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九章 上长安,禀素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岭南王赵佗的死对汉廷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岭南国不仅是外藩诸侯国,而且距离朝廷还天高皇帝远,不过赵佗的死却让许多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昭城。

尤其是赵佗的灵柩被运往了昭城,这是无数人都梦寐以求却做不到的。

还有那位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昭公,再次让所有人回想了起来,然后在心中感叹道:昭公,您可真是能活啊。

昔年洛国破灭的时候,洛陵距离加冠就不远了,然后他在昭城待了十数年,出山灭秦,直到如今,已经一百多岁了,他是如今世上唯一一个见过秦政、项羽、刘邦这三人的人。

从列国时代一路走来,简直就像是活化石一般,再搭配上种种传说,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刘彻在长乐宫中有些闷闷不乐,他是个喜欢乾纲独断的皇帝,所以洛陵的威势自然让他有些不舒服,但是他又不是那种没脑子的独夫,他是很明白不应该和洛陵这样的人间之神闹掰的,而且刘彻现在非常期待一件事的发生,那就是洛陵这位现世的神灵到底会不会死呢?

“陛下,关于岭南王的谥号,这是朝臣们商议好的。”

近侍将一份奏折递了上来,刘彻展开一看,一个是“辟土兼国曰桓、壮而有力曰桓”,一个是“胜敌志强曰庄、屡征杀伐曰庄”,都是偏向武功方面的上谥,是对赵佗在岭南开拓诸夏的赞美。

赵佗一向对中原天子是比较恭谨的,各种纳贡等等从来没有短缺,所以刘彻对他没有意见,于是便直接提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圈,说道:“便以桓为谥,岭南桓王劳苦功高,赐下两件九锡之物作为陪葬,彰显朝廷恩典,晓谕四方王侯,尽心王事。”

开国功侯的谥号都是以文武开头的双字谥号,这是唯一有所规定的谥号,其余诸侯王目前则是有单字有双字,非开国功侯的臣子基本上都是双字谥号,基本挑选美好的字眼,至于规制倒是没有了。

近侍接过奏折,又问道:“陛下,丞相询问,说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谥号敬告上天之日,今年去世的王侯公卿略多,丞相建议提前开始敬告上天,以免耽误祭天大典。记住网址m.97xiaoshuo

丞相说今年有岭南王这位外藩君主,所以不能在皇宫之内祭祀上天,要到素王陵中的祭天台祭祀,您确定好时间之后,丞相府那边需要及时对接昭城,他们会派人过来带着您进入素王陵园。”

汉朝谥法,天子的谥号和庙号定下之后立刻敬告上天,但是王侯公卿的谥号则集中起来一年一告。

按照洛氏的说法,合格的谥号会被上呈素王,不合格的则会被打回来。

不过目前还没有人见过被打回来的谥号,一方面是现在的皇帝和大臣对这方面的政治道德还比较高,一方面也是心中存在着敬畏,没人知道谥号被打回来,评定的人会不会出事,所以评定的谥号基本上还是能说的过去的。

赵佗乃是外藩诸侯王,不在汉廷体系之中,所以就要到素王陵园以天子名义敬告上天。

之前为了给洛新追封文王,刘恒将姬昭的人间位格升到了天子,于是天上为天,地上为天子,素王陵园就成为了天子加冕的所在。

素王陵园很大,最外面都可以进入,不过这毕竟是洛氏的祖坟所在,不仅仅是素王葬在那里,洛文公、姬灵均,最关键的是洛文王也葬在那里。

纵然是皇帝也不能随意进入洛氏的祖坟!

而且还要防止人误入真正的素王陵墓,那里是需要洛氏带领的,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洛氏自己说是素王在陵园之外根据《易经》布下了阵法,每时每刻进入的道路都会变化,只有经过计算才能够进入。

这算是解释了当年始皇帝想要求长生,却没能进入素王陵园的原因,同时也让长安城的权贵对素王更是敬畏起来。

刘彻心中有些蠢蠢欲动的想要看看若是真的给予了非常不合适的谥号,到底会不会有惩罚降下,但是最终理智还是让他克制住了。

他属于非常相信神仙巫鬼之事的皇帝,你让他去真刀真枪的和匈奴玩命他敢,但让他去挑战洛氏所代表的神异,他还真不愿意。

“通知丞相,提前半月祭祀素王,前些时日董生上呈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前所未有,朕要昭告天下。”

