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靖国公府的马车,便停在了城南那座僻静的小院门前。
来者是京城里最有名的官媒张婆,由国公府的管家亲自陪同,还抬着八抬彩礼,那阵仗,惊动了左邻右舍。
当巩母听完张婆的来意,得知堂堂靖国公府,竟然要迎娶自己的女儿为正妻时,激动得几乎当场晕了过去。
她拉着女儿的手,泪流满面,只是反复地说着:“你爹在天有灵,可以瞑目了……可以瞑目了……”
这门亲事,自然是毫无阻碍地定了下来。
然而,消息传出,在京城的将帅圈子里,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定西侯府。
韩世忠刚刚结束了一场枢密院的会议,回到家中,便听夫人说起了此事。
他听完,猛地一拍大腿,发出一声巨响,把旁边的茶杯都震得跳了一下。
“哎呀!糊涂啊!”
韩世忠懊恼地在屋里踱步,蒲扇般的大手不停地挥舞着:“这……这鹏举也是,云儿这孩子也是,怎么就不早说一声呢!我还以为他没这个心思,正盘算着过几日,找个机会跟他提一提呢!”
韩夫人梁红玉见他这副模样,不由失笑:“你又盘算什么呢?”
“还能是什么!” 韩世忠一屁股坐下,灌了一大口茶,“我早就看上云儿这孩子了!你想想,十八岁的四品都统制,天子亲军的将领!这份前程,放眼整个大宋朝,都找不出第二个!”
“更难得的是,这孩子不骄不躁,为人谦逊,颇有鹏举当年的风范,我早就想把咱们家小八嫁给他,亲上加亲,你我两家,日后在朝中也好有个照应。”
“这下可好,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尉之女给捷足先登了!可惜!太可惜了!”
韩世忠口中的“小八”,正是他与梁红玉最小的女儿,今年刚满十五,尚未许配人家。
韩世忠对岳云这个后辈,是越看越喜欢,不仅因为其父是岳飞,更因为岳云本人在灭金之战中,表现出的勇猛与沉稳,让他看到了将门未来的希望。
在他看来,自己的女儿与岳云,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如今,岳家已经正式下聘,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韩世忠再懊悔也迟了。
“行了,” 梁红玉安慰道,“儿女姻缘,自有天定,岳帅家风严谨,云儿能看上那巩家姑娘,说明那姑娘必有过人之处,再说,忠良之后,门第虽低,但名声好听,于岳帅的清誉,也是一件好事。”
韩世忠长叹一声,也只能作罢:“罢了罢了,谁叫咱们下手慢了呢,这块好玉,是抢不到了。”
有此想法的,又何止韩世忠一人。
新晋爵的永清伯府里,张俊得知消息后,也是连连摇头,对自己儿子说道:
“你看看人家岳云,再看看你们!老大不小的,就知道斗鸡走狗!我要是能有岳云这么个女婿,做梦都得笑醒!”
甚至连一向与岳飞不算特别亲近的几位节度使,私下里也在议论。
“这岳鹏举,真是个怪人,放着满京城的王公贵胄不去结交,偏偏给儿子找了个孤女。”
“这你就不懂了,这叫‘沽名’!他就是要让全天下的人看看,他岳飞是如何的不攀权贵,如何的体恤下属,这份手段,比咱们高明多了!”
一时间,因为岳云的这门亲事,靖国公府再次成为了京城上层圈子议论的焦点。
但无论外界如何议论,都影响不了国公府内喜气洋洋的氛围。
接下来的一个月,整个靖国公府,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李娃亲自操持着婚事的一切事宜,从布置新房,到裁制喜服,再到拟定宴客的名单,每一件事,她都亲力亲为,力求尽善尽美。
她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靖国公府,是何等地看重这位新媳妇。
岳飞虽然不喜这些繁文缛节,但看着府里上上下下,因这场喜事而带来的勃勃生机,他那颗在沙场上磨砺得坚硬如铁的心,也变得柔软了许多。
他甚至亲自,为儿子的新房,题写了一副对联: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终于,吉日到来。
十八岁的岳云,身穿大红的状元锦袍,胸前佩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一众御营军亲兵的簇拥下,亲自去迎接他的新娘,那英武的身姿,俊朗的容颜,引得街道两旁的少女们,阵阵喝彩。
靖国公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前来道贺的,几乎囊括了整个大宋军方的高层。
枢密使姚友仲亲自到场,送上贺礼,并代表枢密院,向岳飞父子表示祝贺。
他的到来,无疑让这场婚礼的规格,又上了一个台阶。
而韩世忠、张俊、王彦等一众手握兵权的侯爷、伯爷们,更是悉数到场。
他们这些在战场上杀伐决断惯了的宿将,此刻都换下了戎装,穿上了锦袍,聚在一起,推杯换盏,气氛热烈非凡。
正当府内鼓乐喧天,宾客们觥筹交错之际,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通报声:
“圣旨到!内侍省总管康公公到!”
这一声通报,如同一道惊雷,瞬间让整个喧闹的前院,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纷纷将震惊的目光投向大门口。
康履?
那可是内侍省总管,宫中二十四监之首,皇帝身边最贴心、最信任的内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内总管”!
寻常的赏赐,最多是派个管事太监前来。
而康履亲至,那便意味着,他代表的,是皇帝本人最直接的意志和最隆重的恩典!
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岳飞连忙整理衣冠,快步迎了出去。
只见康履身穿一身簇新的绯色蟒袍,手捧一个由明黄色锦缎包裹的托盘,在一众小太监的簇拥下,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咱家恭贺岳帅,恭贺岳小将军新婚大喜!”康履一见岳飞,便满脸堆笑,微微躬身。
岳飞哪里敢受此礼,连忙侧身避过,躬身回礼:“不敢当!不知康大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满院的将帅,包括韩世忠、张俊在内,此刻也都纷纷起身,神情肃穆地站立一旁,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们心里都清楚,康履的到来,不仅仅是送礼那么简单,这是一种无声的、却又无比清晰的政治信号。
康履环视一周,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略带尖细却又中气十足的嗓音,朗声说道:
“岳帅不必多礼!陛下听闻岳小将军今日大婚,龙心大悦,特意嘱咐咱家,备上一份薄礼,前来道贺。
陛下说,岳家一门忠良,为国为民,劳苦功高,岳小将军更是少年英雄,国之栋梁,他的婚事,便是国事,马虎不得!”
说着,康履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托盘,递给了身旁的岳飞。
“这是陛下亲选的一对‘龙凤呈祥’玉如意,还有一幅陛下亲笔题写的‘佳偶天成’四字贺匾,陛下说了,望岳小将军与新妇,能如这对玉如意一般,和和美美,永结同心,早日为岳家开枝散叶,为我大宋,再添将才!”
轰!
如果说康履的到来是惊雷,那这份贺礼,就是一道直接劈在众人头顶的闪电!
皇帝亲选的玉如意!
皇帝亲笔题写的贺匾!
这份恩宠,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臣子婚嫁应有的体面。
这简直是如同皇子成婚般的待遇!
在场的所有将领,包括韩世忠和张俊这两位伯爵,眼中都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与震撼。
他们知道,皇帝这是在用一种最直接、最高调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告:岳飞父子,是他最信任、最看重的肱股之臣!任何人都不得轻慢,更不容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