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紫金山狩猎归来之后,崇祯皇帝的心中,便一直琢磨如何避免武将坐大的局面。
若任其发展,终有一日,会成为束缚皇权的枷锁。
崇祯必须出手了,但他不能像历史上那些猜忌功臣的君主一样,用冷酷无情的手段去剪除羽翼。
这些将帅,是为大宋流过血、立下过不世之功的英雄。
对付英雄,就要用英雄的方式。
因此,崇祯选择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崇祯十二年,腊月。
崇祯帝于奉天殿设下国宴,遍邀此次北伐灭金之战中,所有立下卓着功勋的高级将领,入宫赴宴。
这一日,奉天殿内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殿中陈设着巨大的冰雕与珍奇的南国花卉,宫廷乐师演奏着庄严典雅的《霓裳羽衣曲》。
靖国公岳飞、定西侯韩世忠、清河郡王张俊,以及赵鼎、王彦、张伯奋、王渊等一众手握兵权的节度使、都统制,皆身着朝服,依爵位高低,分坐于大殿两侧的紫檀木长案之后。
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金杯玉箸,案上是山珍海味,御酒佳酿。
气氛,是前所未有的融洽与尊荣。
宴会开始,崇祯皇帝亲自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各位将领。
“诸位爱卿,今日,朕在此设宴,不为别事,只为与诸君共饮此杯庆功之酒!”
“自朕登基以来,内忧外患,国事维艰,是诸君,临危受命,北上抗金,浴血奋战,方有今日收复燕云、平灭金虏之不世之功!这一杯,朕敬你们!敬我大宋所有的百战英豪!”
说罢,崇祯将杯中御酒,一饮而尽。
众将见状,无不热血沸腾,纷纷起身,激动地一饮而尽。
“为陛下效死!为大宋效死!”呐喊之声,响彻大殿。
酒过三旬,气氛愈发热烈,崇祯与众将一一叙话,从韩世忠的太原大捷,到张俊的山东鏖兵,再到岳飞横扫辽东,每一场战役,每一个细节,他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不仅说出了众将的功劳,更说出了他们在战场上所冒的风险,所付出的牺牲。
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语,让这些在沙场上流血不流泪的汉子们,不少都红了眼眶。
他们感受到,官家是真正懂他们、敬重他们的。
就在君臣之情,浓烈到顶点之时,一直沉默饮酒的枢密使姚友仲,忽然站了起来。
他端着酒杯,先向崇祯遥遥一敬,然后转向岳飞,朗声说道:“陛下,诸位同袍,今日君臣同乐,臣亦有一言,不吐不快,论及灭金之功,当世无人能出靖国公之右。靖国公之才,经天纬地;靖国公之功,彪炳千秋,以臣之见,如今这枢密使之位,唯有靖国公可当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所有人都知道,枢密使是武官之首,总领全国兵马。让岳飞当枢密使,听起来是天大的荣耀,但这也意味着,他必须交出手中那十几万“岳家军”的兵权,从一个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帅,变成一个在京城处理军务的行政官员。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姚友仲再次面向崇祯,躬身一拜,石破天惊地说道:“陛下,臣自知才疏德浅,忝居高位,已是诚惶诚恐,如今北患已平,四海安宁,正是贤能者居上之时。”
“臣,恳请陛下,准许臣辞去枢密使一职,让贤于靖国公!臣愿解甲归田,以娱晚年!”
话音刚落,大殿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
姚友仲正值壮年,又是皇帝一手提拔的心腹,怎么可能真的想“解甲归田”?
他这番话,分明是在带头表率,是在配合皇帝,演一出大戏!
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了“惊讶”与“不舍”的神情:“姚爱卿,此言何意?你为国操劳多年,并无过错,为何要辞官啊?此事,朕绝不答应!”
“陛下!”姚友-仲再次恳求,“臣心意已决!国家大政,能者居之。若陛下不准,臣便长跪于此!”
君臣二人,一个坚辞,一个力阻。
来回推拒了三番之后,崇祯才一脸“无奈”地叹了口气:“也罢,既然爱卿心意如此坚决,朕若再强留,倒显得不近人情了,朕准你辞官。但你为国之功,不可不赏。朕加封你为忠勤伯,食邑八百户,留于京中,随时为朕参赞军机。”
“臣,叩谢陛下天恩!”姚友仲长拜于地。
这场双簧,演得天衣无缝。
而岳飞,是何等聪明之人,从姚友仲开口的那一刻,到皇帝的“再三挽留”,他瞬间便洞悉了这一切的真相。
官家这是,要效仿太祖旧事,上演一出现代版的“杯酒释兵权”啊!
他心中没有丝毫的怨怼,反而涌起一股释然。
是啊,天下已经太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皆然。
更何况,这位皇帝给的,不是“烹”,而是“藏”,是更高的爵位,更尊崇的地位。
这已经是历朝历代功高盖主之将,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局了。
想通了这一层,岳飞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央,撩起朝服的下摆,对着崇祯,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陛下!”姚枢相高义,为国让贤,臣钦佩不已,臣岳飞,蒙陛下不弃,擢于行伍,委以重任,方有今日,如今大功告成,臣自知德薄能鲜,不敢再窃居征北大元帅及燕云节度使之位,恳请陛下,允臣辞去所有军职,交还兵权,回归枢密院,听候差遣!”
岳飞的这番表态,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韩世忠的心上。
韩世忠一开始还没完全看明白,只觉得姚友仲和岳飞,是不是有点太过谦让了。
可当他看到岳飞那决绝的姿态,听到他口中“交还兵权”四个字时,一个尘封于史书中的典故,猛地从他脑海中闪过:杯酒释兵权!
他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冷汗,一下子从额头上冒了出来,韩世忠看向御座之上,那位面带微笑的年轻皇帝,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畏。
好手段!好一个阳谋!
皇帝没有威胁,没有逼迫,只是摆出了一场盛宴,说了一番体己话,便让姚友-仲和岳飞,心甘情愿地,主动交出了兵权!
这比太祖皇帝当年那番半是安抚半是威胁的话,还要高明百倍!
崇祯看着跪在下面的岳飞,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亲自走下御座,将岳飞扶起,温言道:“卿何出此言!你为国之柱石,朕倚仗你,如同左右手,怎能让你辞官?不过……”
他话锋一转,顺势说道:“既然枢密使之位已经空出,而爱卿又愿为朕分忧,那朕便准你所请,免去你的大元帅与节度使之职,即日起,便由你,接任枢密使一职,为朕总领天下兵马!”
“臣,领旨谢恩!”岳飞再次拜倒,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