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绅士们放下了矜持,在俱乐部里举杯,感叹“盎格鲁-撒克逊的智慧依旧统治世界”;巴黎的咖啡馆里,虽然还在骂着星条国的霸权,但言语间也多了几分酸溜溜的敬畏;就连东京银座的电子大亨们,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腰杆子又挺直了——只要跟着老大走,总有口汤喝,那个邻居虽然凶,到底还是土包子。
这种情绪,像是一股无形的洋流,跨越了太平洋,冲刷着每一个角落。
视线拉回东方。
京城,初冬。
风硬得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七三八基地的围墙很高,挡住了外面的风沙,也挡住了里面的秘密。
“星河”计算机和“星火”网络的成功,被严严实实地锁在了那几间恒温恒湿的机房里。除了核心人员,没人知道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怎样的革命。
对于墙外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还是老样子。
排队买冬储大白菜,拿着粮本去换细粮,骑着二八大杠在灰扑扑的街道上穿行。
直到那几本特殊的刊物,出现在了某些人的案头。
某部委大院,一间并不起眼的办公室里。
暖气烧得很热,窗户上蒙着一层白茫茫的水汽。
魏文明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捏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参考消息》,还有一本通过特殊渠道搞来的原版《时代周刊》。
他的手在抖。
不是吓的,是激动的。
那是一种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了救生圈,赌徒在输光底裤前一把梭哈赢了回来的狂喜。
前些日子,他在“玄鸟”机房里丢尽了脸。林舟那个毛头小子,用那一堆他看不懂的代码和逻辑,狠狠地抽了他一巴掌。陈老的那句“降维打击”,更是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段时间,他夹着尾巴做人,连食堂都不敢去,生怕看到别人嘲笑的眼神。他觉得自己完了,这辈子的学术地位、政治前途,都要断送在那个叫林舟的小子手里。
可现在,看着手里这份杂志,看着封面上那个黑色的、泛着冷光的芯片特写,魏文明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这一刻,他甚至想跪下来,朝着大洋彼岸磕两个响头。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魏文明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大理石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像是一头刚被解开链子的斗牛。
“什么‘星火’,什么‘网络’,什么‘交换器’……在绝对的硬件代差面前,都是花拳绣腿!都是杂耍!”
他抓起电话,手指飞快地拨动转盘。
“喂?老刘吗?我是魏文明。对,还在办公室……你马上来我这一趟,叫上老张和老李。对,马上!有好东西给你们看!什么?开会?开个屁的会!天大的事儿!”
半小时后,办公室的门被关严实了。
烟雾缭绕。
几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围着那本《时代周刊》,眼睛里放着光,像是饿狼看见了肉。
“微处理器……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两千三百个晶体管……”老刘推了推厚得像瓶底的眼镜,声音都在哆嗦,“这……这怎么可能?我们的晶体管还在按个算,人家已经按千算了?”
“这就是差距!”魏文明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震得茶杯盖子乱跳,“这就是我一直说的,基础工业的差距!林舟搞的那个什么网络,说白了就是在那几根破电话线上做文章,那是应用层面的小聪明!人家星条国搞的这个,是根子上的突破!是质变!”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劣质烟草的味道呛得他咳嗽了两声,但他的脸上却挂着一种病态的红晕。
“你们看这段,”魏文明指着杂志上的一行英文,用一种近乎咏叹调的语气翻译道,“‘这是思想的引擎,是微缩的宇宙。它标志着人类不再依赖庞大的机械,而是进入了纯粹的硅晶智慧时代。’听听!这叫什么?这叫高屋建瓴!”
“是啊,”老张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擦了擦,“咱们还在为‘玄鸟’每秒百万次运算沾沾自喜,人家这一块指甲盖大小的东西,据说只要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达到这个量级,而且能塞进汽车里,塞进电视里……这以后还怎么比?”
一种绝望而又带着某种隐秘快感的氛围,在房间里蔓延。
绝望的是国家的差距,快感的是——林舟那小子的“神话”,终于要破灭了。
“魏工,那咱们……”老李试探着问,“这消息,要不要往上报?”
“报!当然要报!”魏文明把烟蒂狠狠按灭在烟灰缸里,眼神阴鸷,“不仅要报,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跟人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是拉大了!要让那些头脑发热、以为搞出个局域网就能超英赶美的人清醒清醒!”
他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刻薄的弧度:“林舟不是能耐吗?不是说要搞‘星火燎原’吗?我倒要看看,在人家的‘创世纪’面前,他那点星星之火,是不是还没着起来,就被人家一泡尿给浇灭了!”
消息传播的速度,比流感病毒还快。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任何一点关于国外的风吹草动,都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劲爆的谈资。更何况,是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魏文明没有直接跳出来攻击林舟。他学乖了,不再硬碰硬。
他采取了一种更阴损的办法——捧杀,加对比。
几天后,几份在京城科研圈子里颇有影响力的“内部参考资料”和“科技动态简报”,不约而同地刊登了关于星条国“创世纪”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详细报道。
文章写得很有技巧。
字里行间,全是溢美之词。把那个微处理器吹得神乎其神,仿佛有了它,明天就能实现共产主义,没有它,就只能在原始社会里打转。
而在文章的末尾,总会“不经意”地加上几句评论:
“反观国内,某些科研单位近期虽然在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种基于落后硬件的‘软提升’,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下大力气引进国外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如果不承认我们在核心领域的巨大落后,盲目自信,搞‘闭门造车’,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恐将拉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