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强宋崛起 > 第351章 有利润可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良人,我离开的这一年多,京师都发生了什么?”

“也没发生什么,就是张俊被罢官,何栗被罢相。”王氏叹了口气,“吕颐浩现在是左相,朝廷已经开始修官道,钱喻清风生水起,岳飞成为大街小巷谈论的英雄。”

王氏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仿佛在说:我们被冷落了。

秦桧却神色淡然地说道:“不必灰心,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我一直在想,官家为何要让你去辽东,去高丽,莫非官家是有意疏远你?”

“也不是,辽东的局势确实十分复杂,你以为官家对韩世忠真的放心吗?”秦桧说道,“你对帝王的心思所知甚少,不要看皇帝陛下对你说了什么,要想那些他没说的。”

“你的意思是,陛下对韩世忠有疑心?”

“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秦桧笑道,“我能帮陛下解决其他人无法解决的事情,你认为陛下因何而冷落我?”

“吕颐浩他们也入朝了,钱喻清颇得圣宠,岳飞更是有入军政院之势。”

“吕颐浩为人跋扈,钱喻清是外戚,岳飞是武夫,他们各有各自的优点,但他们能帮官家解决新农政吗,能帮官家解决改稻为桑吗,能帮官家去私下弄掉各种新政的反对派吗?他们有这个实力吗?”

“那……”

“我知道无数人在盯着我这个位置,我也知道官家防着我,那又如何?”秦桧说得轻描淡写,“难道你认为,君臣之间靠的是纯真的友谊在一起?”

王氏无话可说。

“只要我还有用,官家就不会动我,因为我做的事情,一般人做不来。”

“万一哪一天不需要你了?”

“你是说万一哪一天天下太平了?”

“也不无可能。”

秦桧大声笑起来:“你坐在家里,随时随地都认为天下是太平的,但如果你去朝堂上,你就能切身感受到,你死我活的斗争,每一刻都存在,永远都有人反对。”

“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明日一大早入宫,去陛见。”

正月二十六日一大早,赵桓接到了两份重要的情报。

一份是来自辽东,目前的局势暂时在可控范围内。

只要在可控范围内,赵桓就觉得只要加资源,就能慢慢稳定局势。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份自然是从大理国送来的急报。

是张邦昌送来的。

这才是赵桓目前最关注的。

大理国打下来,那是立刻马上就能看到收益的。

看到张邦昌的信,童氏公然对抗大宋,赵桓不但不生气,反而偷偷笑起来。

“官家,秦相公来了。”

“哦,快让他进来。”

不多时,秦桧进来了。

赵桓一脸激动的样子走过去,握住秦桧的手,说道:“让朕好好看看,朕的秦相公,瘦了!”

“能为陛下分忧,臣再苦再累,心里也是开心的。”

“这一年多,辛苦你了。”赵桓叹了口气,“朕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你啊!”

“臣也日夜思念着陛下,一想到陛下国事烦忧,臣不能在身边为陛下分忧,臣这心里就如同万箭穿心。”

接下来,君臣二人促膝长谈。

秦桧主要详述了他在高丽的事情。

当然,高手的语言总是充满了艺术的。

可以自动省略那些见不得光的。

或者说,即便提及,也能用修辞手法换一个角度陈述一遍。

而赵桓,则仔细倾听着,时不时还给出肯定的赞赏。

君臣二人俨然一副知己的嘴脸。

等说了好一会儿,赵桓才话锋一转,问道:“辽东局势你觉得接下来会如何?”

秦桧说道:“辽东将士无不爱戴韩都护,有韩世忠在,金军绝不可能夺下复州。”

秦桧避而不谈朝廷的支持,而是着重强调辽东将士爱戴韩世忠,突出韩世忠个人的威望。

而且这句话是真的,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

这看似在夸赞韩世忠,其实是在告诉赵官家,韩世忠现在在辽东军权在握,俨然有藩镇的趋势。

这就真的是说话的艺术。

其实现在的大前提是,韩世忠必须在朝廷的支持下,才能持续守住辽东。

而断章取义地说一句真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很容易唬住人的。

“能守住就好,朕就是要在辽东开辟一个大战场。”

赵桓也没有表态对韩世忠的看法。

秦桧倒也不意外,皇帝陛下自然不会轻易去表达一些事情,自己把风吹到就好了,以皇帝陛下的多疑,他心里会生出一些想法来的。

在不断的积累之后,终于有一天会爆发。

秦桧深刻地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不急。

“对于张九成提的《河东官道交钞俸禄》你怎么看?”

“这是好事。”秦桧故作思考后才回答,“这是劫富济贫,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东南的改稻为桑要加快步伐了,否则一旦过量的交钞发行下去,而商品不足,会导致物价飞涨。”

“你提的这一点,朕最近也在考虑。”

“臣斗胆直言,此事已经关乎到国本,不可再拖延,当立刻行事。”

“那你觉得朕该如何做?”

“臣愿意亲自前往江东,先主持江宁府相关事宜。”

“你如何主持?”赵桓问道,“此事牵涉到无数农民的生计,桑树的幼苗成长期一般在三年,如果让老百姓将稻田改成桑田,前几年,没有产出,也卖不了钱,他们吃什么?”

秦桧说道:“给鼓励费,划出片区,让一部分百姓将稻田改成桑园,种植苎麻,或者茶叶,江东一亩田一年的收成大约在三石,按照江东的粮价每一亩田补偿一贯,直到三年后桑树开始有产出,只要桑树成熟,卖的钱肯定比水稻要多,这样农民是愿意的。”

“那需要补偿多少钱?”赵桓面色平静地问道。

“臣有了解过,一亩田可以种植大约800株,等过了过了幼苗期,一株桑苗能卖到20文钱,也就是一亩的桑苗能卖到16贯,若是有三一(三分之一)坏死,则还能有10贯的收入,三年10贯,每年大约3贯,这至少是种粮食的一倍。”

秦桧脑瓜子转得飞快。

显然,关于改稻为桑,秦桧早已做足了准备工作,就在等这一天。

秦桧补充道:“如果桑农能想办法在每亩田多种一些,收成会更大。”

多种一些肯定是有办法的,只要有利润可图,便有人会想办法提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