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481章 铁木真的曾祖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京。

内阁。

李纲、吴敏、郭志舜等人商议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在天下推行皇帝提出的三大国策。

鼓励生育政策。

烈士政策。

拥军拥属政策。

围绕三大国策,又将制定出一系列的减免税和徭役,及相关配套政策。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生育人口,大力发展经济,保证兵员充足。

本来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人口就会出现大幅增长,而再辅以鼓励生育的政策,显然,未来一两年内、三五年内、乃至更远,大燕人口会出现几何倍数的暴增。

王霖已经在着眼日后了。

开疆辟土……开辟下来的疆土靠什么去固守化为永久?

只能是大量的汉民。

而当人口发展到了一个层次,大燕国力和经济自然就水涨船高。

上述国策的推行波澜不惊,效果的显现还需要时间。但随之而来的是,朝廷颁布的养廉田制度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经雁北一战,整个雁北地区的九州悉数化为大燕所有。

河北方面,大燕的边境防线已经从白沟河以北继续往北推进了五十里。

由此,大燕获得的无主良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数十万亩。具备了推行第一波养廉田的基本条件。

先面向朝廷三品以上文武高官阶层授予养廉田。

王霖只是提了一个基础性的方略,具体的推进全部由李纲三人协商。

三人关起门来研究了好几日,才定下了一个章程:

一品一万五千亩,从一品一万二千亩。

二品一万亩,从二品八千亩。

三品六千亩,从三品五千亩。

北宋全国官员约莫有三四万人,冗官问题非常严重。经过内阁半年来锲而不舍大刀阔斧的精简裁撤,目前大燕王朝朝廷及地方还供养着各级官员两万余人。

这个数目不包括庞大的普通公务员队伍(官吏)。

朝中阁臣,六部尚书,九卿,枢密院……三品以上文官数十人(不包括地方大员),同级别的武勋武将也不少于这个数目。

所以,养廉田的推行注定是一个分阶段、分步走的逐步推进的过程。

第一步,先面向朝廷三品以上高官体系,授予规定额度半数的养廉田。

第二步,是面向地方三品以上文武大员。规矩亦然。

第三步,才是三品以下的朝廷官员。

第四步,面向三品以下地方官。

此为第一阶段。

相当于给全国供养的文武官员发放了一定份额的养廉田,使养廉田制度建立运行起来。

至于第二阶段何时推进,还要看军事行动和开疆辟土的进展情况。

这两日的东京城非常热闹,朝野震动。

从户部衙门拿到至少数千亩养廉田份额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开始兴高采烈安排佃户、家奴陆陆续续离京赶赴河北和雁北,准备开垦荒田。

养廉田发下去了,耕种需要官员自己解决。

其实到了北宋末期,土地兼并和圈占人口的问题早就暴露无遗,从属附庸于权贵之家的佃户奴仆以及各类黑户不计其数。

养廉田的产权归国有。

官员们拥有的只是耕种权,只要官员在任,耕种权不变,且免五成赋税。

对于朝廷而言,表面上看是付出了一块大蛋糕,实际为人口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大燕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实现对占领土地的开垦。

如果单靠朝廷的力量,至少需要三五年才能完成,甚至更久。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养廉田需要军事力量的拱卫。

朝廷各部各衙门高官们为了保障自己的个人利益,就必须要坚定不移支持王霖的开疆辟土和军事扩张战略。

区区几十万亩的养廉田分发下去,朝廷上下立即掀起了一股拥军备战、军事扩张的舆论声浪。

在军费列支和军饷保障上,再无任何官员敢从中克扣和中饱私囊。

由此降低的公孥损耗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量的隐秘人口从全国各地流出,往雁北而去,这是大燕皇朝自建国以来第一次规模极大的自发移民。

北宋之前,中国出现了两次人口高峰,一次是汉朝,其人口突破了6000万,第二次是唐朝突破了8000万。到了北宋时期,人口突破了1亿。

实际上,如果算上隐蔽在权贵门第的黑户流民,数目会更庞大。

而辽国灭国前,人口不过千万,西夏目下不过数百万人口,当前的金国人口数量多少,王霖暂时不知真实数据,但想来应该不会超过原来的辽国。

其实这才是王霖最大的底牌。

所以他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与金人进行从点到面的消耗战。

王霖估摸着,若是将大燕疆土恢复到汉唐时期的鼎盛程度,至少需要人口两个亿以上。

不然,占领下来也守不住。

本来郭志舜掌管大燕财赋,分管户部。他对皇帝的鼓励生育政策本有些疑虑不安。

因为人口的膨胀需要大量的粮食,现在全国仍然要备战,超过五十万的大燕军队消耗的粮食数量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郭志舜担心粮食出现断档之危。

