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大明县令到国之砥柱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军西南大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军西南大败

第183章 明军西南大败

这个问题就是大明朝廷在西南再次打了败仗,并且这个败仗败的非常严重。

可以说对大明朝廷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耗。

大明建立后,因西南地区地处偏僻,远离中枢,而且山高林密,瘴气弥漫。

朝廷自己研究了一下,都估计很难在那里实现直接统治,因而实施了一种土司制度,即由部落酋长担任世袭的土官,对其领地实行自治。

朝廷在这些地区也设立官署和卫所,派兵屯田,并推行汉化,以期化夷为夏,使当地土着逐渐融入大明。

是这样的制度显然是有很大弊端的,最大的弊端就是朝廷官员并不具体管理当地的行政事务。

这种土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羁縻统治,使得朝廷在那里的影响有限。

大明的人才不少,不可能没有看到这种弊端,所以他们为了尽量消除这种不可能消除的弊端,他们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尽量采用平衡策略。

也就是说,不要某一个土司做大,如果这土司发展的越来越好,势力越来越强大了,朝廷就会明里暗里的,支持其他跟他有矛盾的士司去对抗它,削弱其力量。

这是一种阳谋,所有土司都明白,他们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跟朝廷抗衡的,所以也愿意接受朝廷官员的管理。

就算是这样,明朝朝廷也不敢肆意妄为,以免引起所有土司的反感,让朝廷掌握了这种平衡消失。

所以明朝在西南对土司又实行了汉化,希望有一天能够将土司麾下的民众彻底汉化,为以后为西南形成真正有力的统治。

而土司们对汉化政策十分抵触,而朝廷在那里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形成有效震慑,所以土司们敢于对抗朝廷。

在明一代,西南地区的叛乱时有发生,这一次米鲁之乱的叛乱起因,是普安州苗族土司隆畅的家庭矛盾。

没错,搞得大明朝廷现在糟头烂额的大麻烦,今年最初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西南土司家里的一个家庭矛盾。

隆畅有个美貌的妻子叫米鲁,是沾益州土司安民的女儿。

隆畅还有一个前妻生的儿子叫隆礼,但隆畅和隆礼关系不睦。

《明史》没有记载父子不合的原因,但《明实录》中说是“听营长阿保等之谗,由是父子相雠。”

这意思是隆畅受了手下一个叫阿保的挑唆。

而这个阿保不仅挑唆隆畅父子,还暗中与米鲁私通。

后来,米鲁“被出”,也就是被休了,回娘家居住。

《明史》没说米鲁被休的原因,但《明实录》说她“以罪见逐”,虽然没提是什么罪,但很可能是她与阿保的私情被隆畅察觉了。

后来,隆畅日渐衰老,隆礼继承了土司职位。

米鲁听说后,就让阿保去游说隆礼把自己接回去,隆礼果然接回了米鲁,但是米鲁和隆礼也私通了。

后来,米鲁、隆礼、阿保三人之间的苟且被隆畅知道了。

这个事情放在谁身上,那也是不能够忍的。

他大怒,杀了隆礼,还领兵摧毁阿保的寨子。

阿保便带着儿子阿鲊与米鲁一起兴兵进攻隆畅,接连攻破百余座寨子,杀了许多人,还抢了很多牲畜。

隆畅不敌,逃到了云南。

朝廷派驻当地的总兵官是东宁伯焦俊,也没有太当一回事。

他和巡抚钱钺听说这件事后,就一起给双方调解,米鲁同意和解,并去云南接回隆畅,但是在途中,她毒死了隆畅。

隆畅还有一个妾叫适乌,生有二子,居住在南安。

米鲁想把他们也都杀了,于是又带兵攻南安,并开始公开反叛。

她在普安修筑了三个寨子,令阿鲊等人防守。她把自己所居的寨子命名为“承天寨”,出入都打着大黄旗,四处袭杀朝廷官兵。

从那之后直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五年的米鲁之乱,就这样发生了。

现在都已经打了五年了,接下来还要打多少年,他们看不出来,他们甚至看不到尽头。

今年七月,米鲁率军攻打平夷卫,贵州都司发兵增援,朝廷也从湖广调了两万军队进入贵州,目的就是要彻底平定米鲁之乱。

赵远松帮朝廷挣了那么多银子,现在朝廷手上阔绰了,有了银子,就不希望这些事情拖太久。

以前朝廷缺银子,调多点兵进去平定米鲁之乱也都舍不得,一直抠抠搜搜的,现在难得有了银子,怎么可能不让天下臣民都看一看,现在的大明朝廷还有多强大。

按察使刘福也觉得这场战事肯定赢定了,做出了他这辈子最蠢的一个事情。

他竟借机向米鲁索贿,米鲁将计就计,给了他不少好处,于是刘福故意延缓出兵,使米鲁赢得了部署伏兵的时间。

结果官军在进到阿马坡时,落入米鲁的伏击圈,一战下来,官军死伤惨重,数十名将领阵亡,都指挥使吴远被俘。

本来用来评定弥鲁之乱的军队,包括朝廷花了力从湖广调的两万军队,也几乎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损伤殆尽。