随着刘彻命令的下达,整个长安朝廷开始了忙碌,各个诸侯王国和列侯国再次开始准备进京,汉律规定,诸侯王和列侯要每年进京朝拜,若是诸侯王敢诈病不来,一旦被发现就是死罪国除,惩罚不可谓不重,不过之前刘恒执掌天下时,他对人较为宽容,若是王侯真的抱病,不来也是可以的。

刘彻对这条汉律执行最严格,结果在他执政第二年,就出现了诸侯王重病依旧坚持朝拜,最后死在了路上,让长安朝廷狠狠地丢了一波脸,被天下人指责了许久。

但是刘彻性格的一向不在意这些风风雨雨,他认为诸侯王不可能一到朝拜时就生病,生病的概率是很小的,但是不来朝拜就会增加和朝廷的离心力,甚至会有野心家装病图谋不轨,那样对天下才是最不利的。

所以依旧坚持着让王侯按时朝拜,只不过稍微宽松了一点。

……

昭城的队伍再次从山东出发,沿途许多的列侯甚至诸侯王都和昭城的队伍结伴同行。

跟着洛氏一起走比较安全,虽然现在大汉朝比较安定,但是盗匪还是有的,而且还要防着仇家截杀,这种事情并不算少,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基本上死无对证。

或许有人觉得堂堂诸侯王和列侯难道就连护卫都没有?

但问题是,私军能带多少?

前往长安朝见天子的诸侯有两百家,一家带上五百人,那就是十万人,十万不属于朝廷管辖的私军,还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皇帝能坐得住吗?

所以最多的也就带了不足一百人,甚至大多数都是几十人而已,而且甲胄也只敢带不足十副而已,还要依靠沿途的郡国保护才行。

但是洛氏不一样啊,人家不带怂的,管你皇帝心里怎么想,安全才是第一,这世上爱洛氏的人很多,但是恨洛氏的同样不少,不保护严密一点,真是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洛氏出行一向是三五百敢战士,一人三马,刀枪弓弩全部配全,甚至马车之上还带着甲胄,一旦有变就随时准备杀戮。

诸家自然就愿意跟着洛氏一起走,而且一起走还能联络感情,平日里这些人都镇守在自己的封国内,一般是不可以离开郡国的。

尤其是诸侯王们非常乐意和彻侯联络,甚至结为姻亲。

由于流动封建的制度,诸侯王虽然爵位上比列侯更加尊贵,权势上包括军力和财力都比列侯丰厚,但是这种尊贵完全取决于和皇帝的血缘。

一旦血缘开始疏远,坠落的也更快,纵然是转化为列侯贵族,但除非离开宗谱,只要还是宗亲,皇室就会始终带着一丝戒备。

反而是彻侯因为镇守要地,是皇室最锋锐的刀,享国的时间更久。

至少目前为止,开国功臣之中大部分的侯国都还在,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区区两代就都被夺爵除国。

昭城派出的人是洛陵的儿子之一,还带来了洛无疾,洛无疾目前还是一个连记忆都不太全的小娃娃。

但是洛陵从洛无疾诞生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不一般的孩子,因为家族底蕴都在颤动,他还感觉到沉睡中的素王特意醒来关注了这个孩子。

这种情况只能让洛陵想到素王曾经和他说过的天命之子,他知道天命之子担任家主对素王和家族是有好处的。

从那时起,洛陵就确定了日后由洛无疾接手家主之位,昭公的爵位会从他这一系转移到洛仲堪一系。

对于其他家族这或许很难以想象,但是对于洛氏这并不算什么,嫡系之间有神魂的联系,是真正的亲如一家。

洛氏加上诸侯王和列侯足足五十多个家族一齐行动,声势极是浩大,以三百敢战士为核心,数千精锐的声势还是极大,震惊到了沿途的官吏,但是望着那一面面飘扬的旗帜根本没人说什么。

先不说这是正常的行为,即便不正常,除了那些极为刚强的官吏,其他人也不会说话的,得罪一个王侯是强项令,得罪一群估计还没等闹到皇帝那里就人间蒸发了。

一路走在朝廷修建的直道上,这算是当年秦王朝留下的政治遗产之一了,对天下的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度过伊洛之水,离开繁华的洛阳,然后走过昔年的旧函谷关,这里已经渐渐废弃,彻底进入秦川之地,渭河平原就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再向前走,那座巍峨的都城就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长安。

大汉皇冠之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写着写着没禀到素王,离谱啊,加更的标题是为了增加盟主的牌面,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