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黒纸上的那堆粉末就像是透明沙子,有一种神秘的美感。

“这是现场物证吗?”我好奇地看着这些细碎东西,刚伸出手想触摸,却又觉得不妥。

万一这是证物,被我不小心破坏就麻烦了。

“现场有很多这种东西,这只是其中一小点。可以拿起来看,没关系。”戴莎接着问我:“像不像是碎晶?”

这句话提醒了我,这可真有意思。

“来,这里还有放大镜。”她很贴心地移过来工具。

“啊,谢谢。”我伸出右手两指,划过那座透明小沙丘,恰好能粘上一些碎粒。

当我以拇指轻轻摩挲置于食指上的粉末时,能察觉到刺刺的硬度和锐感。

左手拿来放大镜,仔细再看这些东西,还真像耗尽能量或x物质的透明能晶碎块。

但是,如果只是普通使用后的晶石,不应该是这种状态啊。

就像是破碎后再粉碎的晶石。但是,得怎么使用,或是破坏,才能达到这颗粒度?

对了,刚刚戴莎说过,现场有很多这种“沙子”。

“那个中转库房,应该还有很多能晶矿石吧?这些透明沙子难道也是储运货物之一?”我猜测着说:“虽然看起来有点像能晶碎片,但正常使用至作废的晶石,应该是不规则透明碎块才对,不太可能被粉碎到这种程度。”

但问题是,假如这些沙子,姑且算是被用废的晶沙好了,需要用到高密级库房来中转吗?

“现场几乎被夷为平地。虽然库房流通记录档案都已损毁,但经过后来追查,可以确定中转货物基本都为高品质白能晶和黑能晶。”戴莎看着黒纸上的透明晶沙,接着说:“但是,爆炸中心,也就是原晶石储藏柜所在地,没发现任何完整的能晶矿石,哪怕是碎片。散落满地的,都是这些沙子。”

“这些沙子……后来被验证过技术指标吗?”我还是怀疑,这些沙子是否真与能晶有关?

“有。”戴莎给出确定性答案:“技术司验证过这些沙子的物理性质,基本可以判定与能晶高度相关,说是晶沙也没问题。但是,能量指标或活化指标都是零,已经分不清原来是黑能晶或白能晶了。”

真不可思议。这个结果说明什么呢?

是原本应为高品级白能晶和黑能晶的货物,被替换成接近废品的晶沙?还是某种力量把能晶压成沙子……?

现场的爆炸又是怎么回事?

戴莎用笔和纸向我大概讲述一些现场发现。

首先是爆炸中心。

据说,总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整个库房被炸得渣都不剩。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惨烈,储藏柜,地板,墙壁,天花板,钢筋水泥,甚至还有两名当时靠近柜子的库房工人,全部没了。

从被烧蚀的建筑残体边缘来看,就像是以爆点为圆心,凭空出现一处大型球体空间,但爆炸过后的里面什么都没剩下,除了一些透明晶沙。

这处空间底部,地上是一个大圆形弹坑,就像是被巨型炮弹砸中一样。

大爆炸引发强烈的冲击波。据目击者描述,那些恐怖的热风和烈焰,冲垮隔离墙,“刮”倒钢筋后没多久,又把那些烧焦的黑架子“拉”回去,烈度之大难以想象。

根据后来的现场检测和推断,似乎是瞬间极高温烤软这些高强度的合金钢材,使得速度极快的热风可以肆意拨弄犹如变成野草的钢筋。

至于为什么外墙全被吹飞,钢筋先向外倒再往内倾?有专家认为,可能现场出现极短时间内爆发的能量,引发向爆心四周极快扩散并卷入四周空气的极强冲击波,瞬间到达球体空间边缘临界点后形成的内外正负压,使得烈风随空气冲击波先外冲再回流所致。

整个现场可以概括为三圈地带。

爆炸中心是不毛之地,遇难者被烧剩足底脚印黑痕,非常恐怖,圆心大坑中,最后只发现那些透明晶沙。

待在圆心位置的两名调查官,还有两名库房工作人员当场遇难

第二圈是隔开中转库房和其他区域的墙壁及走廊地带,基本被摧毁大片,并形成一圈面朝爆炸圆心“垂头”的焦黑钢筋。

火灾主要是从这一圈开始,蔓延至其他地方。

而这一圈,也很想是某种爆炸“边界”。

在这里发现两名死者,还有一名重伤的调查官和司机。那个司机就是雷诺。

最外圈是受冲击波影响相对较少的地带,但2号仓库整体结构被破坏后引起多处倒塌,多人被砸伤,还阻碍了内层的人逃难。

就像是一朵可怖的死亡之花。由焦黑钢筋低垂组成的花蕊,围着内圈花心的晶沙花粉,被吹倒外翻的周围残垣断瓦则是花瓣。

遇难者的鲜血,染红了这朵花。

难以置信的爆炸事件。

如戴莎所说,现场找不到炸弹之类的残骸。

事实上,爆炸中心那种匪夷所思的破坏程度,也不太可能是普通炸药化学能所引起。

而且,现场库房的员工也没时间引爆任何物件。

“当时,我们这个四人团队和2号仓库主管进入库房后,里面只有雷诺司机和其他两名工作人员。”戴莎简述大概经过:“根据队长回忆,那几人一直站在晶石存储柜,确实有些不自然,但也不能说明什么。”

