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人口领域来说,初步统一后的意大利就已经不逊色于法国,而在工业等方面,意大利也自动超过西班牙等国家,成为如今欧洲综合实力排名第六的国家。
西班牙自上个世纪末成为列强守门员以来,这些年依旧是列强中发展最为缓慢的一个,甚至不客气的说就是一直在吃老本。
所以,仅仅是初步完成统一的意大利,就自动超过西班牙成为欧洲第六强大的国家,而等到贝尼托正式整合意大利的资源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差距恐怕还会被拉大。
而今欧洲列强的按照排名,分别是英国、德国、俄国、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七个国家,不过相比较于前面五个欧洲传统豪强,意大利和西班牙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但是,相较于意大利和西班牙来说,位于它们之下的国家,发展情况更惨不忍睹。
就比如初步统一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的年钢铁产量都在几十万吨水平,而同时期远东帝国年钢铁产量也就在几万吨水平浮动,在特殊年份甚至可能不到万吨。
奥斯曼帝国年钢铁产量甚至只有几千吨,不过,奥斯曼帝国人口仅有两千多万,在人均钢铁产量上反而超过了远东帝国。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钢铁产量也仅仅是列强的零头,但就是这个零头,也超过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毕竟在非列强国家中,远东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已经算最强大的了。
至于铁路,纺织业,军事实力等数据,他们和意大利、西班牙相比更是惨不忍睹。
总而言之,这个时代欧洲国家的下限很高,所以即便初具规模的意大利,成为列强的一员也毫不例外。
就此,世界格局正式进入“十日当空”状态,除了欧洲的七个列强以外,美亚非各有一个列强国家,也就是美国,日本和东非,这十个大国,堪称20世纪世界人民的“福报”。
当然,在这些“福报”里,还包括一个另类的俄国,不可否认俄国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是排斥的,但是他本身的体量和实力,完全符合列强标准。
……
1924年6月18日。
伦敦。
英国首任工党首相麦克唐纳,很快就收到了意大利方面的情报,而麦克唐纳兼任英国的外交大臣,所以对于国际层面发生的变化,能很快收到消息。
而且,意大利王国本来就是英国向来重视的盟友之一,两国有着稳定的长期合作,所以仅仅在贝尼托统一意大利的第二天,“六月事变”的详细过程,就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没想到意大利的首相贝尼托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居然敢顶着如此大的风险深入险境,从而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确实是一位枭雄!”
麦克唐纳对着意大利统一的消息感到十分惊叹,同时,也让他认识到了意大利首相贝尼托的不俗能力。
对于这一点,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也颇为认同,他说道:“贝尼托的这次行动,可以说十分的冒险,甚至显得有些儿戏,但偏偏是这样儿戏的做法,却意外促成了意大利的统一。”
“这正说明了贝尼托这个人有掌握大局的能力,尤其是他的组织能力,通过黑衫党这个严密组织,在亚平宁半岛上煽风点火,同时又要避开奥匈帝国的关注,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使得一切尘埃落定,这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是可惜了,这个贝尼托的黑衫党很明显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英国工党自认为他们是“工党”的一员,虽然他们反对俄国工党的暴力手段,但对于黑衫党这种臭虫,他们更是十分厌恶。
麦克唐纳也很清楚这一点,他说道:“这个贝尼托曾经是意大利工党的一员,所以他也学会了一些工党组织的办法,但是他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从而变成一个独裁者。”
“而且极度敌视工党,之前他就已经在意大利王国境内,掀起了对工党人员的严格打压,这股逆流恐怕也会随着意大利统一,而被带到原教宗国和那不勒斯王国。”
英国工党显然对于黑衫党是没有好感的,虽然工党也有派别之分,但是黑衫党这种将“工党”视为敌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政党,显然不会去辨识他们之间的区别。
一定程度上,现在意大利甚至成为了工党组织的泥潭,因为黑衫党的一些政策和手段,完全就是抄袭工党,而这种情况也是最可怕的,对于一些不明真相的普通人来说,很难区分两者的区别。
所以,对于全世界的工党组织而言,黑衫党比一些纯资本主义政党更加可怕。
财政大臣菲利普问道:“既然如此,我们对于现在意大利政府的态度应该如何?我担心这个贝尼托会因为他的个人情绪,从而影响我们和意大利的关系。”
“毕竟,贝尼托是一个独裁分子,他的想法以及情绪,基本能够决定意大利政府对外交流的态度和方式。而他又极度仇视工党,这对于我们政府和意大利方面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菲利普大臣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贝尼托把工党视为敌人,而英国尴尬的地方,就在于这届政府刚好由工党组阁,那贝尼托是否会因为英国工党领导政府,从而和英国关系恶化!
