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魔艳武林后宫传 港片:开局坑大嫂三千万 六日契约:残酷总裁下堂妻 危情烈爱:情挑恶魔上司 这个谷主不一般 一夜替嫁,江太太马甲掉了 港综:东南亚无冕之王 快穿:这届宿主太难带 四合院苟生七十年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68集:展望未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新篇:户籍簿上的晨光

第一章 碎纸堆里的新生

赵家村的清晨,总带着点泥土翻新的潮气。王大爷蹲在自家破土墙根下,手里捏着半张烧焦的纸片——那是去年冬天,日伪户籍登记处被游击队员烧掉的户籍簿残页,边角还留着模糊的“良民证”字样。此刻,这纸片正被他小心翼翼地卷成引火纸,塞进新垒的灶台。

“爹,区里发的新户口簿到了!”儿子赵铁柱扛着两捆刚割的苜蓿草,裤兜里鼓鼓囊囊地揣着本蓝布封面的小册子。那册子边角磨得发亮,封面上“抗日民主政权居民登记证”几个字,是区里文书用毛笔写的,透着股刚劲。

王大爷接过册子,指尖在布面上摩挲。这触感和过去那张薄薄的、印着太阳旗的纸片完全不同。新户口簿里,第一页是户主赵铁柱的名字,下面跟着王大爷老两口,还有赵铁柱新娶的媳妇春杏。每一页都盖着鲜红的区政府大印,油墨香混着纸张的草木气,闻着踏实。

“昨儿夜里,区公所的李干事挨家挨户教咱们填。”春杏端着刚熬好的玉米糊糊从屋里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星,“他说以后这就是咱们的‘身份证’,种地、赶集、去根据地换盐,都得带着。不像以前,良民证揣着,见了鬼子腿肚子都打颤。”

村头的老槐树下,早已围了一堆人。识字的张秀才捧着自家的户口簿,正给不识字的婆娘念:“户主张三,妻李氏,男娃狗剩,女娃丫蛋……下面还有‘家庭成分:贫农’,‘土地亩数:三亩二分’……这可清楚多了!”

几个月前,日伪的户籍簿还像道枷锁,逼着百姓报田亩、交人头税。如今,新户口簿上不仅记着人口,还清清楚楚列着每家的土地和农具。这是抗日民主政权在沦陷区推行的新户籍制度,不再是为了搜刮和控制,而是为了让百姓知道,自己脚下的地、头上的天,都重新归了自己。

第二章 丈量土地的晨光

区里的测绘员小李,最近成了赵家村最受欢迎的人。他背着个木头三脚架,脖子上挂着皮尺,每天天不亮就出门。

“李同志,先给俺家量量那二分菜地吧!”王大爷领着小李往村东头走,“去年鬼子把俺家篱笆拆了,种的茄子都让伪军给踩了。现在想围起来,种点辣椒和西红柿。”

小李铺开绘图纸,三脚架上的罗盘指针稳稳指向北方。他一边拉皮尺,一边在本子上记:“赵家宅基地,东西长十二步,南北宽十五步,附带菜地二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图纸上,那些用铅笔描出的线条,像极了老农犁地时划出的垄沟。

“大爷,这新户籍制度啊,不光是记个人口。”小李擦了把汗,指着图纸解释,“您看,每家的土地、房屋都要登记在册,以后就是您的‘地契’。政府还要按这个给咱们分公粮任务,多劳多得,再也不像以前,不管收成全按人头摊派。”

隔壁的赵铁柱正在翻整自家的三亩地。他新买了把铁犁,犁头在晨光下闪着亮。“春杏,你说等秋收了,咱拿新户口簿去镇上换点棉花种子咋样?区里说今年推广新棉种,产量能翻一番。”

春杏正往地里撒粪肥,闻言直起腰,脸上沾着土,眼睛却亮得像星星:“昨儿李干事还说,以后妇女也能上户口簿独立成户呢!等咱攒够了钱,也盖三间大瓦房,把户口簿往堂屋墙上一挂,看谁还敢说咱没根!”

远处的田埂上,一队穿着灰布军装的战士正帮老乡们插秧。他们是刚从根据地调过来的工作队,一边帮着重建,一边宣传新政策。班长老王挽着裤腿,裤脚上还沾着泥,他直起身子朝地里喊:“赵铁柱,加把劲!等这季稻子收了,区里就给你们评‘生产模范户’,新户口簿上还能盖红章呢!”

