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五百五十、祖慈孙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蝉声在槐叶间织网,兜住游丝般的暑热。

夏日暖迟迟的。

大堂前的门槛上,欧阳戎摸了摸放在膝盖上的琵琶。

被太阳晒得也有些烫手,明明也没弹几下。

幽静小院空荡许久,最近来了一只黑猫,时不时的光顾,也不知是哪户人家丢失的。

黑猫应该是把这座寂静院子当作了自己地盘,刚刚见面时,它在墙头迈着优雅猫步,棕褐色有些泛绿的眼瞳,有些警惕的倒映着今日携琵琶而来的欧阳戎。

不知是觉得这“不速之客”般的儒衫青年温润面善,还是刚刚他演奏的蹩脚琵琶有些催困。

黑猫懒洋洋的趴在秋千后方的东墙头,眼睑低垂,没有进院子,但也不算怕人。

它与西边门槛上坐着的欧阳戎,相隔一座院子。

燕六郎没过来前,一人一猫,安然相处。

“明府,洛阳那边来人,是胡夫中使,另外,听他悄悄说,他还带了谢姑娘的信来。”

燕六郎一副大嗓门。

惊起墙头打盹的黑猫,青瓦上霎时烙出一串梅花印。

燕六郎也没管这小野猫,一脸期待的看着欧阳戎:

“明府这些日子在等的,是不是就是胡中使,知道洛阳那边会派人来?”

欧阳戎没有回答,只是问:

“胡中使人呢?”

“在江州大堂,元长史在招待着,明府,这次胡中使来,应该是好消息,看他喜气洋洋的,公署里的同僚们都很兴奋,替你开心,上次双峰尖的事,看来没啥处罚。”

欧阳戎拍拍屁股站起身,抱着琵琶,路过燕六郎身边,走出院子。

“走吧,回江州大堂。”

“是,明府。”

燕六郎刚要转身跟随。

“珑玲——珑玲——”

走在前方的儒衫青年蓦然转身,回望院落。

燕六郎愣住,旋即也反应过来,这是一道特殊又熟悉的声响。

不过二人回头看去,却发现一根冰白玉簪子正躺在石桌上,刚刚逃跑的黑猫,再次返回,似是见欧阳戎、燕六郎离开准备重新入住,正跳上了桌,用爪子胡乱拂动冰白玉簪子。

“去去去,一边待着去。”

燕六郎察觉到后方明府的漆眸微黯,立马板脸上前,驱赶黑猫。

欧阳戎摆摆手:

“没事,让它住吧,也热闹些。”

他默默走去,取走了冰白玉簪子,转身离开。

燕六郎看了眼欧阳戎背影,老实跟上。

二人一起离开幽静小院,登上马车。

路上,燕六郎尝试寻找话题,活络气氛:

“明府,大白鱼呢,怎么没有看见?”

欧阳戎已经取下头上的木簪子,把那支阿母遗留的冰白玉簪子插在发鬓间,固定儒冠。

他低头正打量着一只罗盘,此罗盘挂在腰间,和谢令姜送他的书院玉佩一起佩戴。

此刻闻言,他放下罗盘,笑了笑说:

“那黑猫在,我就让它走远了点,别露面,现在应该还在星子湖里晃悠,晚上人少,会回来的。”

燕六郎下意识道:

“是怕它浮空游动,吓到黑猫和行人?”

欧阳戎一本正经的摇头:

“不,是怕它被吓到。”

燕六郎有些无言以对。

欧阳戎没有骗人,白鲟虽然神异,却有些怂,平日都怕见到陌生人,只是喜欢跟着他。

欧阳戎算是摸清楚它秉性。

说是神出鬼没。

但其实有时候是周围人多,它躲了起来,等到夜里无人的时候,再冒出来。

怂的一匹。

若不是偶尔见到易千秋等双峰尖大战的残兵败将,欧阳戎差点都忘了某只罪魁祸首的神话白蛟就是这白鲟变的。

太给蛟类丢人了。

欧阳戎摇摇头。

“对了,有张道长的消息吗?”