麦克唐纳对此倒是持有乐观态度,他对菲利普说道:“我们或许不应该对贝尼托持有偏见,说不定他也仅仅是一位比较极端的爱国者。”
“他之所以对工党如此敌视,或许是因为理念上的分歧,就像我们和俄国工党的分歧一样,毕竟他曾经也是意大利工党的一员。”
“而且,从‘六月事变’的情况来看,他或许是一位和平主义者,毕竟他没有直接采取武力,粗暴的吞并教宗国和那不勒斯王国。”
麦克唐纳首相并不以恶意揣测贝尼托的为人,反而为他说了几句好话,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他才能成为英国工党的领袖。
英国工党显然不像俄国工党一样极端,两者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对当前世界的态度不同。
对于英国工党而言,目前英国还是有救的,毕竟社会一直在不断进步,哪怕进步的幅度很小,所以他们反对暴力,那样可能使情况变得更坏,所以,在英国工党看来,他们更应该是积极推动社会的改良家。
而俄国工党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认为旧俄国不可救药,所以还不如将旧的社会砸个稀巴烂,然后再重建。
而事实上这种分歧下,按照俄国工党的说法,所谓英国工党和工党完全就是两种东西。
恩斯特也认同后者,毕竟就现在英国工党干的那些事,说实话,一些积极的资本主义政党也可以做,那所谓英国工党除了理念以外,和英国其他资本主义政党其实区别并不是很明显。
就比如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这些新政采用了很多苏联的经济手段,但是罗斯福显然不是工党分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麦克唐纳的态度已经很明了了,那就是可以先和意大利首相贝尼托进行接触。
麦克唐纳首相说道:“意大利的统一,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有利于促进欧洲地区的和平,统一的意大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奥匈帝国进行牵制,从而避免欧洲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这倒不是假话,麦克唐纳首相确实是一个积极推动欧洲和平的首相,自从他掌权后,就进一步推动欧洲各国裁军,同时呼吁德国和俄国停战,为两国和平牵线,号召各国反对战争,加强国际合作。
作为早期英国工党领袖,麦克唐纳还是带有浓郁理想主义色彩的,不过,麦克唐纳的一些政策依旧受到了英国议会的限制,而无法发挥作用,就比如改善和争取国内平民权益,推动选举更加公平和扩大化等等。
“现在,欧洲的情况依旧是矛盾冲突不断,而我最担心的就是欧洲力量的失衡,从而引发新的战争。”
“而意大利统一,这样一来,在南欧地区,就又多了一个区域性大国,这有利于我们平衡欧洲的政治力量。”
麦克唐纳的潜台词也很简单,那就是他认为在意大利统一前,欧洲的力量有失衡的风险,毕竟英法两国衰落和德国的崛起,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而他最担心的就是德国不甘心上一次战争结果,再一次发动战争,而这个时候,意大利的出现,毫无疑问有利于欧洲力量的均衡,尤其是对西欧地区。
意大利的统一,至少能让奥匈帝国停下一些小心思,之前意大利分为三个国家,所以奥匈帝国对于亚平宁半岛的威胁性很大,而面对统一的意大利,奥匈帝国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干预亚平宁半岛的局势了。
至于法国,过去法国或许对意大利有小心思,但是经历过一战的法国,基本上萎靡不振。
现在的意大利在缺失威尼斯和部分伦巴第的情况下,人口就接近四千万,已经和法国相差无几,法国更不可能像拿破仑时代一样入侵意大利。
菲利普问道:“那按照首相的意思,我们是否应该给予贝尼托一些支持?”
麦克唐纳说道:“当然,我们不仅要支持,甚至要大张旗鼓的祝贺意大利的统一,给贝尼托先生发去贺电,从而确保意大利统一后续不会发生变故。”
“同时,我们应该邀请统一后的意大利重新加入国联,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意大利王国一票,那不勒斯王国一票。”
至于教宗国,自然是不可能加入所谓国联的,毕竟教皇和教宗国的情况特殊,前世梵蒂冈也不是联合国的正式成员,而只是观察员国也是因为如此。
所以,在此前只有意大利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加入了国联,而现在意大利统一了,那不勒斯王国也就不复存在,不过统一后的意大利显然会在国联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麦克唐纳就说道:“统一后的意大利,可以先称为国联的非常任理事国,也就是和奥匈帝国,巴西一样的位置。”
在此前,不管是意大利王国还是那不勒斯王国,都算不上大国,所以两国都是国联的普通会员,而统一后的意大利,天然成为非常任理事国,能够对国联的决策起到巨大作用,后续,如果意大利能够进一步成长,那成为国联的常任理事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体来说,麦克唐纳政府打算对初步统一的意大利进行拉拢,实际上,就目前英国的状况来说,不管是哪个政党执政,都会对意大利进行拉拢。
区别在于,麦克唐纳更多考虑的是欧洲整体和平,而其他执政党可能更倾向于制衡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角度出发。
毕竟,现在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确实强的有些过头了,这很容易让英国人产生忧虑,而统一的意大利,就能极大缓解英国的外交困境。
这样,英国在均衡欧洲的可用棋子也就多了一颗,毕竟体量不够的国家,是不能成为棋子的,反而容易变成英国制衡目标的经验包。
于是,在1924年6月末。
贝尼托刚刚巩固胜利成果,英国首相的祝贺信就送到了意大利,并且英国政府层面,对贝尼托和平统一意大利公开赞赏。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道德层面找贝尼托的茬,毕竟贝尼托的统一方式是和平的,而这也让贝尼托在整个意大利的个人威望进一步提升。
紧随其后,法国也发表了对于贝尼托统一意大利的积极看法,毕竟这个时候的法国,更加迫切的希望意大利能够堵死奥匈帝国西进的通道。
曾经,法国和奥匈帝国都想吞下意大利这块战略要地,但是现在法国已经没落了,而奥匈帝国至少明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依旧坚挺。
所以,现在的欧洲,没有哪个国家能比法国更加迫切的希望看到意大利统一,法国已经注定吃不到蛋糕,更加不希望奥匈帝国吃的下。
而德国对于意大利的统一,态度比较暧昧,唯有奥匈帝国对于意大利统一十分苦恼和厌恶,但是,奥匈帝国却失去了最佳干预的时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意大利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