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盛世枭雄 > 第1198章 大展宏图(2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立当天晚上入住大原的太守府,先见了太守府的原班人马,吩咐从明日开始,检查太守府所有政务,就让等了一天的大家都先散了。

他走了这么多天也累了,打算先好好休息一晚上。

真休息是不可能的,但不见外人,对林立来说就是休息了。

“李校尉,现在你手里也有五千人了吧。”简单吃了晚饭,也没有去书房,林立与李云秋在太守府内的院子里纳凉。

“回大人,是七千余人。”李云秋道。

“哦,”林立点点头,“我估计着在大原征兵不会太顺利,咱们也先歇息几天,先抓抓太守的政务。”

李云秋道:“大原王家一家独大,其它几个小家族只能从王家手里分点残羹剩饭。

大人何不按照前几个县城那般,一鼓作气?”

林立道:“一是这一个月来的布置还未完全见效。

铁轨还没有通车,黄河还没有进入枯水期,需要横跨黄河的几座大桥还在设计筹备阶段。

柴油、发电机、轮船、拖拉机,所有我需要的机械也都还没有制造出来。

不说整个晋地,便是京城也在等着看到效果。

二就是,改变非一日之功,要想获得支持,不单单是百姓,也要来自士族大家。

云中之所以顺利,一是因为赵家确实有了把柄,二就是给了王家和张家足够的好处,且没有动李家。

也给云中周边足够的震慑,所以才一切顺利。

但大原这里,与云中周边的差距很大。

首先,大原王氏家族一家独大。王文琦一个举人,都能放弃仕途来管理家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云秋道:“王家从前朝开始,一共出了一个状元,三个贡元,而每一届科考,都至少会出一个举人。

现在户部、吏部都有王氏族人当官,外放到各地的也不少。

若不是本朝有不得在家族所在地做官的说法,这晋地大部分官员都要姓王了。”

林立点头:“不错,所以,在云中能做的,顺利的,在大原照搬过来可不容易。

且大原原本也不错,至少在云中发生的那些事情,大原没有。”

大原经济因为八成都在王家手里,又是太守府所在地,在原有太守的支持下,王家的势力早就盘根错节地深深扎下了。

整个晋地,几乎所有的生意,其实也有王家的影子。

而先要找到王家的把柄也不容易。

“我来是想要将晋地整体经济都提高上去的,不是来搞破坏的——这些时间你也不少挨累,今晚都早点休息。”

林立挥挥手,先转身进了室内。

老式的太守府,能看出来每年都有维修,之前住的人口也多。

原本太守张忠元离开的时候,只带了家眷老小,下人们多数都留下了。

眼下太守府收拾得很是干净,不过下人们都被李云秋安排的人替代了。

林立回到卧室里,浴水也都准备好了,林立熟悉之后,看着自己的东西都按照习惯,该摆放在卧室的摆放在卧室,该安置在书房的也安置好了。

他难得不想去书房,早早躺在了床上。

这年月越是世家,越很讲究,下人只买不卖,到了年龄都会安排成家,以老带新。

老人们也会安排到庄子里继续管理,或者作为铺子里的掌柜。

若是做出突出贡献的,也会返了卖身契,做个得力的属下。

大原的王家对自家子弟的要求也很严厉,男丁自小都要启蒙学习,之后根据性格安排从文或者经商,倒是没听说有从军的。

不过林立觉得不大可能。

王家这么大,族里不会那么没有远见的,若是族内没有子弟从军,那就是他们暗中在支持一个,以为必要时候的一个退路。

先到退路,林立就想到了秀娘,恍惚中,又是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王文琦第二天就送上了请帖,代表大原商户为新任太守接风,地点定好了,就在王文琦族内的一个酒楼内,时间由林立定下。

林立收下了请帖,让来人带去口信,只说刚刚到大原,公事繁忙,待告一段落,必然赴约。

接下来几天内,就是查看大原政务,自然是从了解官员开始。

林立一反在各处常态,直接抓起了大原政务,立刻就给所有人一个暗示,林立会在晋地任职很久,要任命自己的亲信了。

果然,作为一方最高行政长官,林立首先安排的是李云秋的人,检查晋地所有积累和未判决案件,城池安全防务,设立警卫派出所,将军队与警务分离。

接下来就是当年劳役与秋后赋税的安排,自然就要设计到人丁普查。

不仅仅要统计人数到户,还要到每一户的人丁上,不论男女老少,主人还是下人。

这可是个大工程,还不等太守府原班人马反对,林立就已经拿出了完整的程序。

由林立从京城带出来的幕僚总管,李云秋配合,只半天时间,就将人手安排了下去。

流程详细到每天哪个时间到城内哪一处街道,城外哪一个村落。

其中还包括有户籍所在地的常住人口,和经商而来的非常住人口。

户籍统计的同时,还有商户店铺房屋的统计,主人居住的,租赁的,闲置的,全有安排。

然后就是太守府的账本,大原的粮库等等。

是太守职责范围的,一个不落,可管可不管的,一定得管。

总而言之,从官员的安排到城池护卫到民生,林立全都插手。

但插手归插手,林立却没有乱七八糟地指手画脚,都是维持在一个统计的范围对。

对店铺的经营重新登记,盈利亏损却并不过问。

而严厉的,只有土地的丈量统计和人口登记,包括在衙门内登记的买卖文书上的人口。

每天上午,林立都会准备好解暑的绿豆汤准备在登记工作的各个地点上,下午就是“雪糕”。

午餐给的是工作补助,虽然不够进酒楼,但足够一个人吃饱吃好的了。

晚上会在太守府准备好晚餐,一荤一素一汤一饭,这般吃饱了,谁也不好意思立刻回家,正好就稍微加个班,将当天的统计做个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