第三章 集市上的蓝本子

每逢初三、初六,镇上的集市就像被点燃的炮仗,炸开了热闹。卖油条的、耍把式的、换洋火的,吆喝声能传出二里地。但今年的集市上,最显眼的不是琳琅满目的货物,而是赶集人腰间别着的蓝布户口簿。

“张大哥,来二斤盐!”王大爷把户口簿往柜台上一放。盐铺老板老周拿起册子翻了翻,在封底的“交易记录”页上用指甲划了道印:“赵家屯赵铁柱家,购盐二斤,按公价七分。”

这是新户籍制度的又一个妙处——凭借户口簿,沦陷区百姓能以根据地的公价购买紧缺物资。过去日伪管控盐铁,一斤盐能换半袋小米,现在有了政府撑腰,百姓腰杆硬了,买东西也不用看奸商脸色。

“老周,给俺称二尺红头绳!”春杏挤到柜台前,鬓角还沾着赶路的汗珠。她翻开户口簿,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条,是上次去根据地换布时开的证明。“区里说,下半年要办‘纺织合作社’,妇女们纺的线能拿户口簿记工分,到时候换布换粮都方便。”

旁边的肉摊前,围着几个穿短打的汉子。卖肉的刘屠户手里拎着刀,嗓门洪亮:“都把户口簿拿出来!按人头限购,一人半斤!这是政府定的规矩,多了没有!”

有人嘟囔:“刘大哥,多给二两呗,孩子好久没见着肉星了。”

刘屠户把刀往案板上一拍,震得肉颤:“不行!这户口簿上记着各家人口呢,多给你二两,我就得去区公所喝西北风!再说了,这肉是游击队打了汉奸据点缴来的,得按规矩分!”

说话间,一队巡逻的民兵走过。他们戴着红袖章,腰里别着红缨枪,个个精神抖擞。领头的正是赵铁柱,他拍了拍腰间的户口簿:“都快点买,买完赶紧回家干活!下午区里还要来教咱们修水渠呢!”

阳光穿过集市的棚顶,照在一本本蓝布户口簿上。那红色的印章在光线下格外醒目,像一颗颗跳动的火苗,映着百姓们脸上的笑意。

第四章 夜校里的新名字

村头的破庙,如今成了夜校。白天是孩子们上课的地方,晚上就挤满了识字的大人。墙上挂着块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人、口、手”三个字,旁边还画着个简笔画的户口簿。

“大家把户口簿拿出来,跟着我念:‘抗日民主政权居民登记证’。”李干事站在黑板前,手里举着本户口簿。台下坐着的,有头发花白的老汉,也有抱着娃的新媳妇。

王大爷戴着老花镜,手指在户口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挪:“抗、日、民、主……”他念得磕磕绊绊,脸上却带着股认真劲儿。“俺这辈子,就认识自己的名字,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对着户口簿学文化。”

春杏坐在第一排,怀里抱着个布包,里面是她的户口簿和新买的铅笔。她一笔一划地在本子上描着自己的名字——“陈春杏”。过去她嫁给赵铁柱,在日伪的户籍簿上只记着“赵陈氏”,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名。

“李干事,你看俺写得对不?”春杏把本子递上去,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韧劲。

李干事笑着点头:“对!春杏同志,以后你就是咱妇女识字班的班长了!等学会了写字,就能在户口簿上自己填家庭收支了。”

教室后排,几个年轻小伙凑在一起,正对着户口簿商量事。“柱子,你说咱要是报名参加区里的修路队,这户口簿上能记‘工人’不?”一个叫石头的青年问。

赵铁柱翻着户口簿最后几页,那里留着“职业”和“社会关系”的空栏。“李干事说,以后职业要按咱实际干啥填。你要是修路,就填‘筑路工人’,比以前填‘雇农’体面多了!”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黑板上“新社会”三个字上。夜校里的油灯明明灭灭,映着一张张认真的脸。那些过去在日伪户籍簿上只有编号和“良民”标签的人,如今正借着户口簿上的墨香,一笔一划地书写着自己的新身份。

第五章 田埂上的希望

入夏的雨来得急,赵家村的水渠却没像往年一样决堤。这都得益于上个月区里组织修的新水渠,石头和赵铁柱他们几个年轻小伙,还因为干活卖力,在户口簿的“奖惩记录”页上盖了红章。

“爹,你看这稻子长得多好!”赵铁柱蹲在田埂上,拨开稻穗,里面已经结了饱满的谷粒。王大爷拄着拐杖走过来,弯腰捏了捏稻穗,脸上笑出了褶子:“好,好啊!比去年鬼子在的时候,穗子长了一半!”

