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不宋 > 第339章 古田情势有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福州城是福建最早的一座城,距此时约有一千四百六十年了。

经过不断增建扩大,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共有水陆城门十一座,东西两门相距六里,南北相距五里左右。

不过宋人建城更讲求实用,大城形状未必规整,这福州城的外形就比较奇怪,约莫像一只扬起短翅的胖鸽子。

也是因为已经尽量把平坦土地纳入城内,后来除了明初略微向北将屏山包入城中外,基本也就没变过了。

随着赵孟启这支分船队率先到达福州,其余四支分船队也在一天内陆续抵达。

船队卸空后,稍微休整了两天,除了那艘神舟和四艘定海军战舰留下外,整个船队又匆匆出海北上,好将后续部队运来。

然后不管是东卫也好,马司右军也好,虽然没少乘坐内河船,但到了海上仍旧被颠得三荤六素的,大部分将士晕船都较为严重。

因此登陆后,还需要缓上几天才能恢复战斗力,不过大军并没有直接进入福州城,而是在城西外搭建野战营寨驻扎,赵孟启只带了五百多人入城,并设置节度府。

这种不扰民的作风,令福州城官民啧啧称奇,赞扬不断,而对燕王的感观更是直线上升。

除了大军需要恢复战斗力外,也还有许多出征的准备工作要做,因此把出兵日期定在了八月二十三。

东卫和右军都是战斗编制,也有后勤单位,但长途作战还是需要征调配置运输力量。

按此时的惯例,一般是用厢军或者民夫来运送辎重。

不过福州的厢军经过历史沿革下来,一部分改成禁军或并入左翼军,剩下的也不好调用。

一个壮城指挥三百多人,设置的本意是辅助城防的,实际上却要负担城内杂务及各衙门役使。看书溂

一个牢城指挥不足两百人,由待发配的轻罪犯人组成,司筑城营造等杂役。

一个都作院指挥定额三百,说白了就是工匠,负责修缮打造器具,战时相当于后世工兵。

沙合门外还有一个宁节指挥,不到四百人,用来安置军中伤老病弱人员,算是军方养老院。

至于民夫,在赵孟启的观念里,不到迫不得已还是能不征就不征,就算要用也宁可花钱雇。

于是,这后勤运输的差事就落到了驻泊禁军和水军的头上。

福建路的系将禁军属于东南第十将,福州有四个指挥,定额是两千零四十人,实际缺额一半,只有九百九十八人。

还有一个不系将的有马雄略指挥,定额四百,实员二百一十三,马倒是有一百二十余匹,不过都是矮小的驽马,勉强能骑乘,但最好的用处却是驮物拉车。

把这些都调集出来,再配属一个东卫营做保卫,然后承担陆地运输倒是足够了。

水军也属于不系将禁军,分有荻芦寨和延祥寨,十三年前合并成了武济水军,定额是一千五百人,因为成立时间不长,缺额不算很严重,实际还有一千二百多人。

装备了两艘名为白鹞的海上战舰,十多艘小型快船,另外还有五十多艘内河船,规格不大,也没武装,就是运输用,和民船没啥区别,约莫平日也是用来‘做生意’的,船况倒是还保持得不错。

再从民间征集雇用了两百多艘民船商船,也就足够水上运输力量了。

总之除了士绅们的贡献是无偿的,其他的民间人力物力,赵孟启都给了相应的租金和工钱以作补偿,用的是皇家银行印发的兑换券。

陈韡对燕王这种败家行为,不知该如何评价,哭笑不得,只能认为燕王是有钱任性。

八月二十二,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赵孟启和陈韡便一起去军营中,看看将士们的状态。

福州城的西门名为迎仙门,出去后也有一个西湖,比临安那个小很多,景色却也很美,可惜赵孟启无暇驻足赏玩。

大营设在金牛山北脚下,临着闽江,距离迎仙门五里,有车马很快就到了。

离着还有一段距离,陈韡便开始用审视的目光仔细观望起来。

只见这座方圆两里的大营刁斗森严、壁垒分明,临时构建的寨墙虽然简陋单薄,但望塔箭楼齐备,关键区域还设置了拒马壕沟,内外皆有一队又一队的兵士巡逻执勤。

与寻常军营的安静不同,里面不断有震天的口号声传出,齐整而有节奏,显得热火朝天。

见陈韡眼中露出疑惑,赵孟启解释道,“应该是儿郎们在进行低烈度的操练,以恢复和保持状态。”