虽然有土地红薯这般高产作物。

现在整个大燕,人口密集区有三:

一是以东京为中心的河南,二是以青来为中心的山东,三是东南各路。

若以现行政策推行下去,未来河北、河东和雁北,将会是大燕的第四个人口稠密区。

到那时,人口数以倍增,现有粮食产量能供应得起么?

但随着各地秋粮丰收的讯息传至京师,郭志舜心底渐渐安稳下来。

土豆红薯在东南的产量居然比河北河南山东亩产多出一两千斤,这直接让他心头狂喜。

作为朝廷一品阁相,郭志舜获得了半数养廉田也就是7500亩。但郭志舜却面临着新的难题。

正如不是所有的高官都是贪官一样,朝中不少大员拿到养廉田之后,遣不出大量的人手去接手耕种和日常管理。

像郭志舜这样的人还有不少。

比如李纲,吴敏。

于是,皇帝在给李纲的诏书中又提出了新的建议思路:无力耕种管理养廉田的高官,将养廉田置换在一起,建立诸多联合农场,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失地流民前往耕种。

耕种所得,五成归官员,四成归耕种流民,一成缴纳税赋。

……

秋高气爽的真定城日益繁盛,城外沙场秋点兵正酣,城内商贾买卖兴旺,居民面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各国使团来到真定已经有半月时间了,但一直没有得到大燕皇帝的召见。

马扩为首的军机堂外交团队,连日来马不停蹄与各国使团斡旋谈判,逐一理清了各国的真实意图。

大理使团,吐蕃使团,西域的两大王国使团,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希望尽快得到大燕王朝的册封。

高丽国希望能与大燕建立军事同盟关系,愿意向大燕称臣,但请大燕日后驻军高丽,协防金国。

交趾使团的目的就显得单纯了些,纯属来中原试探观察一下大燕的国力,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延续过去的从属。

大理国则提出了与大燕重新划定疆域界限的要求。王霖觉得可以暂时不予理会。

唯独蒙古人提出了三条要求。

其一,为大王子合不勒求娶前宋崇德帝姬。

其二,大燕要册封孛儿只斤部可汗为蒙古可汗,协助其统领蒙古十八部。

其三,允许蒙古各部进入雁北地区放牧,作为回报,蒙古人可助大燕攻取幽州。

果然不出张浚所料,当马扩进宫将蒙古人的条件奏报上去,王霖当场爆发,直接摔碎了一枚青玉盏。

马扩苦笑,立时跪拜在地,连称有罪。

王霖怒不可遏,斥责道:“这群蒙古人以为朕是软柿子好捏?他们有什么资格来我大燕指手画脚,要求这个要求那个?”

“子充,难道你没有对那蒙古人讲清楚,朕的底线里,有一条是不和亲么?”

马扩叩首道:“皇上,臣已讲清楚,但对方执意要求娶前宋皇室公主,说是若崇德帝姬陛下不允,可换其他帝姬。”

王霖怒极反笑,目光如刀,盯得马扩冷汗直流。

王霖沉默了一阵,突然眸光越来越阴沉,轻道:“此人名叫合不勒?孛儿只斤部的大王子?”

马扩低道:“正是。”

王霖突然纵声大笑,眸中却透露出越来越重的杀气。

既然是此人?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此人应当就是也速该的祖父,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曾祖。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未来的蒙兀国王。

曾经一段时间内统一了蒙古各部。

当真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

若是杀了此人,日后还会有铁木真么?

王霖眸光深沉,摆了摆手道:“子充,传诏各国使团,朕明日午时,与行宫大殿设宴,款待各国来使。”

这一刻,王霖身上的杀气爆发到了一个极致。

王霖从来没有这么迫切的想要杀一个人。

想起有可能为后世汉民斩去一个巨大的隐患,他心头又隐隐泛起一抹狂热和兴奋。

马扩诚惶诚恐,领命而去。

御书房内,朱涟盈盈走出俏面上挂着娇媚的微笑,她察觉到皇帝的盛怒,便想以自己的温柔去化解他内心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