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幻想与现实,命运的交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幻想与现实,命运的交织

《本杰明·巴顿奇事》在记忆里的另外一个时空,获得过十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虽然最终只拿到几个技术奖项,但是能够获得那么多个提名,本身就足以证明,这部电影有多受评业界的喜欢了。

更不用说,这部电影包括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电影奖项当中,63项101个提名!

可以说,绝对是获奖的大热门。

而事实也是影评人对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有口皆碑。

着名老牌影评人约翰在个人专栏上为这部电影写了一篇长篇影评,影评的标题是:“幻想与现实,命运的交织唤醒思考!”

“《本杰明·巴顿奇事》电影运用特殊的化妆和视觉特效,将本杰明在从老年到婴儿的多个年龄段逼真呈现出来。这种视觉效果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也强调了本杰明不寻常的命运。

电影涵盖了时间、人生、爱情和命运等多个主题。本杰明的逆生长引发了观众对时间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影片通过本杰明的旅程探讨了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以及他如何适应这一特殊的命运。

而影片最令人赞叹的是那一处处看似平淡,却令人心疼不已的细节。

这部电影,不是那种能让人很快地入戏,很快地从中获得观影的快感的影片,反而它需要你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去观看,它需要这样的氛围,你才能静下心来去解读出电影里那些无处不在的细节所包含的暗示。

曾在观影后去看了影迷们的评价,有人说,《本杰明·巴顿奇事》显得太过平静,所有的镜头都并没有太多的情绪表达,比如,在影片当中,可以说是对本杰明至关重要的人,他的黑人母亲,奎尼,她的去世,本应该是令本杰明伤心欲绝的,可是电影的镜头却非常的克制,甚至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

但是我想说,这才是这部影片的真正的厉害之处,母亲的角色重要吗?当然重要。

可是需要通过煽情来表现出来吗?我想大可不必,本杰明在养老院长大,那是什么地方?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医生这个职业,往往给人一种冷漠对待死亡的感觉,因为他们见到的太多了。

可是在医院里,那些人的死亡,往往是有声息的,但是在养老院,那种死亡,却往往是无声无息的。

本杰明从小开始,就已经习惯了死亡,习惯了,有人来,有人走。

而事实上,影片对母亲这个角色有着神圣的定位,无论是本杰明那因为分娩而撒手人世的生母,还是排除了众人的压力一手养育本杰明长大的奎尼,母爱的神圣光辉,点亮了这部电影最初始的氛围与力量。

奎尼是一个寻常女人,有信仰,并且懂得宽容。她渴望爱与被爱,对情感有着最热烈的表达,同时也不掩饰内心所萌生的感动。对于容颜苍老的婴儿本杰明,她眼神中的关爱绝对没有矫饰,她爱这个孩子,不管他是否怪异,是否己生,仅此一点,她便抵达了了别的母亲不可比拟的神圣高度。

整部电影都在演绎爱的形式,母爱则是第一曲乐章。对于本杰明来说,他异于常人的存在并没有过多地妨碍他感受母爱的完整,爱与世界的启蒙,他并没有被孤立或被遗忘,而这是多么珍贵。这珍贵的力量支撑了他整个生命,让他学会爱,学会了宽容与原谅。

而葬礼上,本杰明在奎尼的耳畔轻言:“你才是我的母亲。”

于奎尼,一切艰辛的过往都成了甜蜜的音符;于影片外的我们,是感动,也是震撼。

说完母亲,我们再来看父亲。

与母亲这个角色相对立的,是父亲。父爱被放在了一个隐晦的角落,布满蛛网。

巴顿先生很爱自己的妻子,他在匆忙地奔赴回来后应允了妻子最后的请求,给予本杰明一个完整的家庭,令他可以如正常的孩童那般体验人世,却还是在见到本杰明皱纹纵横的脸后遗弃了他。那一刻,他爱自己的面子甚于一切,也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本杰明。这里的遗弃是对峙的伏笔。

而铺开另一条线的角色是船长,那个看起来粗狂,不羁,总是酗酒,从未清醒过的迈克船长,我很惊异这个形象的立体性,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处镜头与台词来衬托。

父与子之间的对立,本杰明是没有选择余地就被置身于那一处,而船长却是鲜明的个体情感的选择。7岁离开,自谋生存,努力想摆脱父亲的命轨,却实是对这一命轨的再现。他在展示自己为之骄傲的艺术时,旁人的目光里夹杂讥诮与哂笑,他并不在意。他以此为对峙的筹码,因为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并不苛求大众的理解。这样的对峙贯穿生命始终,原以为是不可剥离的,却还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忽然走向宽宏。无论生命以怎样纠结怨恨的过程存在,最后的最后,我们都将会带着平静离开。

于是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日出,本杰明背着年迈的巴顿先生去海边,他们坐在木椅上,晨风清冽,云彩蕴红。蛛网终是褪去,阳光乍现前的时分,如此美丽,如此温情。

撇开了亲情的画面,来谈影片的另一主旋律,爱情。这是我看过的最忧伤的爱情,明明是对的那个人,时机却总是不对拍。

遇见的时候,她娇俏可爱,他却鹤发苍颜;

她主动靠近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准备;他跑着来挽回的时候,她身边却有了他人;

尘世纷扰,他们的世界渐行渐远,上苍给予机会与怜悯,尊严又成了新的壁垒;

终于对了时机,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力珍惜,而下一段旅程,还是分离。

爱是需要时机的,至少在这部影片的形式上如此。它需要最佳时间、最佳事件以及恰好的那个人。那样一个人,是你无论身在何方做怎样的事情,都会念念不忘;是你在每晚睡前安静的时光里,会轻声遥道晚安;是即便天涯遥远,在你最需要的时刻依旧会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是尊重你的内心,并在现时的每一天都为你一生的幸福构筑最完美保障。

