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1三国明 > 第三十八章 《金匮钩玄》——戴思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八章 《金匮钩玄》——戴思恭

戴思恭,字原礼,号肃斋,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马剑村人,明代着名医学家。其父戴士尧为名医,幼承父业,继向朱丹溪学习医术二十余年,潜心医学理论,洞悉诸家奥旨。朱丹溪弟子甚多,惟戴思恭得其真传,治疾多获神效,由是以医术名世。

戴思恭出身于读书人的家庭,他的祖上曾经有好几代人做过医生,戴思恭从小就深受家庭的熏陶,勤奋好学。戴思恭和弟弟戴思温跟随父亲,徒步走到乌伤,父子三人一同拜着名医家朱丹溪为师。当时,朱丹溪门下有众多的弟子,而戴思恭颖悟绝伦,刻苦好学,最受丹溪的赏识,所以得到的医学传授也最为精深,后来,戴思恭学成回乡,他高明的医术闻名于江浙一带地区。

戴思恭,曾为晋王治愈了肢瘫的病症,但后来,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因旧病复发而死。朱元璋大怒,逮捕了王府的御医,要将他们治罪杀死。戴思恭上前从容进言道:“我曾经为晋王治过病,并且对您说过,今日虽然病好了,但因为他的病已深入膏肓,如果再复发就性命难保,今天果然如所言了。”听了戴思恭的这一席话,太祖朱元璋才免了各位御医的死罪。

洪武年间,戴思恭被征为正八品御医,授迪功郎,由于他的疗效特别好,每次都能药到病除,所以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朱元璋得病而久治不愈,下令逮捕医官,唯独慰勉戴思恭说:“你是仁义人,不用怕。”仍重用他。建文帝即位后,将诸多侍医治罪,唯独提升戴思恭为太医院使。

永乐初,78岁的戴思恭因年老告辞回乡,三年后,再次被征召入朝,当时的皇帝为朱棣。朱棣尚为燕王时,因患症瘕之疾,燕王府良医正韩彝久治不愈,太祖朱元璋就派戴思恭前往燕京诊治,戴思恭先询问了韩彝所用的药方,又问燕王有什么饮食嗜好,朱棣答:“生芹”。戴思恭说:明白了,他一剂药下,即排出诸多寄生虫,燕王的病就好了,因此,朱棣对戴思恭十分敬重。戴思恭再次入朝时已80高龄,朱棣对他特别关照,免去了他的跪拜之礼。这一年的年底,戴思恭又告老还乡,返乡十天后,戴思恭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安葬在浦江之滨的独秀山。

在戴思恭最后离开朝廷返回故里之时,朱棣曾颁布诏书“朕复招汝,汝即来也”,可见已为皇帝的朱棣对戴思恭的期待与敬重,仍然期待着让戴思恭关注他的保健医疗,戴思恭死后,皇帝传谕旨予以祭奠,说了许多称赞之辞。

戴氏在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在学术上继承了丹溪学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并有所发挥,提出“阳易亢,血易亏”气血盛衰理论,强调顾护胃气,辨证精到,施治圆活。着作有《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推求师意》二卷,以及校补《金匮钩玄》三卷。

戴思恭得到了朱丹溪学术的真传,在继承中对丹溪未竟之论予以补充、发挥,不愧为丹溪高足。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戴思恭则补充说:“气属阳,动作火”,并进一步解释说:“扞卫冲和不息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丹溪说:“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戴思恭则根据临床,对此加以引申,指出“传化失常”是导致郁证的关键。

戴思恭写的《推求师意》一书,便是本着其师朱丹溪之道,予以研究阐发,发挥了老师的未竟之意。难能可贵的是,戴思恭身为朱丹溪弟子,对丹溪的心法领悟最深,但也善于灵活运用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之长,而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垂暮之年的戴思恭,对恩师朱丹溪仍然怀着深深的敬重。

宋濂在《宋学士文集·翰苑续集》中撰文称赞戴思恭医术高妙,非一般医生可及,可以看出戴思恭当时的医名。明史中评价戴思恭“人谓无愧其师云”,该是对朱丹溪这位优秀弟子的最高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