“还没。”

欧阳戎摸了摸隐隐有反应的罗盘,嘀咕:“应该是快了。”

燕六郎驾驶马车返回江州大堂,路上又瞧见明府在看着罗盘发呆,轻轻一叹。

“明府放心,张道长背后的龙虎山厉害着呢,说不定明天就带来了云梦剑泽消息。”

“嗯嗯。”

半个时辰后,回到江州大堂。

欧阳戎准备去正堂见胡夫。

走到一半,突然回头。

只见门口,有一道青年道士身影矗立,似是风尘仆仆赶来,被衙役拦在外面。

“张道长。”

“欧阳刺史。”

张时修无奈对左右衙役说:

“贫道就说认识你们刺史吧。”

欧阳戎暂时没有去正堂,立马带着张时修去往偏堂……

一炷香后,正堂内。

易千秋正如释重负的和元怀民一起,陪在胡夫身边。

“胡中使,洛阳那边怎么说?”

胡夫笑而不语,放下茶杯:

“等欧阳刺史来。”

易千秋只好暂时按捺下来。

她看了看门口侍立的燕六郎,有些奇怪,欧阳戎怎么还没来。

就在这时,欧阳戎身影出现在长廊上。

“欧阳刺史,你可算来了,咱家想死你了。”

只见,原本气定神闲喝茶的胡夫,“嗖”的一下站起身,比旁边的易千秋反应还要快,冲了出去,来到欧阳戎身边,立即抓向他的手。

易千秋、元怀民纷纷愣住。

似是没想到胡夫会这么肉麻,正在低头思索着什么的欧阳戎,也怔了下。

不过他反应很快,避开了胡夫抓来的手,只让后者抓住了他的袖口。

但还是让人感觉怪怪的。

虽然欧阳戎知道,这种执手礼,在神都洛阳那边很流行,也不知道哪里传来的。

一般关系好的同年或者亲近师长间,激动开心时,都会执手或者抓袖,表示关心亲近。

但是欧阳戎还是拉不下脸皮。

“胡中使久等了。”

“不久等不久等,不过欧阳刺史刚刚是忙什么急事吗?咱家看去找你的燕捕头都回来了。”

欧阳戎点头,有些不好意思:

“是有点急事,已经处理了,胡中使勿怪。”

胡夫笑吟吟道:

“没事没事,咱家理解,你们这些能人,都贵人多忘事。”

易千秋、元怀民等人忍不住看了看胡夫。

按道理,胡夫才是洛阳来的中使,是天子的使者,应该是地方官员巴结他,和他拉熟才对。

怎么到了欧阳良翰这里,像是反过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欧阳良翰才是天子派来的使者呢。

“胡中使所来何事?”

“咳咳,不是什么大事,对了,圣人旨意,欧阳刺史、元长史、易指挥使接旨!”

众人按照礼仪,在堂前接旨。

胡夫宣读了下旨意。

内容毕竟简单,却在除了欧阳戎之外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首先是双峰尖那场大战的事情,并没有责怪众人,只是让她们继续坚守岗位,对于这次的死伤,继续按规统计,除此之外,原地待命,等待后续调遣。

不过圣旨,倒是责令江州大堂在内的江南官府全面通缉云梦剑泽,不放过任何一位越女。

这算是彻底翻脸了,也是朝廷对于江湖那边,最严厉的措辞,类似于两方人打架,吃了暗亏那一方当着一众小弟的面撂下狠话:“给老子记着,有种放学别走。”

对于白虎卫指挥使易千秋、彩裳女官妙真,圣旨只是让她们和江州大堂,交接好手头事务,然后启程回京,回归原岗。

算是平调,没有升贬。

饶是如此,易千秋也释然了。

元怀民转头看了眼目露喜色的堂妹,叹息一声。

他知道秋娘不是在乎个人荣辱,而是担心拖累京兆元氏,虽然早已改姓,在外面抛头露面,但是朝廷那边都是默认她绑定这京兆元氏,万一哪天,灭九族,也是去京兆元氏点人头……

其实从胡夫到来后的态度就可看出,这份圣旨不算噩耗。

之所以说,大部分人感到意外,是因为圣旨后面的内容。

圣人驳回了欧阳良翰辞退江州代理刺史、修文馆学士的请求。

大致意思是,双峰尖大战的责任不在他身上,他与江州官府已经尽力。

不许欧阳良翰辞官,并且勉励了下他,让他继续坚守岗位,先将浔阳城这边的余波收尾。

后续,若是朝廷寻到了合适的刺史人选,能够交接,到时候再视情况把他调回京城修文馆。

反正大致态度,就是安抚加勉励,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

易千秋与元怀民都有些吃惊看向欧阳戎,

他们万万没想到欧阳戎此前递上去的奏折,是把责任全部往自己身上揽,还辞官请罪。

见过去背锅的,没见过大领导主动去背锅的。

易千秋看向欧阳戎的眼神有些复杂,隐隐还有些羞愧……她默默低头。

元怀民瞧见,也叹息一声,朝欧阳戎有些埋怨道:

“良翰辞官怎么不和我们商量下,万一朝廷那边真答应了怎么办。”

欧阳戎摇头,语气认真:“我是真想辞。”

众人无言以对,也难以理解,纷纷劝导起来。

“好了,让咱家和欧阳刺史谈谈。”

胡夫遣退众人,把欧阳戎拉到了一边。

欧阳戎看见,这位络腮胡宦官精气神很好,精神抖擞的。

“欧阳刺史,你可知现在洛阳的局势?”

他喜气洋洋问。

欧阳戎轻声:“中使大人说说。”

胡夫压低嗓音:

“王爷一家已经入宫,正侍奉在圣人膝前,一家子都住在皇宫,圣人尤其喜欢小公主殿下,朝会都带在身旁,大伙都说这是隔代亲……”

胡夫娓娓道来。

欧阳戎却反应平平,“哦”了一声。

这次轮到胡夫愣住了。

“欧阳刺史看来早就猜到了……”

欧阳戎不语。

胡夫东张西望了下,手掌遮嘴,悄悄嘀咕:

“欧阳刺史,若没猜错,王爷这次入京,是您一手策划的?”

欧阳戎瞧了瞧他,换了个话题:

“胡中使还有其它事吗,下官让人去安排院子,就上次你落脚的院子如何?”

胡夫有些抓耳挠腮:

“欧阳刺史,刺史大人,小学士大人,咱家求求你了,你快说说,到底是不是?哎呀,这有什么好卖关子的,谁不知道您是浔阳王府的檀郎。

“快说说,这次到底是如何讨得圣人欢心的,事情怎么会这么顺利,本来咱家听说王爷回京,还担心来着,是不是太急,还觉得悬来着……

“结果第二日,圣人就令人打开了皇宫的应龙门,让王爷正大光明的进宫了,不是半夜那种偷偷摸摸,听说圣人还带着王爷、世子见了夫子……”

欧阳戎默默听完,不置可否道:

“王爷回京应该禀明圣人了吧,王府被反贼烧毁,生命垂危,回京避难。”

胡夫有些无语,更加心痒痒了:

“欧阳刺史怎么当咱家是三岁小孩,虽不知道是何原因,让圣人欢颜,但肯定不是明面上这么简单,而且别人或许还不知道,但咱家可是知道,王爷在大事上,是有多听您的话……”

欧阳戎瞧了瞧络腮胡宦官好奇求知的表情。

这么看,献鼎剑的事情,暂时还没传出去,外界估计都不知道这回事。

至少在胡夫领旨离京前,洛阳那边还没人知道……

不过距离那一口鼎剑的公布,也是迟早的事,但那位圣人这么能沉得住气的等待,也是厉害的。

洛阳那边现在应该暗流涌动,突然回京的浔阳王一家,是会打破离卫之争的平衡的,特别是还携带了一口鼎剑而来……

欧阳戎想起什么,好奇问:

“对了,胡中使说的隔代亲是怎么回事?”

胡夫随口道:

“小公主殿下献给圣人一枚夜明珠,圣人甚喜,在小公主建议下,镶于冠冕,携之上朝……真是祖孙情深,上慈下孝啊。”

欧阳戎:……

“欧阳刺史怎么这副表情,为何又一言不发?”

“没、没事。”

胡夫不知想到什么,一声叹息:

“所以说,人啊,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谁也不知哪一天就飞上去了,朝中大多数人都爱趋炎附势,却不懂去看大势。

“就如这位小公主殿下,咱家当初在浔阳瞧见,就猜到圣人八成会喜欢,因为她与圣人年轻时候太像了,欧阳刺史你看,这次入京,隔代亲不就来了吗,现在宫人们都在讨论,圣人会给殿下什么封号,按照本朝公主封号,例如长乐公主,新封号中应当会有个‘乐’字……”

“是是是。”

听到前面那些话,欧阳戎无话可说,只是一味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