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来大宋 > 第七百三十八章 赵祯昏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呵呵,就算是我们得已发展,成为了像尹、金、李、朴四氏这般的豪族,可一旦实力过于庞大的那一天,不是还会被王上所针对?就像是尹玉虎,不也最终选择了叛乱?”

“说到底,高丽还是太小了,我们崔氏除非安于现状,一旦想要发展,就随时可能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说到这里的崔远山突然就变得兴奋起来说道:“我观龙天王志向远大,且他已经说了,以后我们崔氏之人很有可能会被迁移到其它地方。小弟,其它地方呀,那是不是说明,以后我们崔氏可以走遍满天下,若是那样,才是我们崔氏真正发展的那一刻。十人一户,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崔氏会被分成无数段,也会被安排到无数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们崔氏的传承才会永远不断。”

“那个时候,即便是有一处崔氏犯了事,被灭了门,但其它的崔氏还在,这才是真正的永不泯灭于世呀。”

崔远山是越说越激动,直到后来,竟然有兴奋的要嘶吼之意。

怕是苏石也想不到,崔远山想到的竟然是这些。不得不说,此人还真是一个人才,至少其远大的目光,就非是常人可及。

崔道同这一会也被一番话说的动了心,好一会才回过神来问着,“兄长,龙天王所言能够实现吗?”

“为什么不能实现?这段时间我们都看了龙军所控制地盘的变化,那如果连龙天王都做不到的话,怕是天下帝王就更无人可以做到了。小弟,我们兄弟的运气不错,生在这么一个世道之中,那我们就应该抓住机会,为崔氏的未来谋划,为崔氏万代不灭而努力。”

“好,兄长之言甚是,小弟愿意与你一起回到南地,说服氏中族老。”崔道同是彻底被说服了。

主要也是他近期看到的一切,也让他对龙军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也愿意去赌上一赌。

两兄弟做了决定的那一刻,天空中又飘起了大雪,快过年了。

新的一年即将来到,新的希望又将开始。

这个新年,对于很多龙天王所控制的六城而言,无疑是新生的开始。

但同样是新年要到了,赵宋的南地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巨变的大事,打了很多人一个措不及防。

1050年(皇佑元年)十二月。

年关将至之时,李唐以李顺为大将军,兵出两万在大宋南地海门突然登陆。

同一时间,距离海门西面的崇门镇内有李唐之人反叛,杀了当地的官员,控制了该镇。

七天后,李唐大军过崇门镇来到常熟城下。

常熟知府吴国盛弃城而逃,逃至苏州。

群龙无首之下,常熟城陷落。

附近昆山城将军于洋得闻消息之后,带兵救援常熟,却因大意,路上被伏,大败时选择投降。

于洋为了活命,转身带着李唐大军回返昆山城。

昆山陷落。

常熟与昆山相继被李唐所夺之后,失去了屏障的苏州就此暴露在李唐兵锋之下,岌岌可危。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宋历史之中,李唐势力一直存在,且也一直在酝酿着复国之事。

但只是酝酿,因为李唐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使得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压迫感。掌权者在没有足够的胜算之下,又不想冒险,所谓举兵复国之事便是一拖再拖。

一直拖到最终金兵南下,北宋灭亡,李唐眼看局势紧迫,也曾起兵与金兵交战,最终被灭。

这个时代,苏石的到来,提前一步揭开了李唐的面具,使得朝廷加大了打击李唐的力度,让他们也不得不加速复国之事。

就在十二月初,李唐的当代首领李博迎娶了扶桑三条三皇之女秀和彩香子。

成为了扶桑女婿的李博,终于有了强大的靠山,这可是他用了数年时间谋划而得。

借扶桑之势,李博感觉到时机已成,半年之后,做好了准备,终于出兵,于大宋南地弄出了偌大的动静。

再说苏州城,有被两面夹击之势时,通判孙应便请求带兵前往虎丘山,欲与其行犄角之势力保苏州城之安全。

知府吕敬人就是一个腐儒,谈论起圣人之道那是张口就来,但说到如何御敌却是无所束从。

孙应这一请求,他便就答应了。

看着通判孙应带军出城直奔虎丘山时,吕敬人连忙写了奏报向朝廷请援。

也就在八百里加急刚刚送出的第二日,李唐大军便兵临城下。也就是这个时候,吕敬人上城楼巡视的时候这才发现,孙应带走了城内所有的精锐,留给自己的竟然都是一些个老弱病残。

