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656章 为政先正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式得到孔子即将来卫国的消息,是孔子高徒仲由和高柴亲自送达的。

原来,孔子认为,此番赴卫,应该向意怠鸟好好学习,小心谨慎,切莫一个不慎摊上了事。

所以,孔子就先让仲由和高柴赴卫国打前站,自己则率其他弟子暂时在卫国重镇仪邑歇脚。

高柴本就在卫国担任过士师,于是就带着仲由直接到了孔府,向孔圉转达了孔子欲居卫国之意

孔圉大喜,为了表示自己对孔子的欢迎,他立即上奏卫出公,直接让高柴官复原职,位列大夫,任卫国士师。任命仲由为卫国大夫,帮助执政上卿孔圉参与治理国政。

孔圉把孔氏家宰的重要职务交给了仲由,还将孔氏家族的三千带甲家兵悉数交给仲由。

孔圉对仲由道:“如今卫国,全国兵马由王孙贾掌握。虽然王孙贾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老夫认为还是子路您的军事素养更高一些。所以,先弄个大夫当当,然后帮助老夫将三千家兵给练好带好,老夫就感激不尽了。”

仲由身负一身武艺,更追随孔子读了几十年书,完全可以用文武全才来形容。如今居然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如何不欣喜交加?

高柴自不必说,本来他就好好当着卫国士师,对这个职务可谓是轻车熟路,此次为了孔子在卫国能够好好过几年日子,卫国的官当然要当。

就这样,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高柴和仲由这两位流浪汉,一下就都成了卫国大夫,一个居庙堂之上参与国家政事,一个于孔圉府中统兵数千。

孔圉详细对高柴和仲由介绍了卫国的事,最后,孔圉道:“眼下,老夫相信凭孔夫子的智慧,一定能帮助卫国解决该些问题。两位就带着这些去仪邑接孔夫子来卫吧,老夫已奏请国君,给予孔夫子卿大夫级别的俸禄,先让孔夫子安顿下来。其他的弟子,若有意在卫国出仕的,老夫都将一一安排。”

仲由和高柴都很兴奋,告别了孔圉,两人坐着刚配发给孔子的数辆豪华马车,匆匆去仪邑迎接孔子。

孔子得知情况后十分高兴,不管如何,自己在卫国享受着卿大夫级别的俸?,而自己的弟子们均可以在卫国出仕为官。

至少,这就结束了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有了一个可以安心宣扬儒学礼教的环境,也让自己的弟子们真正践行“学而优则仕”的道理。

该向卫侯推荐哪些弟子在卫国出仕为官呢?

仲由和高柴已然由卫国执政上卿孔圉直接录用为大夫了,其他的人各有所长,届时得因材而用。

孔子正胡思乱想着,仲由找了个空档,趁其他人不在,偷偷对孔子道:“从卫国执政上卿孔圉所表达出来的样子看,夫子这次赴卫应该会有重大作为,卫侯重用夫子是铁板钉钉的事,甚至极有可能会由夫子您来主持卫国政务。”

孔子心中暗喜,虽然早在陈蔡绝粮之谷时,自己已然心生退意,只是想着回到鲁国,在鲁国也就做一只闲云野鹤,编编书,弹弹琴,唱唱歌,优哉游哉。

但是,毕竟孔子一生来致力于推行礼教儒学,如果自己能登高位,那不但更方便礼教儒学的推行,更有利于在实践中的运用检验,从而使儒学更得到世人的认可。

现在,孔子有了在卫国担任执政大夫的前途,你说他能不兴奋吗?

所以,听仲由一说,孔子不由眉飞色舞,捋着胡须对仲由道:“光阴匆匆,时日无多,这次机会,丘与二三子都要把握,务必借机将礼教给宣扬到卫国每个角度。”

仲由听后愕然,夫子啊夫子,你如果在卫国执政,关键是要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放得如何,决定了你的执政地位牢不牢靠的问题,这跟宣扬礼教有个毛线关系?

见仲由呆愣着的样子,孔子微微摇了摇头,道:“卫国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礼仪相关的事,如果丘能够执政卫国,必然将这桩大事给解决了。”

仲由简直要抓狂了,夫子啊夫子,您到底在说什么?

