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境中醒来,雒原照例又运转《洗心决》,将梦中一闪而逝的模糊记忆抹去。而印刻下来的新“记忆”,总要在现实中验证。
一根枯干的“扫帚”置于膝上,一夜灵气流转、魂力浸润,并没有丝毫变化。
雒原不禁苦笑一声,当初古剑在手,就算没有剑灵,也是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可这木剑,和一根枯干的扫帚无异,打在人身上,都要怕打折了。
木剑唯一的异处,便是“似死物而有魂。”
但那微薄如丝的“魂”,要如何壮大乃至唤醒,雒原还没找到门路,他虽有些魂门手段,但“养魂”之道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该如何唤醒剑魂这个问题,原大侠有心想去问问幻璃,却又感觉不对味——像是为了讨好新欢,去问改了嫁的前任一样,直觉不会有什么好脸……
还好在影界中换来的“添头”,似是点亮了一点曙光。
那“添头”实际是一种培育灵植的秘术——将一些需要大量天地元气、生长极其缓慢的灵植,迁移扎根至灵脉上,以牺牲灵脉为代价,加速灵植的生长繁育。
看似不着边,却引动了灵光一闪。雒原细想来,可以尝试结合木炼之法,将“似死物而有魂”的木剑当做是个活物,直接种到灵脉之上,或是寄生在灵植之内,以天地灵脉之力间接供养。
否则,要让一把扫帚恢复成仙剑之貌,还不知要吸收多少天地精华,耗费多少光阴。
至于影市上换来的秘册,更像是一部《神术总纲》。
虽说其中没有具体的修炼神术之法,为此还讨了添头,但实际上雒原十分满意——秘册言简意赅,仿佛打开了神道之门,解了他诸多困惑。
何为神力?秘册中开章明义,半点也不含糊——神力,就是愿力。
太初之世,大神赐予所有人实现愿望的能力,是这个世界创造之初便印刻下来的“大道铁则”,为天地宇宙之基。
愿力本不分大小多寡,众生平等、或者说每个人都有无穷的神力。但人心思变,欲壑难填,神人相争,愿力便会相互抵消,流失乃至枯竭。
大神去后,世上再无可以增删大道铁则的至高神。神力,成了大神留给天上天之人的遗产。
而天上天的“诸神”为了守住愿力,避免愿力流失抵消,立下了重重法度,又称天规。
承掌愿力的神人,每个都有职有位,各司其职,互不相扰。一举一动皆需遵循天规,避免无谓相争。
对触犯天规者,则毫不容情,轻则降职去位、天刑惩戒,重则剥夺天籍,贬下凡尘。
而本就在凡尘中的“凡人”,心中所藏愿力稀薄,却又诸念相侵。农人祈雨则商贾求晴,权贵欲富贵永传而穷人盼改天换日,是以愿力不能成显,只能寄希望于修仙拜神。
凡间能掌控神力的,唯有下凡的诸神及其血脉后裔。而诸神如何将神力传给后代,后代又要如何觉醒血脉神力,一直是各国王室的不传之秘。
根据秘册所载,无论天上天下,神力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曰神位、或称神格。天上天之人制定天规之时,已将大部分愿力凝结在“神位”当中,为天规运转之基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位之神,则自然享受相应的神力。哪怕一介凡人,只要受封雨神之位,便自然掌控布雨之道。
二曰神器,可谓耳熟能详。真正的神器,是凝结了大量愿力的神传之器,也可以看做是天地法则的具现。既是天地法则,每件神器都独一无二,掌控神器,便是掌控相应的天地法则、不凡神力。
三曰神血,无需多言,神州上传承百万年的神之血裔,都是以血脉传承先辈神力,显现法力神通。
