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1三国明 > 第二十二章 安汉侯——王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二章 安汉侯——王平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因为小时候被姓何的人收养,所以又叫何平,后来姓回本来的王姓。王平最初投奔曹操,在汉中之战时投降于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随马谡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在撤退时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赏识,得到破格提升。之后,王平在第四次北伐时成功防守住了魏将张合的进攻,在诸葛亮去世后帮助众人平定了魏延之乱。蒋琬执政初期,王平协助吴懿防守汉中,吴懿死后接替其任务,升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后成功防御了魏将曹爽十万大军的伐蜀之举。

王平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是他能口述让别人代写书籍,都有意理。王平让人读史、汉一系列的书籍传记,自己在一旁听,能知其大义,论说的时候不会失其主旨。王平遵守并履行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然后不足的是。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蜀国后期,原有的着名将领先后去世。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这三员蜀将名声都很大,也都建立了不少功劳业绩。

王平原是曹操手下的一名代理校尉,刘备发起汉中之战的时候,他是以徐晃副将的身份参与战争的。提到徐晃这个人,不能不想到“治军严整”四个字,曹操夸他有“周亚夫之风”,可不是随便说的,徐晃的性格,在《太平御览》里有记载:性严,驱使将士不得闲息,于是军中为之语曰:“不得饷,属徐晃。”再看看王平的性格特点,陈寿评价说:王平忠勇而严整。二人的性格简直太相似了。在军中王平屡屡受到徐晃的排挤,继而一气之下投奔皇叔,这里值得注意一下的是,当时曹操知道王平熟识汉中地理,才使王平随军征讨汉中,结果王平跑了,投向了蜀汉阵容,无疑是锦上添花,皇叔自然喜欢。但是,就当时而言王平的名气跟军功,基本不显,皇叔只给了一个裨将军,牙门将的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副将的王平曾经两次,向不同阵营两个主将进谏金玉良言,都不被采纳,反得失败。第一次是曹刘两家的汉中争夺战,王平担任的是徐晃副将一同出战,此时徐晃欲渡汉水效仿韩信背水一战,王平死谏不从,徐晃不纳良言,最后徐晃大败而归,王平自知守寨不成,继而投降;第二次是街亭之战,也是导致武侯第一次北伐失利的直接原因,临行前诸葛武侯千叮万嘱的小心谨慎,可惜马谡此人自恃才高,作为副将的王平贯进行劝谏,却被一一驳斥,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解决办法,马谡败了,整个北伐计划也是败了。从这两次来看,王平的军事才能凸显,尤其是街亭之战,在武侯追究失败将领责任的时候,唯独王平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提升官阶,一番嘉奖不在话下。

王平有一个性格特征“自轻”,跟自负相反,通俗地说,就是缺乏自信。关于这个性格,陈寿直言不讳地评价:“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诸葛亮称赞王平“号飞军,所向无前”,蒋琬也认为王平是个好人,在诸葛亮死后,立刻推荐王平去永安防守东吴。鬼都明白,蜀汉东南无战事,去永安呆上几年,功劳是少不了的,过失是不会有的,等着升官发财吧。就连魏延这样基本上没有朋友的人,也视王平为他的唯一朋友,足见王平“自轻”的好处。

王平遵守法度,说话严正,从不戏谑,从早到晚,正襟危坐,没有一点武将的轻躁之气。史书记载,他无论是在行军途中,或是驻守营地,总是让人给他念《史记》、《汉书》中的本纪列传给他听。王平悟性很高,别人给他念完后,他不但全能明了它的大概意思,并能对每一个人物的得失、优点与缺点做出评价,不失其要旨。总得来说,王平一生中规中矩,而不平庸草色。为人处事,更是跃于军前,伏于名后,名声不响但却位居重职,在军事上有独到的见解,也善于利用地理来进行战略部署,果断而不妄动,最后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后人多以其为标,未曾在军事上犯过错误,可谓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蜀汉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