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602章 子张颛孙师(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史料记载,孔子曾曰过:“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的意思就是,要鼓励一个人的进步,而不是认同他的不足,这样做难道有错吗?人家洁身正己以求进步,就应该鼓励,不要抓住他曾经的过失而不放。

颛孙师交友,也许正是把孔子关于“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思想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孔门弟子。

这与他的性格也有关。

据史料记载,孔子曾概括过自己几位得意弟子的性格。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这是孔子对高柴、曾参、颛孙师和仲由四位弟子的评价,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孔子并非是真的说这四人就这鸟样,而是指出这四人曾经表现出性格上的缺陷,但是在加入孔门以后,受到了儒学教育,不但改正了这些缺点,而且还各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中,孔子对颛孙师的评价,是性格偏激。

这种偏激,是与生俱来的。受此性格影响,在生活上,颛孙师甚至有点我行我素。

据说,颛孙师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为人洒脱,随和从俗。

史料记载,战国后期主张“性恶论”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的着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况,就对颛孙师的穿着有过赤裸裸地批判,“弟佗其冠,神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这简直不能用批判这样的词来形容了,而是开骂了。

荀况直接骂颛孙师:头上歪戴着帽子,嘴里说些淡薄无味的话,走路还学着禹、舜的样子,子张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贱。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文人墨客代表着各自的学派,各种开骂是常态。

但颛孙师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性格,貌似与墨家有着相通之处。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墨家与儒家因为理念上的分歧,颛孙师受到了孔子高徒中的曾参、颜路等人的排挤。

但排挤了又如何?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颛孙师后来自成一派,被称为“子张之儒”,而且是儒家八派中列在最前面的。

子张之儒相关言论就有“下无用则国家富,上有义则国家治,上有礼则民不争,立有神则国家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树之德,此国家所以茂也”。

有学者认为,这段话,其核心要义反映的正是墨家思想。

下无用,即墨家倡导的节俭理念;上有义,即墨家倡导的尚同理念;立有神,即墨家倡导的明鬼理念;兼而爱之,即墨家倡导的兼爱理念;以为无命,即墨家倡导的非命。

这里有一个成语,“禹行舜趋”,讲得正是颛孙师。

据说,颛孙师曾向孔子讨教“善人之道”,孔子对他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踩着圣人的脚印走,那仁德是难以学到家的。

于是,颛孙师就恪守老师教诲,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模仿禹、舜这样的圣人说话行事。

颛孙师甚至认为,禹舜这样的先贤圣人,最令人叹服的是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就是哪怕曾经受到过别人陷害或欺侮,也不加以计较。

传说中,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利而被舜帝诛戮,但大禹并没有因此而对舜帝生怨,反而臣服于舜帝,并辅佐舜帝完成治水大业。

舜帝有个叫象的弟弟,平时作恶多端,但舜却一直忍让,从不计较。

但颛孙师总是将禹、舜之言行放在嘴上,全面摹仿禹舜,可谓是亦步亦趋,这就是“禹行舜趋”。

于是,孔子摇摇头,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认为,颛孙师这样做,“过了”。

毕竟,孔子倡导的是中庸之道。孔子的意思就是,当一个人对你不好,你却以德去回报他,那你又如何去回报对你好的人呢?

所以,当别人对你恩德相待时,你应该用同样的德行来回报他们;但当别人对你恶意相待时,你应该直接反击,以“直”报复他们的伤害,而不是用“德”来回报。

讲得再通俗一点,当人家对你好,你也要对人家好;当人家对你不好,你就要反击。

于是,后来孟子曰:“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德报怨不可取,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正道。

但显然,颛孙师对孔子的这番教导没有上心,他貌似狂热崇拜禹舜这样的先贤圣人,违背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精神。

这使得孔门不少弟子对颛孙师非常不满。

曾参说,子张这样的人,别看他长得英俊潇洒,但与他在一起,想要做到仁实在很难。

言偃也因此对颛孙师表示了遗憾。他说,子张虽然是我的挚友,他在各方面都非常了不起,实在难能可贵。可惜,他始终不能达到仁的境界。

综合各种史料,我们眼前浮现出的颛孙师形象,是一位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美男子,是一位博览群书文采出众的才子,是一位颇得孔子欣赏认可的孔门高徒,是一位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的思想家!

颛孙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是中华姓氏库中的颛孙姓的重要代表人物,甚至被认为是颛孙姓的得姓始祖。

甚至,叶公好龙这则寓言。

对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颛孙师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能人,有人得出的结论是,孔门众弟子中有四人可一字而概括之,即“仲由勇,端木赐智,曾参孝,颜回仁,颛孙师武”。

孔门弟子太多了,笔者实在不忍在春秋鲁国风云这部书中将他们给忽略,所以,只要有机会,我们就穿插介绍一番。

就如这里,我们讲孔子率众弟子赴叶邑见叶公这段故事时,就让颛孙师客串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