孔子看了看仲由,一字一句道:“若丘执政,首推正名!”

仲由大惊,他知道孔子所谓的正名是何意:卫国国君,谁才是正统!

唉,夫子喂夫子,你正个毛线名啊,你就一外来户,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工作,那就老老实实将工作给做好。

结果你一头撞到这关系到每一个卫国人神经的金字塔尖顶位置,毛想想好了,你孔夫子会有好日子过么?

现任国君卫出公,是由前任国君的夫子南子与现任卫国执政上卿孔圉扶立的,而且是在卫国世子蒯聩叛国、前国君看中的公子郢坚决不当国君的情况下,无奈立了卫国世子的儿子。

程序都到位了吗?显然都到位了,而且,无可挑剔。

但是,现在已经叛逃到晋国的卫国世子蒯聩去高调宣称,自己才是卫国合法继承人,理由很直白:你卫国何时废了我的世子之位?

什么叫世子?那就是国君继承人!

虽然你们都在说我叛国,但我从未叛过国,我只是反叛那个干政的淫荡女人南子而已。先君卫灵公虽然被南子所惑,但他知道我的初衷,故哪怕是表面上对我很生气,把我赶出卫国,但他还是人保留了我的世子之位!

退一万步讲,什么叫儿子?难道一个不听父亲话的儿子,是一个合格的儿子?现在父亲要求他将国君之位还给父亲,他却贪图这个权力,不还给父亲,这样的不孝之子,有资格当国君?

本来,蒯聩再怎么叫嚣,整个卫国都可以不用去理睬,但蒯聩现在是晋国执政上卿赵鞅的帐下红人!

赵鞅主持晋国自平定国内叛乱、粉碎反晋联盟军事行动以来,声望如日中天,曾经作为反晋联盟马前卒的卫国,分分钟面临着来自晋国的报复。

更要命的,是赵鞅完全可以利用蒯聩凭卫国世子身份回卫国继位这个重要借口,不需要以报复的理由讨伐卫国。

卫国,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应付蒯聩借晋军回国夺权的问题,而并非是孔子所认为的蒯聩与卫出公这对父子谁才是卫国正统国君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自从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去世这年开始,就在实际上已经被卫国人民给解决了:卫国的正统国君当然是卫出公。

其实连孔子的初衷也是要正一正卫出公才是卫国国君的名,他也看到了卫国急需面对的重特大问题,所以他要全世界都相信,你蒯聩没资格当卫国国君,所以你蒯聩引晋军来讨伐卫国是无道的。

只要你蒯聩师出无名,那你还敢率晋军来打卫国并夺取国君之位?

仲由头脑其实并不简单,他很快就理清了孔子的意图,而且他也很快就领悟到了一点:孔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个操作是危险的!

任何一个当政者,都不希望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被挑动。更何况,如今的卫出公,担任国君已经整整5年了,这五年来,卫出公兢兢业业履行着国君的主体责任,并未有任何执政治国上的失礼失范和不当之举,在卫国人民心中,已经是认可了卫出公。

而你孔子居然将这事给重新提起来,这几个意思?

后世有一个叫李世民的,他用了极其恶毒的手段,杀了哥哥与弟弟,逼迫父亲李渊让位。最后,凭着出色的工作,居然为自己谋得了一个明君的称号。

时间,才能冲淡这一切,也才能弥补某些方面的遗憾与不足。

所以,仲由对孔子的正名之说非赏担忧,他对孔子道:“夫子所谋,从大道理上讲自然是正确的,但是放在现实来看,恐怕是迂腐之举吧。”

孔子一听就火上来了,子路啊子路,你怎么又口不择言了?居然敢讽刺老师迂腐?

孔子不悦道:“子路,没想到你老都老了,说话竟然还如此浅薄!你到底懂不懂为师所言的正名之意?为师看你是不懂!

既然不懂,那就低调点,谦虚点,不要随意发表意见!否则,这叫妄言!

正名,乃正其名份也。名份不正,言之难成理;言不成理,举事难有成;举事不成,礼乐难以兴;礼乐不兴,刑罚难以公;刑罚不公,百姓难适从!

故君子于名份,不可不言!君子若言之,则必可行。故为师若执政卫国,自然优先考虑正名之事,绝不能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