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应谋天下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群雄的反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九十七章 群雄的反应

第197章 群雄的反应

司隶。右扶风。前将军大营。

一间略显宽敞的议事大厅中,脸如弯月、双眉如柳、目光幽远的前将军董卓上首主坐。

下首左边第一位坐着的是前将军长史武威人周毖,他不仅是董卓的谋士,还是董卓的“人事总管”。

挨着周毖依次坐着董卓的哥哥董擢、弟弟董旻及唯一女婿、“五虎将”牛辅。

在牛辅身后一排,依次坐着董卓的部将张济、李傕、郭汜、樊稠、贾诩。

下首右边依次坐着同为“五虎将”的董越、段煨、徐荣、胡珍。

在董越身后,有部将杨定、王方,胡珍身后有部将华雄。

“司隶今日一场大雪,正好闲来围炉煮酒,来,我敬诸位一樽,满饮此樽!”

望着帐下几乎皆为武威出身的文臣武将,意得而志未满的董卓,挪动稍显臃肿的身体,举杯邀饮。

“我等同敬主公!”

董卓敬酒,帐下诸人自然不敢托大,立即纷纷举起桌案上的酒樽,侧身注目董卓,恭敬地回应。

“嗯!”

脸上布满笑容的董卓,轻声回应一声,率先喝掉了杯中热气腾腾的酒水,尔后一脸慈祥地望着同饮的众人,看得众人莫名暖心。

“瑞雪兆丰年,明年这司隶一定是个丰收年!”

董卓的哥哥董擢放下酒樽,一边切割桌案上的一块鹿肉,一边发出一声感叹。

“丰年?”

董擢身边的长史周毖心中冷哼一声,眸子里的一丝鄙夷一闪而逝。

“越是丰年,司隶死的人会越多!”

见无人回应董擢的话,牛辅出声替其掩饰尴尬。

“主公,这天子拜陶应为卫将军、封济南侯,也太儿戏了吧?”

牛辅之言,顿时引起在座诸将的共鸣。

在牛辅、董越等人看来,陶应虽然剿灭了泰山郡、青州的数十万黄巾,功劳再大,也不该位列董卓之上。

“仲远,你怎么看?”

不置可否的董卓,放下手中的酒樽,深邃的眸子一一从帐下诸将脸上掠过,最后落在长史周毖身上。

“主公,在毖看来,天子拜陶应为卫将军,目的有二。”

灵帝拜陶应为卫将军的邸报早就传遍了大汉各州,得悉消息的周毖,早已思考过其中的缘由。

“其一,冀州被叛贼张纯勾连的五万乌桓叛军寇掠,朝廷派出清剿的中郎将孟益被反叛的骑都尉公孙瓒谋杀,冀州大姓、豪强怨声载道,不得已才重用陶应。”

“其二,天子必然因不满朝中大臣的庸庸无能,不乏借此敲打的意味。”

周毖的回答,听得董卓频频点头。

“不是陶应的能力超过老夫,而是他恰逢其会罢了!”

刚看到朝廷邸报的时候,董卓内心对灵帝很是不满,当然更羡慕陶谦生了个好儿子。

黄巾爆发前,董卓是并州刺史,陶谦是幽州刺史;黄巾爆发后,董卓与陶谦同在张温帐下听用。

而今,陶谦再次成了徐州刺史,董卓被拜为前将军,驻兵右扶风,防御凉州叛贼马腾、韩遂等人,拱卫陵园。

而董卓的儿子,此时尚未成年,陶谦的儿子陶应,却已成了位列前将军之上的卫将军。

“天子识人不明,用人不公,为何不让战绩赫赫的大哥率凉州雄狮前往冀州对付乌桓叛贼呢?”

董旻不满地发出一声质问。

“呃……”

“这……”

董旻的话并未引来众将的共鸣,就连他大哥董卓与长史周毖也没有回应。

“五万乌桓叛军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朝廷不但不出一兵一卒,也不给一钱一粮,拿什么对抗?”

“你以为天子给的卫将军、济南侯是那么好接手的吗?”

……

张济、徐荣、李傕等人瞥了一眼董旻,纷纷低头割肉,不言不语。

“陶应吗?有意思啊!”

坐在后排角落里列席今日宴饮的贾诩,一双深邃而幽冷的眸子闪烁不停。

“呃……”

见众人无一回应,后知后觉的董旻端起酒樽,借此遮掩尴尬。

“后生可畏啊!”

不堪久跪坐的董卓,缓缓站起身,毫无顾忌地当众活动着腰身、腿脚。

莫看董卓身体有些臃肿,八尺的身材,不仅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双弓箭,左右驰射。

“陶应……”

脸上带着一丝微笑的董卓,不知不觉间,微缩的眸子里散射出冷冽的寒光。

————

荆州。长沙郡。太守府。

室外寒风凛冽,议事大厅里火盘熊熊,燥热难耐。

“呵呵,这个陶恭祖的儿子,果有乃父之风!”