眼看米鲁势大,贵州镇守太监杨友,心里惊慌不已,连忙请求朝廷增援。

可是朝廷原本也以为这场战争肯定是稳了,连精力都没有怎么放在西南上面。

而之前西南诸将给朝廷的奏报,确实是十分顺利,仿佛给朝廷一个错觉,在今年之内就可以彻底平定西南的米鲁之乱。

谁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虽然收到了杨友的求救信,但是朝廷想要组建出军队来救他,那得是多久之后的事了。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飞机,没有什么火车,光靠两条腿,以及一部分的螺马行军,速度是会很慢的。

再加上朝廷调兵讨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半年都是出不了兵的。

杨友自然也等来他心里所期望的救援。

他眼看着朝廷靠不上,起码朝廷的大军没有有可能赶到了,但身边的危机是实打实的。

既然不能够对抗米鲁,那么就只能够迂回行事。

杨友可能是想搞一个缓兵之计,也可能是想给自己搞点功劳,但到现在已经没有办法查出来了。

杨友又试图招降米鲁,米鲁诈称愿降,引诱杨友上钩,将其活捉。

然后借着这个大好机会,米鲁叛军袭击了官兵的盘江大营,明军再次遭歼灭性打击,大批军政要员在袭击中丧生。

死于此战的将领包括贵州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史韬、李雄、吴达等人。

这些都是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至于同知、佥事、镇抚、千户、百户、旗总、小旗等中下级军官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经过这两战,包括“三司”在内的贵州文武官员全部被杀,数万官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少量官军死守普安州,勉强保得普安州不失。

至此,贵州既无主事官员,也无可战之兵,而米鲁的声势则达到了顶点。

甚至论有消息宣传,米鲁的下属已经跟米鲁劝说了,现在大明朝廷不堪一击,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跟他们进行斗争。

既然这样,他们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杀出贵州,杀向云南,然后占领整个南方,或许将来能够得到天下。

米鲁对于自己将来或许能成为女皇帝的事情,心里估计也有想法了,要不然也不会给自己定下一个“无敌天王”的名号。

几十名明朝的高级官员全部被俘,这根本就不是大明朝廷可以承受的。

西南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几乎所有的精华官员,全部被一次榨干了。

就连湖广调过去的两万军队,也就是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内阁和弘治天子拿到的那封奏疏的时候,手都是发抖的。

他们感觉到全身冰冷,甚至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不知道这个事情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现在赵远松那边这场仗还没打完,也不知道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反正他们觉得打赢的希望不会太大。甚至他们还听说另外一个消息,太子也跟着赵远松出海了。

眼看着这场仗最多也就五五开,太子还上去了,要是真打败了,太子被俘虏了,这可怎么办?

打赢了那当然好啊,将来太子的身份暴露了之后,就可以说太子亲征,想来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等太子之将来登上皇位之后,皇位会坚固无比,谁都得服他。

但是打输了呢?

那就大明极大的耻辱了。

就比弘治天子的爷爷稍微好一点,弘治天子的爷爷是大明第一耻,他的这个太子被海盗俘虏了,就可以算是大明第二耻了。

弘治天子刚好夹在中间,也可以说是人生圆满了。

弘治天子与内阁前几天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跟今天也是一样的,全身发冷,只感觉得到情况可能要坏。

本来他们就已经茶饭不思,弘治天子眼看着都瘦了两三斤,张皇后也是天天垂泪。

可是这个问题能怪谁呢?

只能怪太子自己。

他们早就应该想到了,赵远松根本就不知道太子的身份,还以为他只是寿宁侯的儿子,根本就不会太在意,让他上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想来赵远松也根本不会想着去阻止太子,谁知道事情会闹得那么大。

至于太子身边的那些人,本来就管不住太子,只要太子一生气,他们都得怂了,那就更顶不上用处了。

今天又拿到西南的这个奏疏,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健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只感觉到喉咙还是有点发干,看着弘治天子说道,“陛下,这一下麻烦大了。”

西南边的军队受到极大的损失,连湖广的两万精兵都受到了那么大的挫折,西南边的局势肯定要烂了。”

“臣听说那个米鲁,已经自称无敌天王了,真是好大的胆子。”

“最重要是西南边乱了也就乱了,顺带连湖广的两万精兵也都损失了,这一下麻烦更大。”

“江西的那一位,就怕他不老实,他要是不老实,咱们这一次就真的是四面开花了,大明朝廷的压力极有可能很大。”

弘治天子痛苦的闭上眼睛,江西的那一个宁王当然不太老实。

这是两支宗室延续了大几十年的仇恨。

如果是真的那样的话,大明的江山就有可能被颠覆。

谁知道大明内乱平发的时候,北边的胡人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入犯。

要真那样怎么办?

