,今日得见实是快慰人生。”

“属下就是守卫边关一老卒,当不得使君如此赞誉。”

两人说着话,颇有一见如故之感。

刘和发现他身后跟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少年身姿挺拔,目光沉定,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

“郭府君,冒昧问下,这少年郎是哪位?”

“倒是我的疏忽,望使君宽恕属下失礼,这是犬子郭淮,年少不懂事没见过世面。逆子,还不过来拜见使君。”

郭淮走过来大礼参拜,动作举止符合礼仪,一丝不苟严丝合缝。

这就是少年郭淮?哈哈,果然三岁看老,小郭淮少年老成心机如城,一看就是不好对付的。多亏来得早,把小郭淮抢先一步收入霸郎军中,让曹操用无可用。

“不用拘谨,放松些。”刘和很喜欢郭淮,把他拉起来。

这时随行出城迎接的贾诩、王凌、郝昭等人都过来与郭缊见礼,贾诩是头回认识郭缊,而王凌、郝昭都是太原世家出身,与郭缊早有来往,差不多都是熟人。

王凌与郭淮竟也相识,见面就比量郭淮的个头,连说长高长壮了。

众人见过礼后,一起往晋阳城里去,刘和与郭缊并辔而行,畅谈时局,感慨颇多。

进城后把郭缊一行人安排在驿馆,然后刘和就在官衙府邸摆下酒宴,为郭缊一行接风洗尘。

席间推杯换盏,宾主尽欢。

刘和就给郭缊敬酒说:“郭府君高义,见面就赠予并州铁骑还有十万斛粮草,真急人之所急的忠义之士,令我不胜感激。府君请了——”

郭缊一饮而尽,豪爽笑道:“使君,你我同殿为臣,保的是大汉江山,使君不辞劳苦围剿贼寇,属下若再心疼区区两千并州骑兵和那些粮草,岂是君子所为。”

又饮了几杯。

郭缊看了眼刘和,试探问道:“使君,并州九郡,大半落在外族之手,只剩下上党、太原、雁门还在汉庭掌控,使君刚刚执掌并州事务,却已展露雷霆手段,肃清太原匪患。不知下一步有何打算?”

刘和大义凛然道:“并州九郡皆我大汉国土,我岂会容忍其落入异族之手,必然是令其完璧归还,若推三阻四,本都督必会对其兵戎相见。”

“好,使君豪情令我为之动容,若使君攻打异族,属下愿提三万精兵追随使君出征,不辞劳苦甘为驱策。”

刘和笑道:“有郭府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到时候咱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御外侮,又焉有不胜之理。”

郭缊看了眼身边侍立的儿子郭淮,对刘和说道:“刘使君,属下有个冒昧的请求,这次我打算让犬子郭淮,就留在晋阳。”

刘和大为震动,郭缊此举,等于为取得刘和信任,把儿子交到州牧手上做人质的操作。

这也是相信刘和的举动。

郭缊这个人太实诚了,对待世之名士,我刘和是不用这种低劣的手段的,我不需要人质。当然那些言而无信没有道德底线的南匈奴和白波贼除外。

刘和摆手道:“郭府君这是何意,你我一见如故,君子之交靠得是彼此坦诚信任,郭府君此举,岂非小瞧于我。”

郭缊笑道:“使君误会了,雁门总归是北疆边地,开化不足文明落后,在下让犬子离开雁门回到晋阳,也是让他读书识礼增长见闻之意。”

刘和大摇其头,“那汝把孩子交给别人好了,我公务繁忙,没功夫照料孩子。”

气氛有点尴尬,众人面面相觑,这酒还怎么喝下去啊。

其实这时候为了增加政治关系的可靠,押一个质子在对方手下,原是很正常的操作。

比如天子将某些大臣外放出去做官,会留下对方的子嗣在京城为官,就有做质的意味。

象刘焉去益州做州牧,就把儿子留在雒阳做侍中,还有刘和在雒阳做侍中也是这个模式。

历史上曹操被吕布偷家把兖州差点都丢了,走投无路时想投靠袁绍,有个条件就是必须把家眷送往邺城。后来因为程昱劝阻而没施行。

可见在这个时代的政治背景下,留个质子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刘和拒绝,只能说明他愿意和下属以诚相待。

郭缊很吃这套,无奈摇头道:“倒是在下小人之心了,既然使君如此说,属下便另行找人照料犬子。撇除那些理由不谈,犬子也到了读书深造的年龄,属下决计留他在太原读书,想给他请位老师。”

“这还不简单。”刘和目光环视一周,最后落在王凌身上,“王彦云文韬武略,海内无双,不正是郭小郎君现成的老师么,何况王、郭两家还素来相识,如此岂不是一桩美谈。”

郭缊哈哈大笑,“使君美意,属下求之不得,只是不知彦云先生肯不肯呢。”

王凌点头笑道:“得天才而教授之,实乃人生乐事,在下焉有拒绝之理。不过我学识有限,粗略教教尚可,日后还得另寻高明名师。”

如此这事就定了下来,郭淮就留在晋阳,住在郭氏族人的宅邸,每日跟王凌学习,有着出入刘和府衙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