这三者,也代表了神力传承的三种方式。追本溯源,天上天之人亦有子嗣,亦有私心。神力传承之法,也是由愿力凝成,乃至成为天地法则,不可轻易篡改夺取。
那么反过来说,神裔血脉想要获得更多神力,也只能从这三个方向入手。
神位,一同凡间官职,最终都是织成一张大网、无事不落,但司职划分并非一成不变,天上地下也不尽相同。
例如雨神下界不返,神位便会逐渐塌陷,降格为下界雨神。上界天上天,终会有新的雨神上位。
但凡间雨神也不是没有好处,可享受下界香火,等同于汇聚了凡人的微薄愿力,强化了自身神格。倘若香火鼎盛,神力渐长,甚至可以压倒上界雨神,夺位归正。或是将下界风雨雷神之职一并夺了,将神职神力尽吞。
风雷云雨四国统治神州万代,可谓独享神州香火百万年,这也是其子孙后裔血脉神力的源头。但有“逆神之契”存在,终究还是入不敷出。如今这源头早已枯竭,想要在仙盟眼皮子底下受万民敬仰,汇聚愿力,无疑是痴人说梦。
雒原若真是天都之子,想要觉醒神力神通,只能从“血脉”和“神器”上找些头绪。
冬师叔曾亲口说过,他身上有一半的天神风昊血脉,当初仙盟如此认定,理应不假。但至今仍未有半点神力觉醒,必有缘由。
——或许是哪里有那么一面墙,在阻碍他身上的神血发挥威能。
而他与洛冼玉以《冼玉诀》相互洗血,结果难料。长此以往,要么将神血洗去,从此和“天都之子”再无瓜葛。要么就是在无声撬动墙角,直到有一天那面墙轰然倒塌……
秘册中并无洗炼神血相关的记载,雒原也无法可想,只能顺其自然。
而神器,似乎更直观一些。和法宝相类,只要掌控在手,便能发挥神力。
但想要驾驭神器,也并非易事。神器认主,必须神位、神血都契合,否则即便强行驱使,威能也大打折扣。
像是天玄钟,只有在天神风昊手中,才能发挥出分阴阳、开混沌、合风雷水火、召万物魂魄的全部威能。后世哪怕是天都之子,因为天神之位逐渐塌陷,也不能完全驾驭天玄钟。
为此,传承了神器的诸神后裔,想了许多办法来增进神器契合——这些记载,也是秘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一种方式名为“分炼”,其思路十分巧妙——既然神位塌陷、神血世代衰减的现实不可逆转,那为避免与神器不匹配,将神器的神力拆解、把神器也降格就是了……
分炼之法,雨神一脉用得最多。御龙玺、紫云冠、青玉鼎、甘露盘、金铭牌五件传国神器,本身就是雨神下凡后分炼出的下界神器。
青玉鼎曾被分炼出八具,共成九鼎。而御龙玺,也有被分炼的记录——这点雒原再清楚不过。
长阳山下的“仿品”、黑凤从董掌门手中抢走的“替代品”,都是御龙玺分炼出的,甚至要找的那件“至宝”可能也是。其中蕴藏的神力不尽相同,也说不定哪个“恰到好处”,让原大侠可以驾驭。
而另一种方式,名为“合祭”,更是别开生面。其思路,是将神器与血肉融合到一起,不求神位、而将神血的契合提升到极致。
合祭以神力驱动,并不循八门之理。但以修者视角来看,近乎术门与炼门之道。
以炼门之道,将神器炼元作为“钩子”融进血脉。或是以术门之道,将神器落阵作为本命阵刻。二者殊途同归。
更有甚者,据说初代神王有以无上神力将神器与凡间肉躯神魂彻底融合、化身为人之举,谓之“神器转世”。
如是种种,让雒原大开眼界,也不由得幽幽一叹。
他少时之志,是御剑乘风行遍神州,荡尽天下不平事。而今御风登宵的夙愿已偿,对仙与侠的向往,却日渐淡薄。
如今的雒原,更想要跳出摆布,换一世逍遥。
仙与神之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控力量,进而掌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