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30章 尊师重道1:为什么说孔子甚至被视为酒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0章 尊师重道1:为什么说孔子甚至被视为酒圣?

这两年,孔子非常愉快,来拜他为师的弟子越来越多。

当然,大部分的弟子都不可能如仲由一样,与孔子较量一番后才心悦诚服成为弟子。

大部分的弟子,都是慕名而来,而且身份多样,有平民庶人,也有贵族子弟。

如果说冉耕、曾晳、仲由等人是平民庶人的娇娇者,那此时的孔子门下,有一位特别的年轻弟子,是贵族子弟的娇娇者代表,更是慕名前来的典范,燕汲。

因为燕汲来自遥远的秦国!

这是孔子唯一一位来自秦国的弟子,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留下尊师典范故事,笔者忍不住要将他的故事提前到这里来讲了。

原因只有一个,此时的燕汲,已经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

燕汲,燕氏名汲,字思,秦国渔阳人氏,出生于公元前541年。

据说,燕家为当地名门望族,自父亲起往上溯五代,均为秦国公族,故家境颇丰,而且整个家族都重视学问。

孔子在鲁国兴办私学、招收弟子的消息传到渔阳,燕汲的父亲燕公滕在去世前就对儿子燕汲道:“汲儿啊,人之根本,在于知书达礼,守义有德。人生极短,汲儿一定要用功读书,德才方能兼备。

祖父、父亲已经把自己知晓的知识都传给你了,家中虽还有一些藏书,但毕竟秦国地偏,离中原文化相差甚远。

若有机会,汲儿不妨赴中原学习礼仪文化。周王室和鲁国都是天下礼仪汇集之地,父亲听闻有孔子在鲁国兴办私学,招收弟子。

汲儿一定要去鲁国拜孔子为师,待师成归来,传授中原文化,以育族人,并济国人,此为大功大德也。”

当时的燕汲年二十岁,已经娶妻生子。燕汲因为勤奋学习,少年时就知书达礼,深得燕氏家族老宗主、祖父燕公胜和父亲燕公滕的赏识。

但秦国远离中原,故在礼乐文化方面可供学习的资源十分匮乏,这才有了燕公滕去世前鼓励儿子远行求学嘱咐之事。

不久后,燕汲父亲燕公滕去世。燕汲为父守丧三年后,决定离开故乡赴鲁国求学。此时的燕汲,已经22岁了。

公元前519年,燕汲辞别家人,东行学艺。一路跋山涉水,自渔阳至曲阜,四千余里,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燕汲终于到达曲阜,拜孔子为师。

仲由拜师时,燕汲也刚入孔子门下没多久。

但他立志求学,如饥似渴地从老师那里学习礼乐文化。燕汲不但被老师孔子的渊博知识所折服,更被孔子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对孔子非常尊敬。

燕汲发誓,此生一定要做老师孔子那样的人,为人师表,以德服人,以文化人。

所以,当仲由在孔子面前粗俗无礼时,燕汲非常不满,几次欲出言相驳,都被孔子用眼神给制止了。

仲由成为孔子学生后,由于性格洒脱,言语直接,多次对孔子不讲礼貌,燕汲都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仲由貌似也不喜欢燕汲这种只知道彬彬有礼、对老师过度尊重的同学,孔子早期的学生中,反正燕汲与仲由都带有点互相看不惯的意味。

幸亏燕汲自制力极强,虽对仲由不满,但也仅是在口头上对仲由表示反对,不致于两人大打出手。

孔子对仲由貌似是有些偏爱的,他对其他学生的要求极高,但对仲由貌似有些方面听之任之。

如仲由喜欢开玩笑,有时也搞点恶作剧,引发一些同学们之间的小矛盾,还经常因为大大咧咧犯些小错误。

但孔子很少在公开场合斥责仲由,反而在各种场合都带着仲由。

公元前515年,已经学艺五年的燕汲回了一次秦国,毕竟在秦国渔阳,他有自己的燕氏家族,还有妻儿。

燕汲回到秦国后,有心在秦国开馆收徒,传授儒学。

但想想自己对儒学还不够系统,于是再次赴鲁国学习礼仪文化,向孔子又学了五年。

直到公元前501年,年满40岁的燕汲决定回秦国。

这一次,燕汲诚恳邀请孔子赴秦国,哪怕不能在秦国出仕为官,也可以在秦国开办学堂,宣扬儒学文化。

燕汲对孔子详细介绍了秦国的情况,包括历代秦国明君、秦国人文地理等,这使孔子有了赴秦之念。

是的,此时的鲁国,三桓当权,国君无权,自己空有一身报国热情和经天纬地之才,却总不能遂志。

根据燕汲的介绍,如果自己去秦国发展的话,极有可能被秦国国群出为大夫,从而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那就这样决定了。公元前501年,孔子决定跟着燕汲赴秦国发展。随行的,还有那个仲由。

孔子很喜欢带着仲由出门,因为仲由武艺高强,可以保护自己。

而且,仲由心直口快,可以随时提醒自己。孔子相信仲由,仲由忠信仁义,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背叛自己。

这是孔子平生第一次踏上赴秦国的路,孔子非常激动,心情愉快。四千里路,山高水长,坎坷不断。

但在孔子眼里,一切都是美丽的风景线。

路上,仲由突然问燕汲:“师弟,你说说看,万一秦人不欢迎老师,你该当何罪?”

燕汲又好气又好笑,先入山门为大,自己比你子路早几个月拜入师门,何时成了你师弟了?哦,你以为你年纪大了岁把就成了自称师兄?

但能够邀请孔子到秦国去,已经令燕汲非常兴奋了,此时哪还把仲由的这种半天玩笑的事放在心上?

此时的燕汲,也顿显西北汉子的豪迈风格,哈哈大笑道:“师弟,凭老师的酒量,只需与秦人喝一次酒,保证让秦人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加上老师渊博的知识,正是秦人所需的,老师到秦国,定是万众欢迎。届时,国君亲自拜访,聘为国师,老师定当遂志。”

仲由哈哈大笑,道:“听说师弟初入师门,带了整整一车的秦酒给老师?师兄我一滴也没尝到过,到了渔阳,师弟一定要将最好的秦酒拿给师兄喝哦。”

燕汲听仲由这样一说,心情极爽。

原来,燕汲赴曲阜时,确实带了很多秦酒。

当时,孔子与众弟子一起畅饮。燕汲这才发现,老师绝对是海量,一般的西北秦人绝对喝不过孔子。

这事以后,孔子善饮被弟子们记录于《论语》,有的弟子甚至认为老师堪称酒圣。根据史料记录,孔子从来没喝醉过,每酒不醉!

后来,孔子带着燕汲等弟子赴王城洛邑,就带了秦酒,赠送秦酒给周王室典籍馆长老子、大周王朝大夫苌弘等人,老子、苌弘品尝后对秦酒也赞不绝口。

再到后来,孔子周游列国时,也带上了秦酒。孔子将秦酒作为礼品赠子各国诸候,凡品尝过的列国诸侯和士大夫们,都对秦酒赞不绝口。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酒文化活动了吧,孔子居然还为秦酒作过宣传推广。

如果笔者是陕西某酒厂老板,那是一定要将这段历史给挖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