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崇祯的番薯梦断了
这对兄终弟及的崇祯皇帝来说,是最为忌讳的事情。
他殚精竭虑的勤敏就是怕别人说自己不行。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让崇祯皇帝释怀?
于是对此极为敏感的崇祯皇帝,立即责问陈赞化此话从何处听来。
陈赞化举出了上林苑典簿姚孙渠、给事中李世祺以及前湖广副使张凤翼为人证。
周延儒辩无可辩。
出了这种事,即便皇帝不赶他走,他也不得不走啊。
于是再次请辞,这次朱由检自然不会再留了。
然而,周延儒正值士大夫的黄金年纪。
如此转变又如何能甘心?
因此在临走的时候准备给内阁掺沙子,将东林党人何如宠给举荐了上去。
然而何如宠虽然是东林党人,也算良知未泯。
因为现在虽然将登州之事推给了墨家,但毕竟当初孔有德之乱到底是谁动的手脚,他也是心里有数。
毕竟很多人出现的太过巧合,即便不知道内幕也能猜的出来,不过大部分的人会将其烂在肚子里。
所以对周延儒的举荐和皇帝的召见十分抗拒,在回京的途中六次上疏,坚决请辞,才得到皇帝的批准。
不过,何如宠虽然没有进入内阁,东林党另一个大佬却上位了。
这位大佬就是钱士升,与钱龙锡、钱谦益、钱象坤一起被称为东林“四钱”!
同时,他也是钱龙锡的学生。
而此时年事已高的温体仁,在意的只是首辅的位置,至于其他的也就淡了,只要不惦记自己的位子,随你们折腾。
其实,整件事最无辜、最苦闷的就是崇祯皇帝,心道:朕也没想换内阁,咋就变成这样了呢?
不过,此时他的心思也不在内阁上,因为他正一心一意的在推行番薯。
不管在事前他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但当他提出推广番薯的时候,顿感一切准备都白费了。
然而并不是因为大臣的反对,而是没人反对。
所以,在天下种植番薯的政令就这么给推行了下去。
现在的番薯产量还没有后世那样高,徐光启进行了改进育种,再加上了窖藏的方法,否则此时的番薯还适应不了北方的寒冷环境。
就连登州之前的番薯种植都是依赖徐光启的种植方法。
不过,现在登州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农科实验室,各种作物的育种工作已经开展。
其实对于华夏这里的完整农业结构来说,番薯发挥的作用不如玉米。
近几百年科学的发展速度之所以较后世的慢,除了人的认知之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基础薄弱。
华夏没有像西方大航海那样去四处掠夺,所以任何一种进步都是在压榨底层劳动人民。
萧云一直都看得很清楚,科技武器可以缓,但农业科技不能缓。
所以在没有后世经验指导的大明,崇祯皇帝的番薯计划是美好的愿望。
因为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论番薯会不会解决人的温饱问题,都不是一个政令所能解决的。
崇祯六年九月,崇祯一脸阴郁的看着呈上来的奏报。
去年的时候,他特意挑选了三十多个严重缺粮的地方责令种植番薯,并且派人帮助育种。
可是到现在,只有十多个地方成功种植,平均亩产才只有三四石。
剩下的都因为各种的原因全部没有推行下去。
朱由检在宫里也让身边的人种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有苗不愁长”。
这些县令都是猪吗?这点事都办不好!竟然还找出这么多的理由来。
这番薯的产量,崇祯皇帝也验证过,绝不止十石。
刚才的一顿斥责,已经让下面的臣子们个个惭愧的低了头。
不过,一切好像刻意被安排好的一样,就在此时,宫外传来,一声急报。
“山西浮山县因推广番薯,今年颗粒无收,已于前日起兵造反!”
什么?造反?而且还是因为番薯?
犹如一记重锤狠狠敲在了朱由检的脑袋上,“这是朕逼反的?”
然而还没来得及细琢磨。
当下,就有一人出班奏道:“陛下,这番薯一事,依臣看还是暂缓为好,西夷传来的东西都是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火炮是如此,番薯也是!”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新进入内阁的钱士升。
作为东林党的智囊,钱士升自然不能让番薯推广下去,否则江南那些存粮往哪卖?
还能指望卖给鞑子?鞑子那边的份额早就被张家口堡的那些人抢去了。
虽说张家口堡的物资也是从南边来的,但总归要被人扒一层。
当初,就想着利用袁督师把海上的商路打通,没想到一来二去,还未伤敌就自损八百。
生意没做成,还搭上不少。
此时的朝堂上,有了一个人出来带头,剩下的人也就没了顾忌。
一个个“陛下三思啊”的话语从不同人的嘴里传了出来。
让朱由检再一次感觉到了无奈。
但他并没有放弃。
只不过早朝本就不是做决策的地方,于是他强压下怒气退了朝。
然而等到了内阁议事之时,没想到情况则更加糟糕。
不只是钱士升,连首辅温体仁都开始劝说他收回成命。
甚至一向不发表意见的老臣郑以伟都开口说话了。
“陛下,您这收成好,因为是占了龙气啊!”
“百姓多愚,难以效仿!”
“若此下去,劳民伤财。”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啊!陛下!”
还真是少见的团结啊!
难道自己还能连种地也要派个监军看着?
朱由检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此时的钱士升已经察觉到皇帝的情绪变化,于是当即劝道:“陛下,臣认为此事不易操之过急,并非是不能做,只是需要循序渐进才行,臣相信要不了几年,天下百姓必然会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这时,朱由检心中一叹:“或许真的是自己操之过急了,也只能如此了。”
然而此时的他却不知道,真正的危机已经悄悄的逼近。
就在大明朝内斗不断的时候,鞑子正在北边的草原上追杀清剿林丹汗的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