他咬牙却是说道,“刘福真是该死,朕以前看着他,还觉得他有点才华,一直把他放在西南边,想他能够帮朝廷稳定西南。”

“谁会想到他竟然会这样子乱搞,惹出了那么大一个祸端,眼看这场战很有可能打赢了,就因为他的出手,所有的事情都功亏一篑,咱们眼下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在场的阁老与弘治天子心里,都有点后悔了,早知道这个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样,几年前对米鲁犯下的那个事情,他们就应该忍一忍,也不至于搞到今天难以收场的境地。

可事情直到现在,已经这种地步了,他们也已经根本不可能在跟米鲁他们和谈了。

因为通过米鲁的叛乱,土司们都看到大明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大明的官员内部,同样眀争暗斗的模样。

这样子搞下去,他们也未必没有机会。

如果米鲁成功了,朝廷真的跟他和谈了,那就证明他们确实真的反叛大明朝廷,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那么就会有大批的土司学着米鲁的做法,对大明朝廷发动叛变,希望成为西南真正的王。

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土司想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大明朝廷真正的大麻烦才会到来。

可是朝廷如果不跟米鲁合谈的话,那要怎么办呢?

他们派兵继续跟米鲁打吗?

这是肯定的。

问题是现在西南边遭遇了那么大的损失,明朝廷还要跟米鲁打,那就得召集整个南方几乎所有的明朝主力军队,他们估计过,至少七八万明军,才有可能将米鲁打败。

要是那样的话,江西那一位会不会趁乱搞点什么事情?

借着整个南方的空虚,他们很难相信江西的宁王会老老实实的呆着。

天子处身易地地想一想,如果出在这个位置的是他们,那他们也应该明白,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御书房内的所有人都很痛苦。

众人都没想到,那米鲁竟然会闹出那么大的一个事情。

他们原本以为不过就是西南的一个小小土司发动了叛乱,以大明朝廷的实力将他们清剿,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可是这场战争到如今已经足足五年了,米鲁的实力还在不断地壮大。

直到现在,米鲁已经有把整个西南都搞乱了的苗头,直接让朝廷骑虎难下。

可大明再怎么样,也还是有骨气的。

弘治天子宁愿吃糠腌菜,也不会落了自己的名头。

这根本就不是跟米鲁和谈的问题,因为他们一旦要跟米鲁和谈,整个西南的土司都会看到大明朝廷的外强中干,不停的会有土司揭竿而起,到时候大明朝廷的麻烦才是真的大了。

所以,米鲁一定要剿!

刘健想了想,最后还是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看着弘治天子说,“陛下,事到如今,我们真正翻盘的机会就在赵远松身上了。”

弘治天子听到这句话有些烦躁,竟觉得向来以老成见称的刘健是在胡说八道。

“赵远松跟云南的米鲁之乱有什么关系?他只在泉州府打一打海贼,就是让他去打米鲁,他现在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你让他跟米鲁打,也不知道能不能赢。”

没错,米鲁实在是太过强大了,这已经超出了大明朝廷的设想。

赵远松虽然打过几场胜仗,消灭了不少的土匪与海盗,但是之前最多也才灭了几千人,对手是根本没有办法跟米鲁相比的。

何况,赵远松经常打的都是海战,也没跟什么陆上的强军交过手。

刘健把希望都寄托在赵远松身上,那岂不搞笑吗?

刘健摇了摇头,还是坚定地说道,“陛下,事情不是这样说的,或许咱们应该对赵远松抱有更大一点的希望。”

“陛下想一想,赵远松要是真的得胜归来,那就代表什么?”

“那代表着他手下的军队,起码打败了一万五六千名海盗。”

“这些海盗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弱,臣听说常在海上混饭吃的海盗,一旦敌我双方遭遇了,基本上就没有逃跑的余地,只有不断进攻才可以让自己活下来。”

“这些士兵的凶悍程度,跟米鲁的军队相比,也丝毫是不差的。”

“这次海盗联盟也有一万五六千人,赵远松的军队能剿灭一万五六千人,那他就有能力跟米鲁的军队作战。”

“咱们再把话说回来了,只要赵远松能够得胜任归来,就算不调他去跟米鲁作战,那也也不打紧。”

“只要赵远松回到了泉州府,那泉州府就有了主心骨,有能力应对朝廷大军进入贵州之后,可能发生的宁王叛乱。”

“他们就算打不过米鲁,但是跟江西的宁王打,应该是有很大把握的。”

“估计只要有赵远松在,宁王就不敢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举动,这就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调兵去平定米鲁之乱。”

“这两个办法,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都是很好的策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