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既不是当事人且级别也不够的特纳对此不知情,但住院的金上将已委托特纳全权代理他的职务,这话就不能瞒着他。特纳是聪明人,一看这场面就明白了,只是他觉得诧异,这种场面下丘吉尔居然还想搞政变?他居然有如此疯狂?
“说句实话,我并不认为丘吉尔首相稳定政局的想法最终能成功,我们在英伦三岛只有10多万部队,而且部署在不同的地方,英伦本土有300万部队,即便算得上比较精锐的也有100多万,力量上处于弱势。现在航运断绝,单靠这10多万人很难控制整个大不列颠。但我有认为有一点必须认识到:如果英国真的投降,这10多万人同样也救不回来了。”杜鲁门道,“从该角度出发,既然注定要损失这10多万人,还不如利用他们拖一段时间,就对我们来说非常要紧。”
李海沉吟道:“这个消息传出,无论成败都会成为朝野攻讦您的炮弹。”
杜鲁门点点头,这后果他想到了,大家的想法差不多:杜鲁门敢支持丘吉尔搞政变?将来他会不会在美国也搞政变?这是个很危险的先例。
实际上,他已去找过霍普金斯核实情况,对方首先肯定了有这回事,但也阐述了不同意见——“这是万不得已用的,希望您能慎重。”
马歇尔道:“能不能让英国人在和平条件中写入这一条?即他们停战可以,要拿走装备也可以,但不能扣押我们的人,这10万人让他们回国。”
“我看非常困难,德国人不会同意的。”李海摇头,“现在的关键是不能让希特勒拿到那2艘装甲航母,就算我们不能拿到也不能让德国人拿到。”
“英国人为什么要让德国拿到那几艘军舰?就因为冰岛战役击沉了对方1艘航母?”马歇尔问道,“皇家海军就不能学德国人有点骨气,来个彩虹?”
彩虹是当年德国公海舰队在斯帕卡湾集体自沉的代号,为这次自沉,德国最后付出了沉重代价——国内民用船舶被搜罗一空。该事件很有名,以至于管陆军的马歇尔都记忆犹新。
“英国人不会这么干,他们是搅屎棍出身,怎么可能去干自沉这种事?另外英国人击沉的航母不是1艘,是2艘。”特纳补了一句,“还有1艘是重创的德国航母在返航途中被英国潜艇击沉了——可怜的皇家海军终于取得了唯一战果,还是靠潜艇取得的,当然这艘潜艇也完蛋了。”
由于日向号伤势严重,德国海军决定取道北海回国而不是回地中海修理,结果却在半路被英国潜艇用鱼雷击沉——真是倒了大霉!好在英国即将投降,身为海军司令的霍夫曼下了死命令,英国佬那2艘装甲航母一定要搜罗过来。
李海对海军力量对比非常敏感,目前大西洋舰队主力是3艘舰队航母加3艘战列舰,到8月份是5艘航母加3艘战列舰,德国目前是5艘航母加8艘战列舰,预计到8月份不会有新增主力舰,如果美国能拿到英国这几艘战列舰,大西洋海军实力将极大缩小乃至扯平,但如果德国拿到这几艘主力舰,麻烦就大了。所以,尽管他也对政变这件事本身不看好,但认为拖延一段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哪怕最后英国撑不下去,让丘吉尔带着4艘战列舰来美国或加拿大,或者只要那2艘航母来北美都行。
退一万步说,哪怕让丘吉尔想方设法弄沉都好!
“如果我们得不到这些军舰,能让我军出面或者依靠英国爱国人士弄沉他们么?”
“恐怕很难,英国人对这几艘军舰看得很紧,形势最紧张时也不肯把保护那里的高射炮、战斗机和防御部队予以调用,要下手几乎不可能……”
杜鲁门现在有点懊悔起来了,早知道德国人会损失2艘航母只剩2艘正规航母的话,尼米茨的舰队不该这么早撤,应该再去拼一拼,打一打,哪怕1:1拼完,德国人在冰岛方向就只剩最后1艘航母,另外让陆航和英国皇家空军再拼一拼,说不定冰岛战役勉强能打出一个死中求活的结果来。等熬过这一个月,本土2艘航母,英国2艘航母,海军力量一下子就扳回来了!——他不知道德国在地中海还安排了第二波增援力量,无非打赢了没用上而已。
当然这也就是事后想想而已,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后悔药好吃?