我们看过很多童话,童话里的结局总是离别与苦难过后,最终是幸福和团圆,总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两条不断靠近并最终并行的轨迹。但是童话却并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幸福的生活,是一只存在的吗?不是的,童话往往只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开始的时候,就戛然而止,留下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字眼。

而本杰明的忧伤在于,他与黛西的爱情,是交叉而过的两条线,相爱的时光与漫长的一生相比较,是如此短暂忧伤。我看到他们把自己宅居在那所木头房子里,他们笑着闹着,快乐有多明显,忧伤就有多深刻。他们是多么用力地在相爱啊,时光那么短,是预知的命运。

人们理所当然,轻而易举地就能够做到的,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在本杰明这里,却成了奢望。

因为倒行的生命轨迹原来并不是幸福,尤其是与众生背道而驰。其实不幸福的,只是与心爱的人们背道而驰。越活越年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可若是从极端的这头跋涉到极端的那头,那是多么讽刺的悲剧啊。尤其是在经历了爱情的甜蜜之后,在彼此还深爱着的时刻分离。

或许如果没有真正的品尝爱情的甜蜜,那么老也就老,年轻也就年轻,可是偏偏命运给了他品尝甜蜜的机会,却又让快乐变得更加短暂。

本杰明的离开是一种爱的延伸。他深知卡罗琳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庭,也深知黛西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卡罗琳最后如观众所期待地说,她真希望他是她的父亲,而这却是她在经历了岁月磨洗后的心境下,才懂得这大爱的含义。在此之前,她与本杰明也只能是构成对峙,不是不能化解,是时间还不对。

我们看到本杰明在世界各地奔走,生存,而这一行为的背后,诚如那本日记所呈现的,爱从未离开,离开却是爱。

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最深沉的爱,他把余生,都用来成全爱人和女儿。

他走了,孤单地离开了,但是此时的他,内心却并不孤单,因为他知道,他的女儿在健康的成长着,也许,他曾经偷偷回来过,在某个街角,在学校的门口,在女儿的楼下。

然后是影片的另外一条主旋律,死亡!

而死亡,与离开不同。

影片给本杰明安排了一个别样的环境,养老院。在这里,死亡如同空气,因太常见而寻常,因寻常而沉默。伱会在某一天,发现大厅里空出了一把椅子,或是清晨缭绕的音乐忽然消失了,或者在某一天醒来,发现隔壁的房间忽然空了,不久后又住进了新的人们。

司空见惯,悲伤就不再明目张胆,而是潜藏在那些深刻的皱纹下,被埋在浑浊的眼神里。最初的本杰明并不知晓死亡的寓意,人们来来往往,世界照常运转,没什么和昨日不同。是那个教本杰明弹琴的老人,告诉了本杰明,死亡对生命的意义。可本杰明甚至记不住她的名字。

这是众人都不可避免的去处,也是我们不可控制的命运,它的存在将人人置于平等的位置,并告诉我们,走入我们生命之中的,可以由我们主观来决定的,人人并不平等。

他人在自己内心的地位,与情感的浓烈程度构成正比。越重要的就该越珍惜,只有如此,失去之后方能少些后悔。悲伤是被允许的,后悔却没有救赎的途径。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爱。对梦想,同样如此。

可以说这部电影里面,对死亡的叙述是最轻描淡写的,它在这里太过寻常了。

于是,他的养父,他的养母,乃至于他的亲生父亲,以及他自己的死亡,也都并没有太过悲伤,因为,这同样的寻常。

没有人能逃得过,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只能放手。

对了,还有梦想,这应该是影片所蕴涵的另一道感染力。梦想往往无关其他,只是对自己的承诺与期望。但是它有期限,兑现的时间最底线,是有生之年。

那位夫人终是在60多岁的高龄里,挑战了自己的极限,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对于本杰明的激励是深刻的,它成了他不断行走的力量之源,并重拾了他童年时代对这个世界永不枯竭的好奇心。爱情,也是本杰明的梦想,而书写,是一种外现与铭记。他以有生之年的记忆,完成一场类似于圆的生命旅行,并最终回归了原点。而在爱情之外,本杰明还有生活和其他梦想,所以没有理由绝望。更何况,他的爱一直延伸着,随足迹遍布世界的角落。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那一只蜂鸟。

有些人一辈子的历程会很孤单很艰难,就像是蜂鸟,在飓风的天气里出现,只是一只,孤单的,单薄的,却倔强地扑腾。

也许,它是在寻找自己的爱人。

本杰明曾遇到过这样一只蜂鸟,他学会了它的精神。自然的规律在他身上全然颠倒,他一生都要遭受,自己深爱的人们,比自己先死去。以及,某些时刻,自己不可选择的离开。

我一直记得奎尼在迷糊中给本杰明讲述的道理,那时的本杰明有着70岁的容颜,却是7岁的心智,他有太多事情不懂,有太多迷茫需要人引导,他因此在夜晚心神不宁。她握紧他的手,正如一个母亲给予孩子勇气与安心,她告诉他,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无论这过程中,我们是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方式,最后我们都将殊途同归。

这是一处最震撼的暗示,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想起这一镜头,更懂得了这些平凡的镜头所要呈现的,是一个简单却温情的道理。

殊途同归。

影片最后,已是婴儿般弱小的本杰明,在黛西的怀里安静离去;最后的最后,黛西在飓风来袭的时刻,看见了一只倔强的蜂鸟。

至此,眼泪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