“临战前,不是该让兵卒养足精神么,怎好浪费体力?”陈韡不解道。

赵孟启笑笑,“我练兵的法子与以往稍有不同,日常操练基本不间断,倒是海上这些日子没法进行,估计兵士们反而不习惯了,憋着一身力气没处使,练上一练反而更能振作精神,至于体力也不用担心,无非就是吃好点,何况此时的操练强度也不过热身而已。”

陈韡失笑,似乎懂了,却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不过也明白如果真的有问题,那曹烈薛晋这样的宿将肯定不会让燕王乱来的。

所以忍不住打趣道,“据闻,殿下军中一兵的伙食开支,抵得上寻常禁军的三四倍,到殿下口中,却仅仅是吃好点。”

“钱嘛,花出去才是钱。”赵孟启随口应道。

陈韡干笑着摇摇头,不想和败家子讨论花钱的话题。

他可不止是会带兵打仗,在财政上也是有所建树的。

十一年前,陈韡担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成为宋朝副相。

在监察御史江万里的谏言下,赵官家让他负责整个国家的‘财用之计’,可见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赵孟启花钱大手大脚,却似乎又能赚到更多,这实在让他看不懂。

说话间,车队经过检查后进入营中,一队巡逻兵士从旁边经过,他们身上的装备又引起陈韡的注意。

于是赵孟启召了一个兵士回来,仔细展现给陈韡看。

兵士身着皮质轻甲,手持长枪,腰上挂着一柄千牛刀,这没什么特别。

但是上身还套着一件有些像裲裆甲的厚布制品,上面缝着大小不一的竖兜,插装着各色物件。

赵孟启讲解道,“这是战术背心,前面中间这个大兜装的是一个竹筒水壶…这两个是手雷…这里是应急干粮…这个是匕首…还有火折子、伤药粉、绳索等等零碎的东西,这玩意比较方便,也不会影响作战,行军时穿着,副作用还可以当是一层护甲。”

陈韡听得一愣一愣的,眼中飘过的都是铜钱模样。

“对了,还有这个。”赵孟启让兵士转过身,抽出背心后面装着的物品,“这是可折叠的铲子,虽然不大,用来挖小型工事还是挺方便的,也可以当锯子用,急切时当武器用也不是不可以。”

这就是赵孟启山寨的便携工兵铲,材料和质量肯定比后世差远了,不过基础功能还是具有的。

陈韡拿过来掂了掂,差不多两斤重的样子,按赵孟启说的方法试用了一下,虽然没有正经的锹铲那么好使,但也确实方便。

“这用的也是好铁,还要打制,恐怕所费不低吧。”

“不贵,不到一贯钱,而且用水力锻锤冲压成型,然后淬火,也不怎么费工,就是这折叠部麻烦些……”

普通军士的腰刀都只要几百文,你管一贯钱的铲子叫不贵?

陈韡着实无语,把折叠铲还给了兵士,不过他自己却装不回去,还是赵孟启帮他装好。

还好,他没问兵士所佩带那把千牛刀要多少钱,不然更要怀疑人生。

接下来,一行人在营中视察了一圈,所见都是井然有序,不管是马司右军还是东卫,令人找不到半点不满意的地方。

陈韡感叹,“很难相信这东卫是一支建立才一年多的新军,许多细节上,甚至还强过了右军老卒,只需再经历几场血火,必将成为雄师劲旅!”

见陈韡走得有点累,赵孟启便邀其到帅帐中歇脚。

可刚坐下,曹烈带着一名满身疲惫的斥候前来,“殿下,古田情势有变……”

兵马未动,侦查先行。

三天前,斥候就已经散出去,以侦查闽江两岸以及古田县的匪情。

见斥候嘴唇泛白很是干燥,赵孟启连忙倒了一碗茶水,亲手递了过去,“不急,先喝口水再说。”

斥候目光泛着感动,一仰头把茶水一饮而尽,长吸一口气后赶紧说道,“贼军围死了古田县城,令其出入不得,然后正在挖掘坑道,向西南两面城墙逼近,应该是准备将城墙挖垮,预计最迟明日中午能到城墙下。”

听完,赵孟启不禁讶然。

卧槽,这帮矿工还真是人才啊,因为害怕硬攻带来的巨大伤亡,居然懂得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攻城,牛!

说实话,坑道战术并不新鲜,很早就被人用在攻城战术中了,而且效果杠杠滴,因此为了防备这一战术,很多城池都会有天然或者干脆人工挖掘的护城河。

可是古田是座小城,又不处于边境,所以没有护城河,没想到却被匪贼找到了破绽。

现在问题是,就算立刻出兵,也不可能在明天中午前赶到一百五十里外的古田。

而赵孟启已经在福州的情况下,还让‘不远’外的县城被攻破,这不是啪啪打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