杜鲁门压住心头的懊丧,转而又考虑其他问题起来:现在巴西的事情急如风火,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让丘吉尔吸引一点视线,减轻压力就好——勉强算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局面。
李海猜到他在想些什么,便提示道:“总统当初还有一句话,处于美加、英美关系的考虑,他个人不太希望丘吉尔来加拿大组织流亡政府。”
杜鲁门点点头:“但现在情况如此,我看做些调整,如果丘吉尔首相能带4艘,不,2艘航空母舰过来的话,我们还是应该予以欢迎。”
其他人看了看,默默点了点头。
杜鲁门最后一锤定音:“那就这么决定了,通知我们的部队接受命令,但不要卷入太深,而且不要有特别明显的暗示和命令。
马歇尔想说什么,又觉得很苦涩,说不出来。
“现在重点是巴西问题解决,4个师已完成登陆,尼米茨将军的舰队也抵达加勒比海一线,你们认为应该从何下手?”
“陆军的计划是根据原有安排,再增援6个师(其中1个装甲师)过去,不过原定计划要抵达累西腓地区、里约地区,现在航线遭到德军威胁,需要海军协助。”
“海军的计划是先让陆军在委内瑞拉、圭亚那一线待命,等新航母正式成军加入舰队,由尼米茨将军去和德军交手。”由于金上将不在,海军的计划是由特纳阐述的,李海虽然是海军出身,但作战一直不是他的强项,“情报显示德军在南美是由2艘航母、2艘战列舰组成的分舰队,我们希望自身实力预备得强一点,避免无谓损失。”
杜鲁门微微颌首:经过连续失败,现在海军、陆军都谨慎很多了,没人敢托大说自己一定有能力击败对手。陆军认为确保胜利要集结3:1的优势兵力,海军认为至少要在舰队规模上超过对手才有胜算。
“时间你们怎么定?”
“6月末完成6个师调度,正好海军舰队也整合完毕,可以一致行动。”马歇尔解释道,“现在麻烦的是陆航,这两年来连续遭到重挫,为南美方向准备的兵力在冰岛战役中损失一空,阿诺德将军急得头发全白了。”
说起陆航,杜鲁门也是叹气。陆航算是这么几年里为数不多、一直敢打敢拼的部队了。在欧洲时顶着损失搞战略空袭,后来非洲战役、加勒比海战、百慕大战役、纽芬兰战役、冰岛战役、跨大西洋战略运输屡屡出击,前前后后陆续损失的陆航机组已经过万(其中一半以上是重型轰炸机或运输机),这还不包括在远东、太平洋、印度(驼峰航线)上的损失。
这次冰岛战役是第一次出现抗命或消极怠工现象,最后在多方斡旋之下,事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理掉了,不服从命令的人在拿到警告或降职处分后都被调往太平洋前线服役了。陆航编制和飞机可以轻而易举的补上,但损失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却不是这么好弥补的,参联会做过秘密统计,战前陆航服役的一线机组,除了转职成地面部队和因病因伤退出外,存活率不到10%,其中7%的人员是因为在担任教官。换而言之,战前服役的陆航官兵完好率只有3%!(当然很多人没死,生活在战俘营而已)
“让海航分担一点吧。”杜鲁门转过头对特纳道,“起码加勒比海上的海航应该协助完成作战任务,另外百慕大岛也交给海航了。”
特纳硬着头皮应承了下来。
唯一的好消息是飞机型号有了飞速发展:到6月初,完成流星式喷气机训练的飞行员终于超过1000人,其中陆航(含英国300人),海航200;喷气机月产量达到600架/月;海航对主力舰载机进行了大规模换装,部分舰载战斗机编队换成了F4U,老旧的Sbd和tbF们终于开始为btd代替,特纳所说的还要一个月准备期不光是军舰,还包括了机群换装——这已是拼命压缩后的最快时间了。
一直被诟病的舰队侦察机也终于有了着落:水侦替换为柯蒂斯公司紧急生产的海鹰,性能比以前海鸥和翠鸟都大有进步,最快速度突破500公里/小时,航程接近1公里(加副油箱),虽然比起日德通用的Ar-372水侦还有一点差距,但差距是大大缩小的;舰上侦察机使用了F6F侦察双座型,最大速度掉到547公里/小时,加挂副油箱时航程2000公里,不挂副油箱可以从护航航母起飞。美国舰载侦察机的思路与日德有些出入——不追求大航程,但安装了作用距离80公里的对海搜索雷达,可有效帮助观察员减轻作业负担。
“那就这么定了,等会将意见发给伦敦,下午我去探望总统,他的病情很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