眼看着守城之士兵,有的年纪与自己相访,有的比自己还要年长,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吕敬人便感觉一阵的心凉。

军士如此,谈何守城。

也就是这个空当,从常熟逃回来的知府吴国盛和自己的师爷赵通来到其身边,开始劝说吕敬人献城之事。

投降就投降,还美其名曰,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危,不得不降。

原本就担惊受怕的吕敬人被两人这一撺掇,便也就头脑一热,开城投降。

通判孙应正等着李唐大军攻城,随后他就会从侧面给予攻击,重创于敌。却在此时,得知了吕敬人献城投降李唐之事,当下气得是破口大骂,随即便连写奏书上报朝廷。

这就是所谓大宋的文人。

平时口口声声的忠君报国。打压武将,认为他们一旦有了权力,就会拥兵自重,威胁社稷。

可真轮到他们需要去拼命的时候,一个个就成了软脚虾,遇生死,惜命为己。

正是有了吕敬人这样的败类,苏州城未经任何的战火便归李唐所用,其中城内囤积的大量粮草,以及足足数十万人口,尽皆李唐所有。

拿下苏州,让原本势力并不强大的李唐瞬间变得壮大起来,真正成为了可以在一时之地与宋军较量的势力所在。

汴梁城。

先是吕敬人救援的奏书送达。

还不等朝廷这里有一个决议的时候,孙应的八百里加急奏书又至。金銮殿上,得知苏州陷落的消息时,仁宗赵祯直接气得是晕倒了过去。

“快,传太医。”一旁的中官张茂则发出了一声惊呼之后,整个大殿中顿时是慌乱成了一团。

已经年过四十的赵祯,算是皇帝当中身体好的。

可在好的身体也架不住这般噩耗的打击。

去年苏石的离开,就曾让赵祯一段时间里茶饭不思,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苏石会离开大宋?

仅仅就是因为自己威胁过对方的父母?

仅仅就是因为他要刀斩了苏石的女人吗?

可自己是帝王啊!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赵祯又没有要杀苏石之意,只是杀他的女人,为的就是让他更好的听话而已,怎么这就反了呢?

想不通,想不明白的赵祯,从那之后,身体的状况就远不如前。而这一次,得知苏州这般的大城竟然被李唐所占,哪里受得了打击,当殿晕厥。

一众太医赶来,手忙脚乱的一阵忙乎之后,赵祯这才清醒了过来。按说应该好好休息一下的,可是现在朝政紧张,却是容不得在去拖上半刻。

拖着一身的病体,赵祯这便重上朝堂,讨论应敌之策。

常熟、苏州的接连沦陷,让朝中大臣们都失去了原本的镇定。在并不了解那边的情况之下,都以为李唐必定是率大军而来,不然怎么可能会在短短时间内,连攻两座重城。

还是因为对李唐情况的不了解,看到皇帝欲点领兵之人时,一个个臣子是头有多低就会放多低,似是生怕这个时候会引起皇帝的注意,点了自己的名字。

这就是所谓仁宗一朝的名臣样子。

之前就说了,这些人本事有多少不知道,打嘴仗的能力一流、唱赞歌改写历史的能力更是特一流。

也就是他们没有遇到强大的敌人,不然分分钟就把他们那张虚伪的面庞给揭下来。

九成的臣子都在低着关,只有包拯等少数几人将头抬起。可遗憾的是,对于包拯,赵祯选择的是视而不见。

包拯也是倒霉催的,苏石离开,受其影响,他不仅被第一时间由北境调回到汴梁城给监视起来,现在更是挂着枢密使的职务,却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无它,帝王猜忌你呀。

那怎么可能还会给你什么权力?

赵祯的目光扫过抬头的包拯,视而不见。但其它臣子俱皆低头,这又让他十分的失望。

为何,满朝臣子,竟然无人敢出来力挽狂澜呢?

平时,这些人不都是一幅忠君报国,一幅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自己看的模样吗?

现在怎么就不知道为国分忧?

朝臣之中,赵允让也在低着头,但余光还在不时的观察着其它人。发现大家都与自己一样的选择时,他的嘴角轻轻一翘,笑了起来。

刚才就是他率先低头,果然其它的大臣们都是争相效仿,而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眼看着无人敢于站出来承担大任,赵允让便缓缓抬头,正好就迎上了赵祯扫来的目光,就见其不躲不闪出声说道:“陛下,臣荐一人,有他领兵,定可稳定南地局势,将李唐逆贼尽数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