容貌不凡的孙坚,身长八尺,广额阔面,虎体熊腰,他一双俊毅的眸子一一从程普、韩当、祖茂、吴景、朱治、孙贲等麾下将领脸上扫过,最后“穿越时空”,落在了寿春。

“策儿,你定要以陶重光为榜样,将来也封侯拜将啊!”

在孙坚心中,当年与陶谦同在张温帐下听用,他的儿子并不比陶谦的儿子差。

只不过,陶应即将加冠,孙坚的大儿子孙策今年方满十四岁。

“刚刚加冠之龄,就已是卫将军、济南侯,我孙坚突然发觉已垂垂老矣!”

当然,眼下的孙坚并不老,只有三十四岁,是人生中最精华的时刻。

只是,与陶应所取得的成就一比,孙坚心中很是酸涩复杂。

“主公,陶应出兵冀州,对付五万乌桓叛军,一切后勤补给皆从冀州三郡筹措,这能成吗?”

望着神情有些复杂的孙坚,程普适时转移他的注意力。

“几乎大汉的一半大姓聚集在冀州,而被乌桓叛军抄掠的冀州三郡几乎一片疮痍,陶应要想筹集到足够的粮草,恐怕不易啊!”

大汉各州的大姓、豪强是个什么德性孙坚一清二楚,他虽然有些羡慕或嫉妒陶应的成就,但也担心陶应功亏一篑。

毕竟,陶应是在为国、为民族而战。

对于为祸国家社稷的异族和叛徒,孙坚骨子里就憎恨,若非灵帝没有征调他,孙坚早就想出兵征剿乌桓叛贼了。

“相信陶重光必能战胜乌桓叛贼!”

————

幽州。广阳郡。刺史府。

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幽州牧刘虞,看着手中的邸报,心中大定。

“这下好了,天子拜陶重光为卫将军,出兵冀州,以他在青州所取得的战绩,对付乌桓叛军应该不成问题!”

刘虞之所以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对陶应有信心,关键是他需要陶应的胜利。

若陶应能将五万乌桓叛军留在冀州,这会给刘虞收服幽州各路乌桓叛军减轻压力。

最关键的,冀州、青州恢复了稳定,刘虞才能从这二州拿到资助的钱粮,安抚、绥靖幽州异族。

“天子慧眼识金,济南侯果乃大才也!”

站在刘虞身边的掾吏刘备,瞄了一眼刘虞手中的邸报,一脸殷切地回应了刘虞一句。

“陶应小儿,希望你能在乌桓人的弯刀下活下来!”

内心复杂的刘备,恨不得陶应被乌桓人乱刃分尸,被万马踩成肉泥,可又暗暗后悔当日自己的逃走。

“当初若没有偷偷离开,如今手握冀州三郡官吏专表之权的陶应,定能给我一个县令做啊!”

听了刘备的赞叹,欢欣鼓舞的刘虞一边捋胡须,一边点头。

“玄德说得对,天子励精图治,重用良臣,大汉中兴有望!”

刘虞在屋内来回走了两步,心中有了决断。

“玄德,你立即领一千人马,前往渔阳泉州,接任泉州令,若乌桓人败退,可击可服,替幽州打通连接冀州、青州的通道,为接收二州的钱粮做准备!”

心情郁郁的刘备乍闻刘虞的命令,猛然一怔,继而狂喜。

“诺,敢不从命!”

————

幽州。辽西郡。肥如。

“啊……”

听着从弟公孙越带来的消息,慢慢握紧拳头的公孙瓒,脸上暴起一道道青筋,睚眦欲裂,须发皆张,忍不住怒吼出声。

“陶应小儿,我公孙瓒与你不死不休!”

望着双目血红,表情十分狰狞恐怖的公孙瓒,担心其未完全好的伤口再次崩裂,公孙越忙上前劝慰。

“大哥,事已至此,无需恼怒,小心伤口!”

闻言,大口喘息的公孙瓒,一手用力地按着胸膛,一副凭白受了天大的冤屈、难以承受的样子,一边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不行,越弟,我们必须提前离开肥如!”

见公孙越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气稍顺一些的公孙瓒解释了一句。

“陶应小儿被拜为卫将军,他定会全力对付冀州的乌桓叛军,那苏仆延绝非陶应小儿的对手,若战败,定然会迁怒我们!”

公孙瓒的一番解释,惊出公孙越一身大汗。

眼下的公孙瓒不但被大汉各州通缉,公孙瓒又利用苏仆延进攻陶应,致使其损兵折将,想想后果都可怕。

“立即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