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过多久,小沈氏就派人往前厅传讯,将如兰和明兰在后宅的情况告知卫辰。

听到小沈氏说如兰和明兰在后宅女眷中如鱼得水,一直挂念娇妻的卫辰终于放下了心,当下好生谢过小沈氏,只是又免不了被顾廷烨取笑了一番。

顾廷烨拉着卫辰去院里投壶,恰好在此遇见了沈从兴、段成冉等人,众人一边投壶为戏,一边叙旧闲谈,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在禹州的欢乐时光。

临近午时,宾客到齐,主人赵策英便吩咐开席,卫辰等人也纷纷入席。

宽敞的堂屋里早已摆满了大小不一的桌子,宾客所坐桌子的规制,就代表着客人的身份和地位。

其中,最尊贵的宾客一人一席,次一等的宾客二人一席或者三人一席,普通宾客则是四人一席,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八仙桌。

每张桌上,除了干鲜果品和甜点糕饼之外,还摆放着各种造型华美的装饰品,如泥塑人物、彩绢山水等等,加以金银粉饰,以供宾客赏玩。

这就是所谓的“吃看大席面”,既能吃饭,也能观赏,是重要宴会上才会出现的豪华酒席,耗费巨大。

赵宗全即位以来,就一直推崇节俭,即便是桓王府,平日宴饮也很少会这么破费。

不过这次百日宴是由宫里操办的,在赵宗全的授意下,宴会的一应用度都从皇家内库支出,为了庆祝自己抱上大孙子,赵宗全也是难得奢侈了一把。

宾主坐定后,热菜便流水般地端了上来,三汤五割等常规佳肴不说,豹肝熊掌之类的山珍海味也是不少。

这些珍贵的食材经过御厨的精心烹制,格外鲜美可口,吃得众人颇为满意。

酒足饭饱后,还有吟诗作对、游园赏景、戏曲歌舞、投壶博戏等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宴会这时才进入了高潮。

直至未时末(下午三点),这场热闹喜庆的百日宴才逐渐落下帷幕,宾客们陆陆续续地告辞。

卫辰也跟着告辞,没成想却被赵策英给拉住了。

卫辰看了赵策英一眼,立马就明白了对方这是有要事与自己相商,于是也没有多问,只是让人去后宅知会了如兰和明兰一声,而后便站在赵策英身边陪他送客。

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赵策英引着卫辰去了书房,吩咐人上茶看座。

待下人退下,书房中只剩下赵策英和卫辰两人,卫辰起身拱手道:“桓王殿下,可是有话与下官说么?”

赵策英点了点头:“父皇即位已是一年有余,太后却迟迟不肯撤帘,韩大学士、英国公等朝中重臣几次出面,请太后将玉玺交还父皇,皆是无果。

听闻父皇为此事心中郁结,咳喘复发,终日与药石相伴,学生身为人子,不能为父分忧,实在羞愧难当,这才斗胆请教老师。”

卫辰闻言颔首:“殿下有此孝心,自然是好的。不过……”

卫辰话锋一转,接着道:“依臣之见,殿下倒也不必过于忧心,撤帘还政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玉玺早晚会归还到陛下手中。”

“早晚早晚,可终究还是早些好吧!”

见卫辰这般态度,赵策英有些沉不住气了。

“早些日子我与顾侯商量此事时,他倒是给我出了个智取玉玺的主意,先借口公务将玉玺从太后处赚来,再扣下玉玺不还,到时候,玉玺在父皇手中,天子执掌玉玺本就是众望所归,太后也是无可奈何。”

“好一个智取玉玺!”

卫辰摇头笑了笑道:“这法子,市井气十足,果然像是顾侯行事的作风。”

赵策英急忙问道:“老师觉得,顾侯这法子可行么?”

“不可。”

卫辰不假思索道:“顾侯这法子,说是智取,其实与强夺无异,徒然惹得太后生怨,届时只怕陛下与太后旧隙未弥,新隙又生,反而会拖延太后撤帘还政的进程。”

见赵策英陷入沉思,卫辰继续道:“殿下,恕臣直言,眼下您已有了皇长孙,对您而言,取回玉玺并非当务之急。

依臣之见,殿下只需专心孝道,均养三宫(太后、皇帝、皇后)即可,至于其他,非殿下所当思当行!”

皇权面前,从来就没有亲情可言。

赵宗全即位不久,春秋正盛,赵策英身为皇长子,更加需要谨言慎行,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如卫辰所言,尽量少插手朝政,专心孝道而已。

大周以孝治天下,眼下曹太后与赵宗全不和,赵策英应该做的,不是以一个朝臣的身份,帮赵宗全从曹太后那里夺回玉玺,而是应该以一个儿孙的身份,替父亲在祖母面前多尽孝道,尽力弥合二人之间的嫌隙。

说白了,眼下夺不夺这个玉玺对赵策英来说并不重要,如何摆正自己在朝中的位置,才是决定赵策英日后人生走向的关键所在。

是做为君主分忧的能臣干将,还是做大周皇室的孝子贤孙?

前者尽管短期内可能博得赵宗全的欢心,但若是时间久了,早晚都会受到猜忌,埋下父子反目的种子。

而后者,方是长久正道。

赵策英揣摩着卫辰话中的深意,斟酌着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觉惊出一身冷汗,这才明白自己之前错得有多离谱。

可以说,卫辰今日的这番话,让赵策英有如拨开云雾见青天,明白了自己日后的路该怎么走。

赵策英向卫辰深深一揖,郑重道:“谢老师指点迷津,老师对学生这般推心置腹,学生没齿难忘!”

望着面前对自己感激涕零的赵策英,卫辰欣慰地点了点头。

卫辰是赵策英的老师,如今又做了詹事府詹事,两人之间的关系摆在这里,无论卫辰愿不愿意,他都已经牢牢绑在赵策英这条船上了,自然要处处为赵策英着想。

当然,卫辰本身也愿意站在赵策英这边,为赵策英出谋划策。

有件事,卫辰一直深深埋在心底,谁也没告诉过,那就是,赵策英在他眼里,比赵宗全更符合明主的标准。

所以卫辰当初在禹州时才会收赵策英为弟子,并且大力培养赵策英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其实就是卫辰在为未来做准备。

卫辰心里很清楚,这个准备的过程可能会非常的漫长和艰辛,但为了心中的大计,他完全有这个耐心去等待,毕竟,他足够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