据队长后来所讲,他布置两名调查官现场取证后,让第三人叫上雷诺到库房外问话,他自己则与主管到仓库外面谈。但是,走出去没到5分钟,就发生强烈爆炸事件。

站在库房外的雷诺和那名调查官都受到很严重的灼伤,目前皆意识不清,仍在圣心医院重症室治疗。

留在库房里的国家调查官训练有素,不可能放任那两人乱来。

所以,当时库房里发生什么事,怕是很难找到答案。但是,调查官们走入库房前,里面那几人做了什么事,就只能等那个雷诺清醒后再来问讯。

医院里那间重症室已被列入重点保护区域。

还有潜逃的亨利,已被列入通缉名单,被抓捕只是时间问题。也不知这人在想什么,难道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今,在首都碎石城,国家检察院的眼皮底下,聚能联合集团的西南城区物流仓库竟发生这种事故,还造成两名国家调查官死亡,性质之恶劣,已非普通政治公关所能掩盖。

排除障碍后,奥文名正言顺让戴莎以副手身份回归A34专案组,同时领导A35专案组。

她终于能再带队调查聚能联合集团、圣明邪教系列案件,但是……

“宁愿不要无辜的牺牲,来换取这种无聊的便利。”她怔怔地看着透明晶沙。

一时不知该怎么回应。我与她坐在沙发上安静了片刻,低着头,就像在一起默哀。

“提个问题。”戴莎沉默一会后,说:“如果将白能晶和黑能晶混合放置,有可能发生爆炸吗?”

我能大致理解她的想法,也跟着思索起来。

现场没有任何炸药之类的工具残骸。

那么唯一成嫌疑的,就是那些基本被认定为能晶遗物的沙子。既然已经分不清是那种晶石,那也可能是黑白混杂储存。

但那样做也太不专业了,并不是安全问题,而更可能会引发货物损耗。

“正常来说,就算两种晶石混合存放,也不会引起爆炸,更何况是那么夸张的烈度。混装的后果,就是上次说过的,可能发生病变传染现象,降低两种能晶的指标和经济价值。”我尽量回忆所学知识。

说到病变,假如黑能晶不够,是不是可以故意混合储存来促成传染,让部分白能晶转化成黑能晶?

这个实验已经有学者试过,但问题是,短期内只会使得两种能晶指标大幅下降,而长期病变转化过程又可能长达几百年,就算穷尽一生也难以得出科学结论。

因此,在生产和储运中,还是遵循分类分开储运能晶原则为准。

“就像这样……学姐看。”我举起左右手食指,将其贴近,对戴莎说:“假如这是彼此接触的黑白能晶。因为特殊的晶体外壁物理属性,相当于把能量或x物质都各自封锁在晶体内。放在一起的黑白能晶,能晶和x物质据说会有一种类似磁铁两极相吸引的特性,使得黑能晶x物质可穿透自身及白能晶外壁,渗入白能晶晶体之内,因其相对长期受困其中且难以再溢出,就可能促成白能晶能量损耗或病变黑化。”

“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因为外壁太‘硬’,穿透不易。”我将两指移开,复述完主要结论后,接着解释:“而现代动力源,就是通过某种特殊化学剂,引导能量和x物质较快速地流至反应舱可控作用并输出。这同时是个快速‘拆毁’晶石外壁的过程。所以,使用耗尽的能晶便裂成碎片。”

“当然,早期的动力源因为一些设计缺陷,确实在加速活化能量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自燃事故之类,但也未听说过特别强烈的爆炸事故。现在动力源经过长年累月的改进,已经比较安全,就更少发生事故。”我最后总结。

会不会说得太绝对?我记得之前在蓝苜蓿咖啡馆时,看过戴莎提供的安杰律师材料,其代理辩护的远景动力车集团c型车自燃案中,那款车型好像就是近年来的款式……

“因此,只是放在一起的黑白能晶,正常不会快速反应引起爆炸,对么?”戴莎的话中断了我的回忆:“有无不正常情况呢?”

不正常……那就不好说了。是晶石异常,还是当时有其他特殊的触发机制?

靠自己的想象,可没用啊。

嗯……好像也有例外?

开学第一堂课,梅林教授举过一个例子。

据说,千年前炼金术师偶然将白黑能晶放一起炼化,在某种条件下发生大爆炸并引发火灾。但那是为了说明能晶拥有澎湃能量的举例,或许只是吸引注意力的教学方式。

而且,那么久远的事,谁知道真假?

“其他的不正常情况,就真不知道了……”我能想到的异常情况,就是那间库房可能藏有未来得及外运的超高密黑能晶基础原矿。

但是,那些异常矿石能有这么大威力?几乎抹平一个球体空间内的人和物质,只剩下那些细碎的晶沙?

“就算那里真有超高密黑能晶矿石,但其异常指标是否意味着特殊力量,作用和触发机制如何,应该还没有现成公开研究结论。”我坦白说:“毕竟,这种晶石像是最近才出现的。”

“这倒也是,对一个未知事物,要研究出阶段结论,也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戴莎捧起杯子呼了一下气。

其实,杯中茶早已没有热气了。

她看起来似乎有些茫然。

“嗯……学姐,我毕竟所学太浅,知道的也不多。”我向她提议:“能否带一些晶沙样本到学校?如果请教专业教授,或许会有些答案。”

“可以呀。只要别随便丢弃就好。”她笑了一下:“这些东西,在现场真的就像沙子一样多,我们也有团队在研究其特性,不过也是没有结论。”

接着,她便将黒纸上的晶沙都装回小袋子里,封好口后递给我。

我接过这小袋东西,装入随身挎包后,又掏出笔记本,试探着问了一句。

“学姐,能帮忙查一个人吗?”

“谁?”她看向我。

“这个名叫里克的国家神学院教授。”我翻开笔记本,撕下一页纸递给戴莎:“他在1481年及之前出版过两本着作,纸上就是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