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魏宫莲 > 第14章 周礼嫡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日,管家恰在茶楼,瞧着府上三少爷冯宝业策马而来,约莫是从魏宫的方向来的。

近段日子,宫里祭祀多。这等羊酒赏赐,现在却是交给三少爷了。管家自顾自地琢磨着。

羊酒,羊和酒,古时用以馈赠、定亲和祭祀的物品,亦泛指赏赐的礼品。

从羊羹、羊酪到“烹羊炮羔”,再到汉代赏赐大臣民众的“羊酒”,都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民俗风情。

回头府上有下人问起来,管家便说了。

“三少爷是太师和公主的第一个儿子,这就是嫡长子。就像天子的母亲必然是皇后娘娘,嫡长子,日后是要祭祀祖宗的。”

“那也就是说,日后继承太师家业的,也是三少爷?”府上下人里不乏脑筋转得快的,兼能举一反三,“现在魏宫,就是魏天子。”

魏天子的生母,也被加封献文元皇后。只是有传闻,魏天子生母并非思皇后李氏。堂堂定州中山大族,还不如长安获罪的辽西郡王府,出不来一个国舅。

府上三小姐,陪葬先献文帝云中金陵,也要是皇后。

朝廷还在商议中。

闻言,又有人说,“太师府都是三少爷的?二少爷且不说,自然有公主替他攒着,也有前面驸马爷的爵位吧。大少爷呢。”

“要不说是,要回他长安母舅家索要母舅的女儿,做妻子。”有人接话,调侃道,“从马,公主都替他备下了。”

也有消息说,是如夫人常氏要把太师府的金银,都搬到她长安的娘家去。

也都是没影儿的流言。

“如夫人常氏是乐陵郡君常氏了。”管家提醒道,这是魏宫里来人说的,“太师也说了。以后也不要再叫她如夫人了。”

“是,乐陵郡君。”话音一落,就有人“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眼见着管家看了过来,便又加上,“乐陵郡君常氏。”

众人说笑一阵,由这“嫡母”而来的“嫡长子”,现在在京都平城里引起热议。

就算是他们这样的给人为奴为婢的人家。这时候,区分还不严格,他们也算到庶民里。

也可以自称良家子。

良家子,出身好人家或清白人家的子女。而嫡长子,古代宗法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涉及家产继承,甚至是王位的继承。

自然引人瞩目。

这里的嫡长子继承制,援引周礼,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即天子。而其嫡次子乃至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也就是诸侯王。

当然,按等级有公、侯、伯、子、男,都是周天子分封的。

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

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

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当然,北魏现在已经沿用两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

南北朝时期,分封在外的天子兄弟都造反难成。而现在北魏朝廷的争论,更像是嫡与长。先说嫡母,魏天子可能不是只有一位皇后。

天子登基,还追封生母做先帝的皇后。这时候,死者为大,还得等生母也死了才能追封。

再说长子,儿子继承家业没有争议,但广义的“长子”是指“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又回到了“嫡母”乃至“子亦以母贵”的讨论范畴。还有,与“父死子继”,相对的“兄终弟及”。

意思是,古代世袭制下的皇位继承次序:

父亲死了,儿子继承;还是兄长死了,弟弟补上?

南朝四百八十寺。这时候,寺庙道观多,南北朝的天子诸王权臣乃至后妃也多。

还都出现过。

魏宫朝堂争论不休,是要学前朝汉宫,制度化,文字化。以后,就照着办。

这也影响到了民间。平民百姓,就算是京城的平民,古代其实也多是一夫一妻。

没有王位继承,对嫡庶不敏感,这个嫡长子继承制也只是说说。大家都在说。

人云亦云。

不过,妻死,做丈夫的可能续弦;夫死,做妻子的也可以改嫁。再婚,又有子女。

养在跟前,自然亲近几分。由此而来的平民百姓家,继承家业的争议。

时年,继承家业都是儿子,但一家几个儿子是常有的事。涉及自身,便多有讨论。而太师府的下人,便也有感而发。

冯太师的长子,是府上大少爷冯始兴。博陵公主的长子,是府上二少爷冯思政。而府上三少爷冯宝业,是冯太师和博陵公主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嫡长子了。

说起来,最是金贵。也在说亲了。

“不过,入选驸马爷的,还是二少爷吧。”有人想到了,跟刚刚管家说的,不一样。

魏宫选驸马,是按公主来的。皇室宗亲是博陵公主,而非太师冯熙。

他说,“说是长幼有序。”

“眼见着两个弟弟都在说亲了,一个又是北魏的驸马爷。”这位想的却是府上大少爷冯始兴。

这时候平城里说亲,也是长幼有序,哥哥先娶了嫂子,再考虑弟弟成家。他接着分说,“能不着急么。两个弟弟,都在说亲,还都有入选驸马爷的资格。”

原本大少爷冯始兴也是有的吧。他可是兄弟里最早送进魏宫里,说是陪还是太子的太上皇读书,甚得魏宫里的姑母皇后冯氏宠爱。

后来,献文皇帝亲政,府上大少爷年纪也不大。献文帝就让他做了一个官,太子中庶子,再去陪着魏天子读书。

而年幼的皇子公主,那时是养在皇太后冯氏跟前吧。太上皇迁居崇光宫,魏宫西一侧的宫殿,便有消息传了出来。

说是皇太后冯氏,也就是西宫娘娘跟前还养着太上皇年幼的皇子公主,迁出中宫也得缓一缓。而大少爷冯始兴那时在魏天子跟前行走。

也在魏宫东宫。

“就不说大少爷。这魏宫驸马爷,选得三少爷也不痛快。”

他们在茶水间里一边烤着火,拨弄着柴火,一边喝茶水,闲话家常。

“魏宫公主出阁,就不另辟府邸,说是还是博陵公主的公主府。也一直没有收回去。”府上有上年纪的,积古。

说起文成皇帝年间的事情,也历历,如数家珍。

遥想博陵公主当年出嫁,那个盛况……咳,公主二嫁。还是在她的公主府里。

而太师冯熙在长安和常氏成亲,他们也都不在。

“说起来,还是乐浪王氏。”冯太师第一次做州官,就是定州刺史。

初到地方,是想做出成绩来的。他们已经跟着了。而乐浪王氏是燕地大族,也是太师冯熙的母舅家。

他父亲冯朗曾娶乐浪王氏女。也是乐浪王氏主动提及,冯朗曾替他儿子索要母舅家的女儿做妻子。

“不曾想,就登母舅家门了。”乐浪王氏的族长很是健谈,也好客。还唤来他的小女儿,与她的丈夫冯熙一见。

“只说是,母舅家的女儿。”几杯酒下肚,也是燕地地方官员的王氏族长便起了谈性,“还好,你来得好,我还有个幺女。今天便许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