春杏背着竹筐从地里回来,筐里是刚摘的豆角。“区里的农技员说,等秋收了,要按户口簿上的土地亩数,给咱们发新稻种。听说那稻种叫‘胜利一号’,是根据地科研所培育的。”

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区公所的通信员,他骑着马,手里挥着一叠文件:“赵铁柱,王大爷!好消息!边区政府批下来了,咱们赵家村被评为‘模范重建村’,每家的户口簿上都能加页‘荣誉记录’!”

村里人闻讯都围了过来,李干事拿着红印泥,挨家挨户在户口簿的最后一页盖章。“这红章一盖,以后你们去根据地买农机具,能打八折!”

王大爷摸着户口簿上新鲜的红印,眼眶有点湿润:“俺活了六十岁,头一回觉得这‘户口’是个让人踏实的东西。以前鬼子拿着它抓人、派苛捐,现在政府拿着它给咱们分地、发种子……”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绿油油的稻田上。赵铁柱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他知道,山那边就是根据地,是抗日力量的后方。而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因为一本小小的户口簿,重新焕发了生机。

“春杏,等秋收了,咱用新户口簿去区里贷点款,买台新式的脱粒机咋样?”赵铁柱转过身,眼里闪着光。

春杏擦了擦汗,笑靥如花:“好啊!到时候咱把户口簿往合作社的柜台上一拍,就说咱是‘模范户’,看谁不羡慕!”

晚风吹过田野,带来阵阵稻香。村口的老槐树下,张秀才正借着暮色,给围坐着的乡亲们念报纸上的新闻:“……抗日民主政权在沦陷区推行新户籍制度,保障民生,发展生产,沦陷区正逐步成为国家复兴的重要力量……”

话音落下,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掌声越来越响,惊起了树上的几只麻雀,扑棱棱飞向渐渐沉暗的天空。而在每家每户的堂屋里,那本蓝布封面的户口簿,正静静地躺在窗台上,被最后一缕夕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那是碎纸堆里长出的新芽,是丈量土地时播下的希望,更是千万百姓心中,照亮未来的晨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神大人挖美少女当令使太过花心 刀剑斩九霄 重生78,开局赤手干掉一头熊 香江1980 原神:我在提瓦特当乐子人 雪中:掠夺词条,从武帝城开始! 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穿成怨种后娘:三个崽崽扑我怀里哼唧唧 大清隐龙 都市极乐后后宫 第一狂妃:废柴三小姐 乱世兵户,入伍领取绝色美娇娘 极道捕快:万物都有升级面板 惹了年上斯文败类后 第一狂妃 腹黑双宝:总裁你像我爹地 当着愈史郎面亲珠世 被家暴致死后,我重生复仇杀疯了 伪科学的御兽日记 重生异世奇 
经典收藏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回高考,暑假从10元赚到2亿 凡人修仙传 穿梭两界:他只想当个庄园主 重生之我是时空大盗 萧大帅 四合院:开局工程师,逼我匀房? 逍遥影视漫游诸天 四合院:拳打易不群脚踢秦寡妇 带着桃源空间重生2003 重生漫画女王 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 变身非常大小姐 命运轮盘,我可以无限抽取大奖 国家找我造坦克,两亿我赚一亿八 美食:学校卖饭,师生抢疯了 曼陀罗妖精 穹顶之上 
最近更新女子监狱走出后,我医武双绝震惊世界! 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 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 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 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 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 假死三年,我竟成了冰山女神的协议老公 潜艇厨子:透视深海,我即是天眼 至尊少年王 踏出SSS女子监狱,我医武双绝 娘娘又娇又媚,一路宫斗上位 穿进侯府当后妈后每天都想和离 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 都市:女儿重生后,我成互联网教父了 香烬欢 重生七八:从上山采药开始致富 职场:让你去养猪没让你日赚十个亿 都市全能霸主 穿书年代小可怜,奋斗逆袭不炮灰 校花你别哭,教父来投资你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