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朝会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仪天殿中伴随着王晋的声音响起。
金阶下群臣纷纷手持笏板开始上奏。
而他们所说的事,也非是什么头疼的事情。
基本就三个方向。
第一,大周各地天灾、兵祸、匪乱基本都已经解决,目前最主要的就是事后民生恢复问题。
其次便是新政的进度。
摊丁入亩的政策很顺利,各地因为灾况不同,所以不少隐户和土地问题一下就暴露了出来。
最后便是资源国有化,设立国商的问题。
矿产,盐田等重要资源都归国所有,朝廷设立国商单位,由国商牵头带动各地经济。
设立完整的商税还有商业行事的合法制度。
虽然这个过程很困难很缓慢,但所幸就目前来看,并未出太大的乱子,加上现在天子收回了宣州、麟州两地兵权。
内地五大军部也被政委搞得焦头烂额不敢有多余二心。
所以纵然新政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他们也是不敢多嘴。
毕竟这些人可不傻,他们知道这位年幼的天子是真的会杀人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让姬轩辕感觉头疼的地方,那就是盐政的问题。
盐政自古以来都是让人最为头疼的地方,因为各地盐司官员贪腐的缘故,所以官盐价高,私盐价低,长此以往此消彼长,朝廷自然收不到多少钱。
而且加上市场混乱没有统一标准的缘故,所以各地海盐市场时常也闹一些乱子,官商勾结做空府库。
姬轩辕对此,自然也有相应的手段。
那就是普及晒盐法,增加盐产,指定在盐务方面的国商单位每年每月的产盐任务指标,朝廷统一盐价。
另外针对市场方面,在各地设立监管司专门监督市场。
而监管司之内,也有相应的独立监察部门,直接归京城上部所管,当地衙门根本没有资格插手。
……
将上述三方面解决之后,随之姬轩辕看着殿中群臣道。
“现在朕要说说另外一件事。”
此话一出,群臣皆是内心一凛。
不知为何,他们心中隐隐有一股不祥的预感。
尤其是六部尚书,王乾、魏庭、徐泾、尤知古还有林光吉、唐修他们。
这六人面面相觑,似乎都在问对方。
‘陛下要说什么事,你知道?
’
结果很显然此六人压根都不知道。
而后王乾又将目光投向了曹鹏那里。
本来他想着跟曹鹏眼神沟通一下,问问对方知道不。
可谁知道这货在觉察到王乾‘求知欲’眼神的瞬间,直接别过了头。
王乾顿时满头黑线。
【我就知道,曹子仁这狗东西从来不是什么好货,八成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天子合计着坑我们。
】
当下王乾用眼神传达其余五人。
一时间五人纷纷看过来‘怒目相视’。
曹鹏与五人对视的瞬间,内心不由得有些古怪。
不过他也没多想,依旧清高的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颇有一种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辈的感觉。
而曹鹏这样,其实真不是六人想的那样。
因为姬轩辕将要说什么,曹鹏也不知道。
至于他为何这样……
其实原因很简单。
他身为大周一级检查部门御史台的头头子,那怎么说也是妥妥的一枚清流,只忠于国家的孤臣。
所以在他看来,就算自己跟六部尚书同殿为臣,身为陛下臣子。
可自己的职责就是放倒六部话事人,没事就挑刺,顺便最好再恶心一下天子。
正所谓,同僚在心中,有话永远说不通。
遇事我就‘啊对对对对’,没事就弹劾,尔皆插标卖首之辈。
……
“上次广元县程冯氏来京告御状之事,朕思来想去良久,觉得此举既为告御状,那当一切从简。”
“所以朕决定,往后我大周子民凡有不公者,凡有来京告御状之心者,当可直接绕过京兆府入宫面圣与朕诉冤。”
“而朕稍后也会命人在宫外设立登闻鼓,凡击鼓者,任何人都不可阻拦,违者夷三族……”
随着姬轩辕话音落下,整个仪天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皆是呆愣在原地。
而就在这时,曹鹏却是最先反应过来。
只见他手持笏板对着天子激动道。
“陛下圣明!”
话音落下,百官齐齐看来。
他们心中仿佛一万头草泥马路过。
【我曹,你这老六,我真是糊了。
】
……
“陛下圣明!”
最终百官只能齐齐口呼圣明。
他们能怎么办?
他们也没办法啊。
虽然说,官做到了这个份上,谁私底下还没个知州兄弟,县令狗腿子。
可这会儿天子都发话了,他们总不能反对吧。
不然他们是想怎样。
看曹鹏这架势,说实话,他们就怕一旦自己跳出来反对,这老六直接开始抡嘴炮,然后怂恿天子查自己。
虽然说朝堂经历了一波大清洗,巨贪和无能之辈皆被清除。
但就现在而言,能站在这里的,谁敢保证自己屁股底下干净或者以前还没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了。
万一真被天子查出来个好歹,那就真是哭都没眼泪。
……
“说完第一个事,那就说说第二个事。”
还有?
!
随着姬轩辕的话音落下,百官的心不由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就怕天子又闹什么幺蛾子。
可谁知道,姬轩辕接下来一番话,却直接将众人给干懵了。
“自朕登基以来,一直坚信科教兴国。”
“我大周虽为物华天朝,礼仪之邦,然识文断字者终究不过四成。”
“所以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而一国根本也在教育。”
“因此,朕打算在礼部太学监和国子监的基础上再设立教务司,此司部衙门往后专门负责天下子民的教育之职……”
听着龙椅上的天子侃侃而谈。
百官只感觉脑袋一片空白。
尤其是礼部的人。
讲道理,朝中户、吏、礼、刑、工、兵六部。
除了刑部,真就他们礼部最苦。
比权利没吏部、兵部大,比油水没户部、工部多。
要不是每年占着掌管科举的名分,且名义上有持天下之礼的名头。
不然就这活,估计给狗,狗都不干。
现在好了,天子总算是开眼了,想起他们了。
义务教育,汲百家之长在各地开设小、中、高学堂,列数术、阴阳、黄老、儒学、兵家、墨家、法家等七门学科,整改县学对标科举,一对一输送人才。
这差事……这是让他们这一批人名留青史啊。
所以身为礼部尚书的徐泾一下就激动了。
“臣、臣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臣,多谢陛下!”
讲道理,天下读书人最看重什么,无非就是面子,啊呸,是为国争光,教化之功德。
不然各大学堂何故拜诸子,更是尊孔圣人为至圣先师。
而他们这些后人,虽不能跟圣人同生一个年代,但今天子圣明让他们有教化天下的机会。
这换做谁不激动。
可谁知这时徐泾耳边却传来一道喝止声。
“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